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是移工們第二個家!全家攜手公益團體 One-Forty 力推屬於移民工的服務優化

全家攜手公益團體 One-Forty 4

根據統計,移民工在台總數已突破 135 萬人以上,它們的工作行業,普遍侷限在工廠廠房內的製造業,抑或是大量限縮在居家老年照護、傷殘照護、居家清潔等勞力密集型產業。

而這次致力於關注東南亞移工教育,改善移工在台生活困境的公益組織 One-Forty 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打造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期望能通過改善消費體驗,實行從語言、宗教、食品等面向新增更多友善措施,並擴展至全台數千家的全家便利商店,將多元共融價值,施行在更貼近生活場所的「都市第三空間」。

超商是移工們的生活中繼站

以臺灣財政部統計來看,國內開業數量最高的店舖,是上班族離不開的手搖飲專賣店,而緊追其後的,就是今天的主角「便利商店」,在台總數就突破了 1 萬 3 千家以上,可大多數人沒有想過的是,臺灣超商那領先全球的密集度,對於本國人來說也許習以為常,但對於東南亞移工來說,幾乎是下班後的飲食福音。

One-Forty 因應此次計畫,發布了全台首份的《移工便利商店大調查》,發現兩千六百筆移工調查資料中,發現有 20% 的移工每天都會光顧便利商店,有超過五成的移工,一週會在便利商店消費 4 次,同時發現移工的單次消費金額,平均會高於國人的兩倍,一次購足民生所需商品的消費習慣。

一圖看懂

本次合作,也發布了國內首次針對移工超商消費習慣的《移工便利商店大調查》。(圖/全家便利超商 提供)

分享本圖

除了購買食物與日用品以外,還有三項與移工母國有所聯繫的常見需求,包括寄薪水回家鄉、領取金錢與寄送包裹回家鄉等,可以說,「超商」在身處異地的移工們心中,除了是維持生活品質的補給站外,更在物質面,承擔起了連結臺灣與家鄉親人的橋梁角色。

調查中的訪談也透露移工們下班後的「超商時光」,多半是為了獎勵自己的一日辛勞,但光是「語言溝通」和「飲食禁忌」的兩大問題,就足以讓他們在購買商品前進退兩難,「我找不到需要的商品,想請店員幫忙」、「商品沒有標示我的語言,不知道怎麼挑選」、「在結帳時因語言不通,時常感到緊張和壓力」等問題,都是調查中出現的具體實例。

「多語系」改善移工語言溝通困難

移工在台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便是深怕吃到含豬肉、豬油的超商食品,移民工文化大使莉莉回想起剛入台時的經歷笑著分享:「剛到臺灣還不會說中文,買吃的東西也因為語言問題,不好意思詢問店員食物是不是含有豬肉在裡面,現在學會中文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早就誤食過含有豬肉的商品了!」

一圖看懂

全家店長與東南亞移民示範溝通友善墊板使用方式。(圖/全家便利超商 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溝通友善墊板會在所有門市分發供店員與消費者使用。(圖/全家便利超商 提供)

分享本圖

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的做法,以「多交流、多語系、多商品」的方式,從 DEI 共融概念出發,而「多語系」,就包含了在櫃檯新增「友善溝通墊板」的簡易翻譯機制,和 Famiport 新增東南亞多國語言翻譯,此機制,會擴及全台超過 4,200 家店舖,協助店員與移民工溝通,並在工作手冊納入移民工服務的 SOP,以此在移工無論是在與店員詢問,或是操作機器面板時,都能有效改善語言困境。

例如發票載具、繳費、匯款回家、郵寄包裹、是否含有豬肉等問題,都能透過東南亞語系的溝通支援,提供移工同等效率的服務品質。

「多商品」避免移工購買禁忌食物

在食品面向,全家今年將擴大「東南亞進口商品專區」至全台 500 間店舖,同時對貨架進行標示優化,於商品價格牌中標示來源國及 HALAL 清真標示;同時,穆斯林友善商品專架、清真友善認證鮮食也將持續擴大販售店舖,使移民工即便身在異鄉,仍然能在全家購得熟悉的家鄉味。

一圖看懂

「穆斯林友善商品專架」未來將導入至 500 家門市。(圖/全家便利超商 提供)

分享本圖

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表示,從去年開始就有以食品為主的改善計畫,從 109 年的「東南亞進口商品專區」,到去年的「穆斯林友善商品專架」都是全家超商做出的革新,現在調查也發現,東南亞食品銷售量在今年翻倍成長,針對住宅區、工業區、車站等鄰近店鋪導入「東南亞食品」也預計會增加到 500 家門市。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表示:「這是 One-Forty 與『全家』合作的第一步,我們從賣場設計、企業內部教育、移民工文化交流,到公益捐款行動。更期許透過這計畫,喚起更多人,一起打造多元友善的社會。」

一圖看懂

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吳采樺表示,本計畫以 DEI 思維從賣場角度切入,強調超商是與人高度互動的產業,遂在近兩年推出關懷移工與高齡者的服務改善計畫。(圖/全家便利超商 提供)

分享本圖

DEI 策略原本多用於企業內部提倡接納員工的多元文化屬性,而當 DEI 概念走入零售業,將改善服務的對象,面向那些依賴超商維持日用所需的消費者,反而是能實現雙向共好的做法。以企業端來看,這或許也是全家近年來針對國內移工人口高消費黏著度的一次商機探勘,且以未來計畫中的展店數目來看,這一策略顯然會持續向前發展。

全家也隨即公布,預計七月下旬還會推出全新的 NO PORK 專區,讓移工與穆斯林們能安心選購無豬肉、無豬油的清真食品。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