擁抱不完美的藝術和人生哲學!跟著Axel Vervoordt深入「侘寂」之美

維伍德認為:「時間給予材料第二個面貌。 這是一種愛表現,當自然的物品經人們的改造和時間的轉變再以新的姿態呈現。我們必須接受自然與時間所產生的一切。」(圖/取自@axelvervoordt_co)

融合自然元素、東西方古董文物、客製化傢俱與現代藝術,崇尚原始質樸、喜愛世間萬物的不完美和缺陷 ,在空間營造出和諧、愜意、寧靜與沉思的氛圍,並體現如何有意識、格調地生活。他是以日式侘寂美學響名世界的Axel Vervoordt。對其趨之若鶩的名人不計其數,其中包含比爾蓋茲、Kanye West、Calvin Klein、Dries van Noten等...。敏銳的眼光加上獨樹一幟的美學思維,讓這種樸素高雅的「赤貧風」逐漸成為一種信仰

從幼時便對藝術培養出的獨到眼光和超然態度

出生於比利時安特衛普市貴族的阿塞爾·維伍德(Axel Vervoordt),不僅是一名室內設計師,還是一位收藏家、古董經銷商和畫廊策展人。受父母的薰陶,從小就對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14歲便開始了古物和繪畫的小買賣。維伍德的父親是名馬販子,每當維伍德騎乘並駕馭那些性格難以對付的馬,他的父親便會賣掉牠們,藉此培養出他對物品的「超然」態度。買喜歡的東西,同時學會不要太愛任何東西。

一圖看懂

維伍德的父親是名馬販子,每當維伍德騎乘並駕馭那些性格難以對付的馬,他的父親便會賣掉牠們,藉此培養出他對物品的「超然」態度。(圖/取自Axel Vervoordt臉書)

分享本圖

1969年的春天,僅有21歲的維伍德根據母親給的情報,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市中心發現了一條充滿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中世紀小巷--Vlaeykensgang,裡頭的房屋雖蘊含著濃厚歷史意義,卻也因為歷經滄桑而殘破不堪。但維伍德不假思索就買下了那16幢房子,使其免受拆除,並開始一一翻修。這項耗費多年心力的工程完成後,維伍德廣受市場好評,因此又能將其視為他藝術家之路的起點。

一圖看懂

1969年,僅有21歲的維伍德根據母親的情報,在安特衛普市中心買下了充滿文藝復興建築的古巷弄(Vlaeykensgang),使其免受拆除。(圖/取自Axel Vervoordt官網)

分享本圖

一趟回歸原始、解放心靈的美學啟蒙之旅

深受6、70年代「零」運動中「空即是本」的概念啟發,維伍德開始研究道教、禪宗和量子物理學,甚至前往東南亞、日本探索藝術。他發現自己與佛教、寺廟建築和古拙質樸的東方文化產生了深刻共鳴,逐漸愛上了這種充滿殘缺、原始、稍縱即逝甚至帶點陰鬱的「侘寂」美學。

維伍德認為:「時間給予材料第二個面貌。 這是一種愛表現,當自然的物品經人們的改造和時間的轉變再以新的姿態呈現。我們必須接受自然與時間所產生的一切。」因此在設計中,他拒絕多餘的矯飾,不追求時尚流行、華麗炫技,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天然材料和歷史文物 ,例如一扇從廢棄建築中打撈出來的百年歷史竹編門,而非充滿古典立體圖雕的大理石門。維伍德鼓勵人們欣賞寂靜,追求深刻的精神自由,正如他所言:「我們所做的,毫無規則,一切全都來自心靈」。

 

「選擇藝術和物品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創造Axel Vervoordt室內風格的關鍵要素:

為思考、沈澱留下大面積留白空間

侘寂風格的前身是提倡禪意與不完滿美感的草庵風。環境中大量的留白對於古代修行的僧人來說分外重要,留白除了能使人與傢俱產生更為直接、親密的互動,更讓身處擁擠喧囂的現代人有了喘息的空間,並給予我們反思與內省的機會。

 
 
 
 
 
 
 
 
 
 
 
 
 
 
 

Beige_la(@beige.la)分享的貼文

一身斑駁黯淡,卻綻放出歲月淬鍊之美

粗糙斑駁的牆面肌理、不拋光的木材、凹凸不平的混凝土、矽藻泥等,皆是侘寂風格中常見的材質。藉著空間中殘缺的適度保留,帶出洗湅的時間感;壁面的建材則以礦物系的天然塗料和不規則的手感,引出如藝術品般的隨機律動。

一圖看懂

藉著空間中殘缺的適度保留,帶出洗湅的時間感(圖/取自Axel Vervoordt官網)

分享本圖

而在用色上,佐以沙土色、灰白色、墨綠色這種霧面、低飽和的中性色調,搭配上局部的駝色、米色、大地色,為整體空間營造出平和寧靜、質樸沈穩卻不冷冽的氛圍。

與帶有凋零美感和歷史記憶的「金繕藝術」產生共鳴

不完美、不恆常、不完全的風格,也是侘寂風格的核心精神。因此,日本的金繕(kintsugi)藝術作品在侘寂風格建築中也相當常見。金繕是一種使用金、銀、鉑金和天然樹脂漆修補破損陶器的手工藝。在過程中「突顯缺陷」而非修復它們,讓裂縫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擁抱 “無常”的元素,讓不同的天然元素形成一種微妙、不均勻的對比,彰顯作品獨一無二的歷史價值。

跨越東西的古董混搭,營造超時空神秘古典氣息

一尊砂岩佛像搭配18 世紀意大利餐桌、抽象畫握混搭中國的瓷器,在今日也許司空見慣,但開創這種風氣的正是維伍德。他將當代藝術品、歷史文物、亞洲宗教藝術品與西方代表性的創作合而為一。讓各個作品在他所創造的維度中交流碰撞,掌控物件在不同配置中所產生的的象徵力量,為空間增添溫暖與個性。

一圖看懂

讓東西方藝術創作在相同維度中交流碰撞(圖/取自Axel Vervoordt官網)

分享本圖

畫龍點睛!不可或缺的療癒、清新自然元素

光、水、金屬、木頭、石板等自然元素,是·維伍德室內設計必不可少的關鍵。將自然元素帶入室內,能為空間中大面積深冷色調增添綠意、畫龍點睛,如輕盈飄逸的蘆葦和單枝的花苞冷葉、枯枝藤條或苔蘚都是侘寂風格中常見的擺件。

一圖看懂

將自然元素帶入室內,能為空間中大面積深冷色畫龍點睛(圖/取自Axel Vervoordt官網)

分享本圖

他認為光是一切自然元素的起源,能在人造藝術與自然之間帶來微妙的平衡。使用大片落地窗與以及通風設計,讓自然元素在空間中流動,營造出能沈靜身心的靈性寓所。

一圖看懂

維伍德認為光能讓自然元素在空間中流動(圖/取自Axel Vervoordt臉書)

分享本圖

擁有50間房間的12世紀老古堡,Axel Vervoordt用「家」體現藝術哲學

以上關於美的哲學,在維伍德的家中更是展現的淋漓盡致,1984年,他帶著貼近大自然的心願,在比利時安特衛普附近買下一棟有50間房間的老古堡Kasteel van ’s-Gravenwezel。這座飽富史歷史浪漫的 12 世紀建築,多年來經歷了無數次的改建翻新,每間房間都擁有自己的特質和功能,卻不失原始氣息和連貫性。呈現不同時期和流派的風格,從古埃及器皿、文藝復興的青銅器、攝政風格的作品到國際領先藝術家的當代繪畫皆巧妙融合,與維伍德對於藝術和設計的品味不謀而合。

一圖看懂

12世紀建造的安特衛普老古堡Kasteel van ’s-Gravenwezel(圖/取自Axel Vervoordt臉書)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古堡中的每間房間都擁有自己的特質和功能,卻不失原始氣息和連貫性(圖/取自Axel Vervoordt官網)

分享本圖

讓浮誇女王金卡戴珊也為之著迷的「赤貧風」設計

當所謂「歐式奢華」、「美式簡約」成為亞洲設計市場上的關鍵詞,西方對於東方美學的研究卻日益深入。除了前幾年大行其道的熱鬧花鳥裝飾,「大道至簡的侘寂風」也正逐漸成為西方人的一種追求,甚至連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和肯爺(Kanye West)也住進了充滿侘寂美學的「赤貧風」豪宅。維伍德在受訪時透露,「金卡達夏和肯伊威斯特想要全新的東西,我現在講的不是裝飾,而是關於現在及未來如何生活的哲學。」外表豐滿性感、珠光寶氣的卡戴珊,其住宅卻是極其嚴肅的極簡主義,所到之處的各個房間都是寬敞而簡約的空間,白牆、白床、白地板,會客廳更是大面積的灰白色。

1% 頂尖專家都怎麼生活?更多深度內容都在:1% Style Facebook 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