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精選片單】精選5部以「華爾街」為題的經典電影,一窺金融人的華爾街情懷

橫跨紐約與曼哈頓的華爾街(Wall street),並不如其名只是一條狹窄的市區街道,這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與金融中心之代稱,諸如紐約金融交易所、那斯達克總部、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等都曾將總部設立於此地。

對外人來說,「華爾街」幾乎就是美國企業、投資人與分析師的代名詞,甚至對全球的大小企業有著「牽一髮動全身」的影響力,而對美國人而言,華爾街又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他是金融人的嚮往之地,還是利益薰心、金錢掛帥的殘酷世界?這次 1% Style  精選了五部以「華爾街」作為故事背景的電影,期待以更加多元的視角,一窺華爾街的真實樣貌。

頂層與底層的人生互換——《你整我,我整你》(Trading Places)

1983 年上映的美國喜劇電影《你整我,我整你》由 80 年代的美國紐約和費城作為背景,演員包括《魔鬼剋星》的丹・艾克洛德(Dan Aykroyd)以及《48 小時》的艾迪・墨菲(Eddie Murphy),電影重現了 20 到 40 世紀美國脫線喜劇電影的輝煌時期,上映之後更獲得北美票房第四名。

電影以杜克兄弟(Randolph Duke 和 Mortimer Duke)的一美元賭注作為開頭,描述兩人因為對於人性論的觀點不同,所以設計當時任職杜克商品經紀公司(Duke & Duke Commodity Brokers)常務董事的路易斯·溫索普三世(Louis Winthorpe III),與社會底層的街頭騙子比利·雷·瓦倫丁(Billy Ray Valentine)互換身份,以觀察他們的變化。

原本名利雙收的 Louis 被公司開除後宣布破產,從此窮困潦倒,而街頭混混 Billy 受到杜克兄弟的幫助,不僅洗脫了罪名,甚至接替了 Louis 原本的工作,生活一帆風順,行為舉止也和過去判若兩人,但當兩人意外發現了一切都是杜克兄弟的無聊賭局時,他們該何去何從?

一圖看懂

原常務董事 Louis(左)遭杜克兄弟陷害破產,親友與未婚妻立馬和他斷絕關係,而負罪的混混 Billy (右)脫離了街頭生活,一夕之間獲得了錢財、工作和房子(圖/IMDb)

分享本圖

電影探討主題橫跨交易、金融、種族歧視以及人性,有別於當時 80 年代十分風靡的華爾街題材電影只專注於股票、市場和投資等比較單一的題材,更以不落俗套的喜劇方式呈現,在當時金融主題電影中具有開創地位。

錢與權力如何操控人心——《華爾街》(Wall Street)

主角 Bud Fox 是一位初級證券經紀人,因一次偶然機會,他獲得了與仰慕對象,同時也是華爾街知名的企業掠奪家 Gordon Gekko 一次面談的機會,不久  Gordon 將  Bud 收入羽下,  Bud 也在 Gordon 的指導下逐漸成長,靠著間諜、利用朋友等手段逐漸變得富裕,甚至足以在曼哈頓上東城買下一棟獨棟豪宅。

一圖看懂

有錢又有手段的 Gordon 最後遭 Bud 背叛逮捕,續集《華爾街:金錢萬歲》則是將故事圍繞在出獄的 Gordon 如何重返金融圈。(圖/IMDb)

分享本圖

後 Bud 向 Gordon 提議收購藍星航空公司並將其擴張,此時 Bud 的父親 Carl 是該公司的技師公會主席,儘管 Carl 十分反對兩人的收購行為,但收購依然獲得工會大多數人的支持而得以執行。

一次意外讓  Bud 得知 Gordon 對經營根本毫無興趣,他主要的目的是收購後解散藍星公司變賣,來獲取公司退休金計劃中的現金,並讓包括 Carl  在內所有藍星公司的雇員全部失業。雖然  Bud 知道自己能在這個計畫中賺大錢,但他無法看著自己的父親和熟人失去工作,所以最終他選擇背叛  Gordon ,沒想到不久後 Bud 就被警察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人員以內線交易的罪名逮捕,面臨牢獄之災。

電影將 Gordon 塑造成投機又冷酷的經濟人,不僅以他為代表傳達「不違法就無法賺大錢」的中心思想,更將這個金錢掛帥的世界中,人們貪婪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而 Bud 作為這種氣氛下的反動者,他成功掙脫金錢的束縛,找回真正值得在意的事務。

震驚全球的華爾街商業醜聞——《安隆風暴》(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

2005 年上映的美國紀錄片《安隆風暴》,描述的是華爾街有史以來最大的商業醜聞,其最終導致了美國能源公司安隆(Enron Corporation)的破產;破產之前,安隆公司曾六年度被《財星》(Fortune)雜誌評比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ㄧ。

2002 年,長期的系統、制度與財務等事件讓安隆主動宣布破產,之後更連鎖效應地導致分公司與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解體,如今「安隆」已經成為了欺騙的象徵,使眾人引以為戒。

一圖看懂

《安隆風暴》清楚描述了安隆事件的前因後果,更獲得了 2006 年奧斯卡獎提名(圖/IMDb)

分享本圖

此案牽涉範圍廣大,就連國際知名的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也被這起醜聞重傷。作為反面教材,這部電影也因此被許多商學院教授拿來授課,藉此教導學生倫理道德與金錢同樣重要。

一窺金融海嘯真相——《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片名「大到不能倒」本身就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意思是:「當某些規模極大的企業面臨倒閉危機時,政府應全力救援,避免該企業倒閉後,所引起的巨大連鎖反應對社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所以從片名就可以知道當時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政府和銀行家們是如何重新振作,與底下《大賣空》專注於投資人的觀點做對比,兩者雖然都是以金融海嘯作為故事背景,但在主題講述上的出發點是不同的。

一圖看懂

《大到不能倒》中的美國財政部長 Henry Merritt Paulson Jr ,電影以他為政府代表,描述政府方如何援助 AIG 與穩固局勢(圖/IMDb)

分享本圖

將 2007 年次級房貸風暴與全球金融海嘯作為背景,以財政部長亨利包爾森(Henry Paulson)的視角描述美國政府的應對之道,主要探討的問題包括倒閉雷曼兄弟並援助 AIG (美國國際集團)的理由以及如何活絡凍結的信貸市場。

包括承保金額過大、AIG 業務牽涉龐大(AIG 和全美近半的企業有業務關係,其餘還有退休金,人壽保險等等),以及抵押品(房地產、飛機)條件較好等因素影響了美國政府採取的行動,影片細膩地描繪了當時權力人物的決策與行動,對 2007~2008 年這段時期的美國經濟有很深入的刻畫。

投資達人扭轉局勢——《大賣空》(The Big Short)

同樣講述次級房貸與金融海嘯,用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視角和觀點。改變自 Michael Monroe Lewis 的著作《大賣空: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描述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人在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而透過放空次貸 CDS 而大幅獲益。

一圖看懂

操盤手 Michael Burry,片中他患有亞斯伯格症 (圖/IMDb)

分享本圖

電影將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發展直至演變為金融危機的過程融入故事當中,人物包括操盤手  Michael Burry,避險基金經理人 Mark Baum 等,將眾多人物與因素串成一個複雜的交易網,從中揭示彼此關係和金融危機真相。

除了《大到不能倒》和《大賣空》之外,2010 年《從心出發的日子》和2011 年上映的《黑心交易員的告白》也都是以 2007~2008 年的金融海嘯與次級房貸為背景,前者描寫被突然裁員的主管、投資家如何重新振作面對未來,後者專寫一間紐約投資銀行在 36 小時內發生的所有事情;此外,更把雷曼兄弟的破產做一個詳細的紀錄。四部電影都以不同的視角帶出了不同人物、企業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所面臨的困境,不僅帶給觀眾更加多元的觀點,也能對事件起末擁有更全面的了解。

或許有些人認為投資與金融交易都是相對於真實世界的虛擬存在,帶來的影響也就是存摺上數字的增減而已;但金融家與身處美國的人們似乎不這麼認為,電影所延伸出的話題性不亞於政治和娛樂,且長期以來將華爾街作為背景的金融電影已自成一格,包括探討道德與金錢之間的關係、單純描繪歷史事件的紀錄片,許多電影中更不乏描繪投資家、企業家對於華爾街的豐富想像,為這個全長只有約 800 公尺的地方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責任編輯/鄧羽辰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ACPV ARCHITECTS)

建築 不只是城市中的風景而已|與國際建築大師關於建築、城市與生活風格的一段對話

關於城市輪廓,建築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它不但必須解決場所議題,更要帶動生活的想像與期待。這一次趁著義大利國寶建築師 Antonio Citterio 領軍的...

(圖/Bushmills)

愛爾蘭與台灣最近的距離|與 Bushmills 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的生活風格對話

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

藝術拍賣官游文玫

「幫拍品找到心愛的主人,就是我的意義」|拍賣場的指揮家:藝術拍賣官游文玫的人生故事

拍賣官,在你印象中是怎樣呢?許多電影裡,他們穿著正式服裝,站在台上,現場來賓爭著競價,而拍賣官揮著手,帥氣落槌。然而,這種畫面是真實存在嗎?究竟「拍賣官」...

(圖/舊妮老物 提供)

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放血=治病?你不知道的中古醫療觀

放血療法裡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這麼陌生,依我膚淺的理解,中醫會在傷處扎一個小洞,將少量淤血放出,達到氣血循環的效果,但你知道嗎?在歐洲,放血療法(...

(圖/坂本龍一 fb)

跨界實驗室│關於電影 》音樂大師的「配樂進化史」:坂本龍一的五部傑作,創造永恆影史經典

當悠揚琴音在銀幕前後流轉縈繞,正在觀賞電影的你,無論是感動的熱淚盈眶,或是悲傷的悵然若失,問及心中會浮現哪一號人物,答案仍舊會是——坂本龍一。...

(圖/Audemars Piguet 官網/HUBLOT 官網)

跨界實驗室│關於腕錶 》從工藝結晶到藝術家的專屬畫布,當代腕錶的「藝術性」從何而來?

在過去,當腕錶與藝術扯上關係,通常都直指著琺瑯、金雕、鏤空等傳承以久的製錶工藝,可到現今,我們統稱的「藝術腕錶」範疇,聯想到的除了上述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