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展覽推薦】關注「女性、身體和主體性」的藝術家,以攝影、雕刻分享生命經驗與感受

李霽洵以女性身體和昆蟲、花卉等元素創作之雕刻作品(圖/首都藝術中心官網)

除了對美學和精神的追求,生命經驗與個體身份的探索也經常是創作中的重要主題。隨著女性主義發展,女性逐漸透過紀錄、感知獨一無二的身體經驗來建構主體性,並實驗在社會中自居、發聲的各種可能性。而在多元文化主義成熟的社會中,也有更多單位開始以文件、藝術、策展等形式,開啟不同文化間的交流。

本文將簡介三檔台北的畫廊展,以及兩檔於台東多元空間展出的展覽:創作者藉由攝影計畫、資料研究與履踐式行為藝術等各式手法,保存、展現了女性生命、異地生活經驗、地方城市風貌與原住民土地記憶等不同主題。希望能帶讀者一窺當今幾種探討不同生命經驗與文化議題的形式,並提供幾個反思日常、展開視野的好去處。

  1. 《Consider it.》:在思考與討論後,以身體表達女性處境的藝術家們
  2. 《城市副作用》張鈺攝影個展:以底片捕捉萬華生命力的檳榔攤攤主
  3. 《告別關係中的你仍如此美麗》李霽洵個展:隱藏於昆蟲女體雕刻背後的角色與關係
  4. 《我們/Women 的歷史之前與之後》:歷史、神話、藝術中的陰性能量
  5. 《台東天光 – 移動.記憶》特展:以「踐履式」行為展現對土地、文化的情感

《Consider it.》:在思考與討論後,以身體表達女性處境的藝術家們

6月24日〈羅訴韋德案〉遭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再度掀起全世界對身體自主權的思考與討論。在判斷相關權利是否合法、合理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試著探討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身體,所受到的性別、社會、政治影響。

本展標題借用《聖經》士師記中,要目擊者對女性受暴的社會案件 “Consider it.”(思考)、“Take counsel”(討論)和“Speak up”(說出去)之典故,以聯展的形式,集合曾在不同地區生活的藝術家,透過攝影、錄像和裝置等媒材,嘗試呈現女性在探索自我、建立思考、發聲、與使用身體之際所面臨的掙扎與困難。

一圖看懂

藝術家廖逸君以「快門線」的概念,創作一系列探討親密關係的攝影作品《實驗性關係》(圖/PTT SPACE 臉書)

分享本圖

|地點:PTT SPACE(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 100 巷 5 弄 25 號)

|展出日期:2022.07.09 – 2022.08.27(週日、週一公休)

|相關資訊:https://www.pttspace.com/

✧︎ 預計觀展時間:40 分鐘

《城市副作用》張鈺攝影個展:以底片捕捉萬華生命力的檳榔攤攤主

除了是一名街拍攝影師,張鈺同時是經營檳榔生意的攤主,以斜槓身份支持對於影像創作的熱情。他喜愛以底片拍照,並將鏡頭朝向街頭,紀錄台灣社會中荒唐的事物與各式人物。本展作品取自攝影集《城市副作用》,蒐集 2019 至 2020 年間的作品,記錄了八大行業從業者和路上的奇人等,透過場景的特殊性與人物獨特的身體展現,訴說背後的種種故事。

 
 
 
 
 
 
 
 
 
 
 
 
 
 
 

Yu Chang(@yuchang106)分享的貼文

 

|地點:1839當代藝廊(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 120 號地下樓)

|展出日期:2022.07.23 – 2022.08.28(週一公休)

|相關資訊:https://www.1839cg.com/archives/7404

✧︎ 預計觀展時間:15 分鐘

《告別關係中的你仍如此美麗》李霽洵個展:隱藏於昆蟲女體雕刻背後的角色與關係

李霽洵的雕刻作品中,女性身體和昆蟲、花卉等元素的結合的視覺形象經常衝擊著觀眾。藝術家將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投射在符號帶來的印象中;並以木材的溫潤質地,乘載生命中的傷痕與破壞。

藝術家試圖打破美醜的分野,著墨於心靈與「安全感」、「權力不對等」、「關係」等主題的內在心靈對話,顯現出在觀看與被觀看、壓迫與享受、受害與共犯等不同的角色與關係中,相同或相似的本質。

一圖看懂

李霽洵以女性身體和昆蟲、花卉等元素創作之雕刻作品(圖/首都藝術中心官網)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李霽洵以女性身體和昆蟲、花卉等元素創作之雕刻作品(圖/首都藝術中心官網)

分享本圖

|地點:首都藝術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 343 號)

|展出日期:2022.07.30 – 2022.08.27(週日、週一公休)

|相關資訊:https://www.capitalart.com.tw/exhibitions/77.html

✧︎ 預計觀展時間:15 分鐘

《我們/Women 的歷史之前與之後》:歷史、神話、藝術中的陰性能量

本展為今年「台灣女性藝術協會」與台東各個空間聯合舉辦「愛與希望~ 2022 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的活動之一。圍繞「原民與生態跨域」、「性別與歷史再現」、「神話與科技越界」三個子題,聚焦「族群、神話與歷史、生態與科技」等錯綜複雜的論述,試圖呈現女性這些領域中欲跳脫傳統父系社會二維思考的企圖,彰顯女性藝術家源源不絕的創新能量。

除了展出 18 位當代女性藝術家之代表作品的靜態展覽,主辦方還策劃「女性影展」放映《插天山之歌》、《我們這樣拍電影》、《波濤最深處》等多部關注女性議題之電影;並於「映後座談與系列講座」中邀請導演黃玉珊和蕭菊貞、藝術家吳瑪悧和謝鴻均等,討論影視製作文化中的性別議題、女性藝術家如何察覺與超越種種限制及期待,並發展出主體性與獨創的藝術語言等主題。

一圖看懂

展出藝術家謝鴻均以「陰性空間」概念紀錄懷孕經驗的作品《Chora 16》(非本展展出作品)(圖/高雄市立美術館官網)

分享本圖

|地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東縣台東市博物館路 1 號)

|展出日期:2022.06.25 – 2022.08.21(週一公休,參觀採預約制)

|相關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NMPrehistory/

✧︎ 預計觀展時間:45 分鐘

《台東天光——移動.記憶》特展:以「踐履式」行為展現對土地、文化的情感

本展邀請三位原住民藝術家,由女性的視角出發,詮釋對台東流域、土地和傳統家屋的記憶與連結。「水體」作為一種親密的介質,反映、刺激著文化情感與想像力;藝術家也在作品中透露生態的危機,試圖喚起大眾的注意。

藝術家透過燈箱、編織、繪畫、攝影和影像裝置等,展現對生命經驗的回望與重返舊部落的心境轉折:米類.瑪法琉的《圖騰設計繪畫系列》以類民族誌博物館的展示形式,探討「移居異地」的身體經驗;峨冷.魯魯安的作品《回家的路》營造自然環境的空間視覺感;尤莉.撒撒克《順著河流走》則以編織物件展現女性能量與文化記憶。

一圖看懂

太魯閣族尤莉.撒撒克《順著河流走》(圖/臺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官網)

分享本圖

|地點:臺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台東縣台東市新興里鐡花路 82 號)

|展出日期:2022.08.01 – 2022.08.31(週六、週日公休)

|相關資訊:http://www.biungismahasan.com/migration_and_memories.html

✧︎ 預計觀展時間:15 分鐘

責任編輯/鄧羽辰

1% 頂尖專家都怎麼生活?更多深度內容都在:1% Style Facebook 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ACPV ARCHITECTS)

建築 不只是城市中的風景而已|與國際建築大師關於建築、城市與生活風格的一段對話

關於城市輪廓,建築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它不但必須解決場所議題,更要帶動生活的想像與期待。這一次趁著義大利國寶建築師 Antonio Citterio 領軍的...

(圖/Bushmills)

愛爾蘭與台灣最近的距離|與 Bushmills 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的生活風格對話

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

藝術拍賣官游文玫

「幫拍品找到心愛的主人,就是我的意義」|拍賣場的指揮家:藝術拍賣官游文玫的人生故事

拍賣官,在你印象中是怎樣呢?許多電影裡,他們穿著正式服裝,站在台上,現場來賓爭著競價,而拍賣官揮著手,帥氣落槌。然而,這種畫面是真實存在嗎?究竟「拍賣官」...

(圖/舊妮老物 提供)

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放血=治病?你不知道的中古醫療觀

放血療法裡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這麼陌生,依我膚淺的理解,中醫會在傷處扎一個小洞,將少量淤血放出,達到氣血循環的效果,但你知道嗎?在歐洲,放血療法(...

(圖/坂本龍一 fb)

跨界實驗室│關於電影 》音樂大師的「配樂進化史」:坂本龍一的五部傑作,創造永恆影史經典

當悠揚琴音在銀幕前後流轉縈繞,正在觀賞電影的你,無論是感動的熱淚盈眶,或是悲傷的悵然若失,問及心中會浮現哪一號人物,答案仍舊會是——坂本龍一。...

(圖/Audemars Piguet 官網/HUBLOT 官網)

跨界實驗室│關於腕錶 》從工藝結晶到藝術家的專屬畫布,當代腕錶的「藝術性」從何而來?

在過去,當腕錶與藝術扯上關係,通常都直指著琺瑯、金雕、鏤空等傳承以久的製錶工藝,可到現今,我們統稱的「藝術腕錶」範疇,聯想到的除了上述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