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選青森紅玉蘋果——「微熱山丘」蘋果酥御守包裝,在心繫平安之刻祈福傳遞

(圖片來源:微熱山丘 提供)

青森縣位於日本本州最北端,以位於中央的奧羽山脈為中心劃分,以西為日本海側的「津輕地區」,以東則為太平洋側的「縣南地區」,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人們在弘前公園下,欣賞櫻花與天守閣相映的粉紅景緻;夏季,民眾走在青森街道吹著晚風,陶醉在大型燈籠與閃爍煙火的睡魔祭中;秋季,葉子逐漸被染成朱紅,湖面清澈的蔦沼,也因楓樹映照彷彿燃起烈火;冬季,來自秋天的赤紅被白雪深深地覆蓋,不過人們手中都緊握著一抹紅——一顆碩大的紅蘋果。

一圖看懂

(圖片來源:日本青森縣官網)

分享本圖

青森,日本蘋果的富饒之地

​由於季節分層鮮明,使得青森的糧食自給率高達 117%,成為日本排名前列的農業縣市,且夏季均溫是涼爽宜人的 23 度,適合栽種性喜乾燥低溫的蘋果。事實上,日本青森蘋果的年產量高達約 50 萬頓,蘋果產量佔日本五成以上。

不過,蘋果的原生產地源自於中亞的「高加索山脈」與「中國天山山脈」的山區,並且由此傳播至世界各地,也意即——古時的日本不存在蘋果。一直到 1871 年,蘋果才由美國傳入至日本境內,青森縣府也在 1875 年春天時從日本政府取得 3 棵樹苗,為青森成為「日本第一的蘋果王國」的歷史寫下扉頁。

一圖看懂

圖片說明(會出現在社群分享文上)

分享本圖

早時,由於日本明治天皇廢藩置縣,戰國武士面臨失業問題,日本政府為此計畫在全國栽種水果,青森武士為求生計,便開始拿起剪枝鋸及剪刀栽培蘋果。津輕人「じょっぱり(不放棄)」之魂加上「不到最後不放棄」的武士道精神,與青森得天獨厚的氣候相得益彰,直至現今,青森以「蘋果王國」之名享譽全球。

輕咬一口蘋果酥,帶著祈願御守傳遞平安

​根據社團法人青森縣蘋果輸出協會統計,青森蘋果一年會有約 2 萬噸輸出至國外,而臺灣佔外銷數量約 9.5 成,可見臺灣民眾對青森蘋果的獨愛。現今時序入秋,一顆顆青森蘋果正轉紅,迎接豐收的 10 月。

本次,微熱山丘為蘋果酥推出全新設計——以繽紛插畫融入祈求交通、旅遊平安等元素,換上全新平安御守小包裝,一表蘋果象徵「平安」的寓意。在悉心品嚐蘋果酥的酸甜滋味之餘,也可以沿著包裝裁線剪出御守、寫下祝福,凡是心繫平安的時刻,都能透過御守,將祈願傳遞出去。

一圖看懂

「微熱山丘」全新平安御守小包裝,讓平安美好在生活中獲得滿滿加持!(圖片來源:微熱山丘 提供)

分享本圖

此外,平時可以將平安御守當作書籤或作為盆栽掛飾,為日常加持,外出除了隨身放包包外,亦能夾進護照時時回憶旅途喜悅,或蓋上戳章化作紀錄旅遊足跡的明信片,輕鬆品嚐蘋果甜點後,更能將「蘋」安帶著走。​

一圖看懂

「微熱山丘」全新平安御守小包裝,讓平安美好在生活中獲得滿滿加持!(圖片來源:微熱山丘 提供)

分享本圖

微熱山丘嚴選日本青森紅玉蘋果,完美封存酸甜滋味

微熱山丘嚴選青森紅玉蘋果,每顆蘋果都經由農民用心照料,確保都均勻受光,讓果實呈現鮮紅色澤,方才製作成一顆顆蘋果酥。其美味的秘訣在於:每顆蘋果都經由糖漬慢煮,果實的自然酸甜和果丁的清脆口感,將完美封存於深紅色的蘋果醬中,每一口都能嚐到甜中帶酸的多層次風味。

一圖看懂

「微熱山丘」蘋果酥選用日本青森紅玉蘋果,每一口都能嚐到甜中帶酸的多層次風味。(圖片來源:微熱山丘 提供)


分享本圖

10 月正值青森蘋果採收季,處處結滿紅寶石般的蘋果,微熱山丘也將蘋果季帶來臺灣,自即日起體驗門市奉茶將以蘋果酥搭配紅玉紅茶,凡於門市購買蘋果酥 6 個裝或 10 個裝,即贈送青森紅玉蘋果一顆,不用飛日本,也能將酸甜滋味帶著走;而於官網消費金額達 1,314 元,即贈送平安御守小包裝,帶給大家平安一生一世的美好祝福!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照片資料來源:花蓮縣文化局官方資料)

隨「太平洋花蓮溫泉季」裊裊輕煙,走入秋季湯花之戀

當城市的氣溫開始微涼 ; 當樹梢的枝葉浮現紅、黃、橘三種色彩 ; 當花東縱谷間灑落的陽光,褪去猛烈,而變得溫柔可人 ; 當花蓮瑞穗溫泉公園,亮起了一盞盞燈籠...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 首圖

把遲到視作理所當然的民族:凡事講求慢慢來的義大利人,如何享受「Slow Living」帶來的喜悅

想像著某一個週末午後,滿心期待一整個早上的浪漫飯局總算如期而至,準時甚至提早出現在餐廳門前等候的你,卻乾坐了五分鐘、十分鐘,甚至半小時都不見對方人影,...

資料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跨越時空,花蓮原古的島嶼語言,串起太平洋的珍珠項鍊

曾經,海洋是人類通往世界唯一的道路,而島嶼,則是一顆顆被細心安排的珍珠,「南島語系」就如同那根串起太平洋珍珠項鍊的線,用文化和語言,...

圖片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花蓮「台灣原住民慢食博覽會」,擁抱大地的美味節奏

慢食,走入大自然的豐盛 壯闊的高聳山陵,碧綠的波光粼粼,這裡有山的堅定沈穩,也有著河水的溫柔綿延 ; 這是大自然豐沛的累積,也是人們自在心靈的土地。...

作為石頭的故鄉,近三十年來,花蓮以不間斷舉辦的石雕藝術季,致力推廣著石雕藝術,試圖從岩石剛冷的切割線條中,尋找柔性的文化能量。(圖片來源: 2023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形象影片)

從石頭剛冷的切線中,尋出的柔性文化能量—— 2023 花蓮石雕藝術季

「風的輕咳和水的吻痕/在立霧溪兩岸的山壁上/塑出最完美的曲線/讓山川河海全都匯聚於花蓮/寫下夢與愛的諾言/讓整個臺灣驚艷」,這是詩人向陽筆下峻嶺深壑的花蓮,...

1_太巴塱_展覽第二區_續存.jpg

以口傳探尋部落起點,花蓮太巴塱文物館首展《TAFALONG 太巴塱》盛大開展,四大展區傳承遠古文化

秀水明山的花蓮縣光復鄉,亦是阿美族最大且最古老的部落「TAFALONG 太巴塱(塱,音同「朗」)」部落的所在地,「太巴塱」實為原住民語中的「白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