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di」北歐侘寂:跨越八千公里的美學結合,以質樸簡單的設計演繹不完美之美

「Japandi」北歐侘寂

近年來 Japandi 風潮漸盛,解構「Japandi」不難發現它就是結合日式(Japanese style)和北歐風(Scandinavian style)的新型字彙。許多人會拿 Japandi 和侘寂美學(Wabi Sabi)作比較,而他與北歐極簡風格的微妙相似更常常遭混淆誤用,那麼這個在網路上呼聲漸高的 Japandi 風格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而他與北歐、侘寂風格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跨越八千公里的美學結合—— Japandi 北歐侘寂

從北歐極簡風(又稱為斯堪地納維亞風,Scandinavian),到結合日式侘寂風( wabi-sabi)的 Japandi(北歐侘寂)是一個由外在向內在的思維轉變;「北歐極簡風」秉持著「實用原則」,將不必要的線條、裝飾減少至最低,且材料盡量取自大自然,如木頭、石頭等,並以此提倡與實踐永續觀念。

一圖看懂

短促即逝的夏季與日照條件,使北歐人十分重視且珍惜在大自然度過的時光,所以試圖將大然的氛圍帶進家中,包括木質傢俱與室內盆栽,就連許多知名居家設計品牌也常以自然之美作為創作靈感。(圖/IKEA Instagram)

分享本圖

「日式侘寂風」則是關注於心理層面,使身處壅塞喧囂的都市人能擁有一個寧靜、質樸沈穩的空間得以思考,反省自身存在的意義。粗糙、凹凸不平、經過時間洗禮的古老傢俱是侘寂風格的重要元素,凸顯缺點的「金繕藝術」也常常被運用於此風格當中,用以詮釋不完美、不恆常的獨特美學觀,並追求由「空」至「禪」的境界。

一圖看懂

日式侘寂風,多用深色木材,色調冷黑,且並不如北歐風裝潢如此重視日照(圖/Axel Vervoordt instagram)

分享本圖

兩種風格有異曲同工之處,卻還是有些不同。忙碌的現代人重視「家」為心靈帶來的充實感,並希望除了身體上的放鬆之外,心靈也能得到釋放,於是混合北歐極簡風格與日式侘寂思維的新型美學開始受到注意。

Japandi 結合了北歐與日本等多國美學,所以整體風格不論是色調還是材料的選擇上,都比單純日式侘寂風來的溫和療癒,裝潢上也較為細膩。這種設計上的融合最早可追溯至 1860 年代,丹麥海軍中尉威廉・卡斯藤森(William Carstensen)在日本開港通商後首先抵達日本,並撰寫《日本的首都和日本人》,此書成為了丹麥建築師和設計師得以一窺東方文化的重要管道,也使當時的丹麥設計師願意跨越半個地球前往日本。

當丹麥設計師來到日本後,驚訝地發現日本的設計思維與北歐竟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樣注重將自然氛圍帶進建築之中,且同樣喜愛簡潔的設計,這段文化上的融合也一定程度的奠定了現今北歐美學基礎。

一圖看懂

Japandi 風格比侘寂風來的柔和,但又比北歐風多了點東方韻味,此種新型設計思維受到廣大民眾所喜愛(圖/japandi style Facebook)

分享本圖

此外,Japandi 融合了北歐風格中的生活哲學並從中取經,如丹麥語「Hygge」的中文意思是「身心舒適」,在 19 世紀傳入丹麥之後就衍伸為快樂、自在、溫馨的舒適感;而秉持「不多不少,恰如其分」的「Lagom」瑞典平衡哲學,為生活在壓力底下的人們保留了一處喘息的空間,兩者都直接影響著北歐風的美學內涵,並進一步成為 Japandi 風格的養分,讓他成為更加多元、機能的美學思維。

以傢俱提倡永續理念?獨特的 Japandi 風格特色

長達三年的疫情讓人們待在家裡的時間大幅增加,對居家風格的重視與營造也更甚前往,以下介紹四個 Japandi 風格的獨有特色,從中更加了解獨特的  Japandi 新思維!

簡潔的線條設計

線條是相對來說比較簡潔的設計模式,但線條設計並不如看上去那麼簡單,每道條線的位置、間隔、用色等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能彰顯出一種細膩的美學特質。

獨樹一幟的 Japandi 色調美學

結合北歐風的淺色偏好與日式侘寂風的冷黑色調, Japandi 融合兩者形成一種獨特的設計思維,其中「大地色系」尤為常見,再搭配暖黃色的燈光,完美詮釋「家是生活的避風港」這句話。

倡導永續理念

一如北歐風格與侘寂風格都欣賞自然之美,Japandi 在選材上也盡量以竹、麻、石頭、藤條、棉及木頭等為主,甚至木頭的品種與顏色都會依照氣氛的不同而做出不同選擇,像是深色木頭帶來靜謐與神秘感,而淺色木頭就帶來溫馨感。

一圖看懂

取自大自然的建築裝潢素材更能為空間帶來愜意與寧靜(圖/IKEA Instagram)

分享本圖

來自大自然的裝潢理念完美地展現手工藝的精巧與永續觀念,正是一種結合時代需求的設計理念,所以不難想像 Japandi 為何能夠成為風潮。

重視職人工藝

日本美學大師柳宗悅( Yanagi Muneyoshi)曾說:「無心的境界,才是手工藝品迷人之處。」手作工藝能展現出每位職人的個人特質,也能傳遞他寄託於物品之中的生活態度與理念,與日式侘寂風的精神相呼應,也能從北歐風發現相似之處,因此常常出現於 Japandi 風格的裝飾當中。

2022 IF 設計大獎「菩提樹下」:以佛籠、木材、職人傢俱完美詮釋 Japandi 的魅力!

榮獲 2022 IF 設計大獎的空間個案「菩提樹下」(Under the Bodhi tree)由台灣的恆見設計公司所設計,融入大量自然元素的牆壁與天花板展現出整體連貫的視覺感,更營造出靜謐的居家氛圍。

一圖看懂

空間以黑色、咖啡色與金色貫穿其中,尤其是大量的木頭使用使整個房間充滿自然氛圍,簡潔明亮又富禪味(圖/IF 設計大獎官網)

分享本圖

「Muuto Reflect 映像邊櫃」為知名設計師 Soren Rose Studio 的作品,靈感取自陽光折射;而 In Situ 可移動的組合式沙發展現出北歐風格的簡約精緻,獨特平衡的設計又可追溯於瑞典「Lagom」哲學。茶几 Holo table 則是由日籍設計師 Kensaku Oshiro 從岩塊的侵蝕型態激發而出的靈感來源。

一圖看懂

簡約設計是北歐侘寂風的特色之一,隱藏在屏風後面的金色佛像以較為現代感的設計詮釋了「菩提樹下」的背後寓意(圖/IF 設計大獎官網)

分享本圖

佛龕、屏風、字畫等東方文化的融入為空間增添了人文氣息,而懸掛於天花板,設計優雅的 PH Septima  玻璃吊燈則是來自丹麥建築師 Poul Henningsen 之手。原始設計於 1928 年在丹麥裝置藝術博物館佈置時首次發表,可知在空間的裝潢上與器物的選擇上都能夠呈現出東西融合的風格理念。

「越簡單的東西其實越難設計。」菩提樹下的設計師楊依靜曾在一次專訪時說道,這句話為 Janpandi 的獨特與複雜帶來的一個解釋。或許我們從未想過相距遙遠的日本與北歐能夠在設計美學上擁有相似之處,兩種理念相得益彰,為身處大時代底下繁忙的人們獲得一個喘息的空間,放下對完美的堅持,從中享受生活中的每個美好瞬間。

資料來源:

  1. 《CNN》:“Japandi”: Why Japanese-meets-Scandi design is taking over the internet

責任編輯/鄧羽辰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謝文(圖/嘉林餐旅集團提供)

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當料理是一種修行:謝文師傅留給我們的火候、哲學與溫度

這是一篇屬於「懷念」的文章。謝文的一生,是半世紀的料理修行。從香港福臨門到台北文華東方雅閣中餐廳,再到捌伍添第與貳零捌公館,他始終相信料理要「真」與「純...

俞1

一步之遙的綠夾克夢:從練習場走上 PGA 巔峰,俞俊安改寫台灣高壇的下一頁

從中壢的小小練習場,到世界最嚴苛的 PGA 巡迴賽舞台,俞俊安用執念與冷靜闖出冠軍之路。差一桿的遺憾、數據與策略的養成,...

1

從自然汲取靈感,為夢想鍍上光芒:Jean Schlumberger 的異想與自然語彙,如何成為 Tiffany 百年靈魂

「對我而言,珠寶藝術首要是一種表達的方式,在時尚的慣常框架以外,表現另一種可能:純粹與持久的美態。」 —Jean Schlumberger...

新版旺卡,會跳踢踏舞?百老匯《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開賣:3D視覺特效 x 魔術幻象,開啟奇幻旅程

還記得孩童時期,看完《巧克力冒險工廠》電影,總會幻想自己住在一座巧克力蓋的世界中,不論是椅子、桌子、電視,都是由巧克力製成,隨手一沾,...

(圖/貝克傢俱 提供)

用設計找到回家的歸屬感:四大療癒設計,從靜謐書房到與自然融合的戶外陽台,勾勒溫馨家園

下班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抬頭看著路燈照著黑夜,思考著一整天發生的事,轉眼間,來到家樓下,打開房門,家中獨有的清香迎面而來,深吸一口後,心情瞬間平緩,...

1

熱愛與真誠的力量|屬於于長君的燦爛星光:緩慢前行,也能很亮眼!

「我不敢說我有多成功,但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于長君說道。 每次給別人祝福的時候,我都會說:希望你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