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愛的石油公司啟動「碳封存計畫」、中國電動車廠積極佈局歐洲,及其他一週國際大事

7/4 明日速寫首圖

不想減碳,乾脆用埋的?巴菲特最愛石油公司買下 700 座大安森林公園大的農地,只為「碳封存」;中國電動車廠積極佈局歐洲,比亞迪如何搶下德國銷售第一⋯⋯在 1% STYLE《明日速寫》系列,我們會以短新聞的模式關注「攸關未來」的重要事件,而國際、商業將是其中的首選。歡迎訂閱電子報,快速接收《明日速寫》的後續內容。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在本週《明日速寫》的商業角度,我們關注以下事件對未來的影響:

 

本週我們也推薦您閱讀好文:

▍1% OPINION 7 月封面人物|王永昌鐘錶行 王進龍修錶師

甘願做阮一世人的時間守護者——專訪王永昌鐘錶行修錶師傅王進龍

不想減碳,乾脆用埋的?巴菲特最愛石油公司買下 700 座大安森林公園大的農地,只為「碳封存」?

一圖看懂

西方石油公司為進行碳封存,已在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總計鎖定了至少 28.7 萬畝土地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商業熱議》不想減碳,乾脆把二氧化碳埋在地下?巴菲特最愛石油公司買下700座大安公園大的農地,為「碳封存」?

巴菲特最愛的西方石油公司( Occidental Petroleum )代表,去年來到德州休士頓東部的農場,開出高價要租借農場地下深處的多孔岩石,公司代表表示,要把二氧化碳封存在那裡,此言一出,當地農民一度以為自己被愚弄了。

碳封存是把二氧化碳進行壓縮,並注入地下深處。據國際能源署( IEA )估計,如果要限制地球溫度,需要在 2050 年以前,每年封存 50 多億噸的二氧化碳。批評者表示,碳封存只是權宜之計,讓企業迴避更艱難的脫碳措施,且碳封存的成本太高,不具商業意義,但西方石油公司為進行碳封存,已在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總計鎖定了至少 28.7 萬畝土地(約 700 座大安森林公園)。

 

中國電動車廠積極佈局歐洲,比亞迪如何搶下德國銷售第一?

一圖看懂

比亞迪在中國市場將德國大眾擠下了銷量冠軍的寶座 (圖/德國之聲)

分享本圖

 

德國之聲導讀:比亞迪欲在德國市場加速擴張

2022 年,比亞迪的全球總銷量為 55 萬輛,其中 44 萬輛是在中國本土市場銷售。由此,比亞迪在中國市場將德國大眾擠下了銷量冠軍的寶座。此前,德國大眾已經在中國市場穩坐冠軍十五年。

除了比亞迪,其他中國車廠、電池企業也在歐洲積極布局。根據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近 20 個中國汽車品牌很快就會陸續進入歐洲。他們的優勢在於推出多種價位級別的電動車型,而歐洲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包括德國汽車製造商,通常只提供高檔電動汽車,而且還面臨缺乏零組件或晶片等導致生產不順等瓶頸。

 

微軟與 OpenAI 合作就像「開放式關係」:不尋常且貌合神離

一圖看懂

為了搶先使用規模小得多的 OpenAI 開發的生成式 AI 技術,微軟投資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報導:微軟與OpenAI合作就像「開放式關係」:不尋常且貌合神離

微軟( Microsoft )與 OpenAI 的聯姻是目前科技行業最受關注的合作關係之一。據知情人士說,這一關係暗中也有衝突和混亂的一面。

為了搶先使用規模小得多的 OpenAI 開發的生成式 AI 技術,微軟投資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OpenAI 是這一領域的先驅者之一。不過微軟對 OpenAI 只投資了 49% ,這種安排雖有助於避免反壟斷審查,卻也導致雙方合作成為一種類似開放式的關係——雙方密切合作,但並非排他性。OpenAI 一直在「武裝」一些微軟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微軟實際上限制了 OpenAI 的潛在搜尋引擎客戶。

 

Intel 代工產能下降 8-10%?想贏 TSMC,先克服「這個」問題

一圖看懂

英特爾表示,其內部代工業務的急單頻率,是同業的 2 到 3 倍,這導致其整體產量下降了 8% 至 10%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英特爾想搶代工業務,產能卻下降8-10%; 想贏TSMC,得克服「幾個」大障礙

英特爾( Intel )積極想搶進代工業務,但《華爾街日報》認為,英特爾現階段除了需要一些大客戶外,更需先把公司內部理順。

而談到所謂的「內部代工模式」,必須讓英特爾的個人電腦和其他晶片設計部門,成為其工廠的客戶,並對自己的盈虧負責。英特爾表示,其內部代工業務的急單頻率,是同業的 2 到 3 倍,這導致其整體產量下降了 8% 至 10%。此外,由於擔心英特爾的技術問題,特斯拉和高通公司的訂單,都跟英特爾失之交臂。

 

歡迎訂閱《明日速寫》電子報,以短新聞追蹤攸關未來的重要大事。

點此》免費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