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藝術重鎮「龐畢度中心」翻新計畫籌備中,建築升級構思披露!

轉載龐畢度1

蔚為巴黎現當代藝術的重要據點,於 1970 年代開放的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憑藉大量的現當代藝術收藏基礎,與策辦諸多具突破性和多元性的展覽內容,於二十世紀下半葉為法國藝術文化的發展提供相當推力。其誕生背景可追溯至 1969 年,當時法國總統喬治·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提倡興建一座以發展現代藝術為旨,並整合圖書館、研究中心的複合型文化設施,盼能藉此為法國在全球藝壇的重要性帶來提升。

時至今日,成立逾半百之年的龐畢度中心從開幕以來累積超過 1.5 億人次造訪。但同時,其建築也因著長時間的使用而產生些損耗情況。對此,在法國文化部的支持下,龐畢度中心宣布館舍將在 2025 展開預期五年的閉館翻修計畫,包含對外牆進行翻新,加強建築物的安全性、升級館舍的無障礙設施、並為館舍優化節能效率等。貼合二十一世紀的標準需求,決心在 2030 年以更加良好的面貌,重新回歸公眾視野。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翻新工程設計示意圖-廣場與建築立面 (圖/Moreau Kusunoki in association with Frida Escobedo)

分享本圖

保留原始建築設計 DNA

龐畢度中心建築本體由兩位獲得普立茲克獎榮譽的建築師,在當時尚還年輕的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1937-)與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Rogers,1933-2021)聯手打造。皮亞諾曾形容,龐畢度中心「就像一艘由玻璃、鋼鐵和彩色管材製成的巨大太空船,意外地降落在巴黎市中心,並迅速在那裡紮根」。縱使也承受過不少輿論批評,龐畢度中心仍以其大膽而前衛的設計,作為在70年代一度盛行的「高科技派」(High-Tech Style)建築風格代表,於建築史上留下了經典的一頁。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 (圖/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兩位建築設計師 Renzo Piano、Richard Rogers (圖/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分享本圖

基於保留和延續龐畢度中心建築獨特設計的核心價值,龐畢度中心館長洛朗·勒邦(Laurent Le Bon)表示,整個翻新計畫將選擇尊重原始建築的設計理念,並不計劃進行額外的擴建工程。主要目標在於將龐畢度中心的部分空間,轉化為兼具文化價值和交流功能的全新場域,旨在打造一個更加慷慨歡迎人們,且特別是年輕人的場所。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外觀近照 Photo: David Noble (圖/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分享本圖

一座文化的”動態地標”

日前,館方甫公布本次的建築翻新計畫將交由 Moreau Kusunoki 協同 Frida Escobedo Studio 兩大事務所領導。建築師指出:「龐畢度中心自成立以來便持續致力成為一個實驗性空間,不斷重塑自我、與時俱進,激發新的思想,並將每位觀眾的體驗建構為一個獨特的發現過程,為個人與集體記憶提供養分。」

一圖看懂

建築師Hiroko Kusunoki(右)、Nicolas Moreau(中)與副建築師 Frida Escobedo(左)(圖/Jair Lanes)

分享本圖

這也呼應在去年五月份,由法國文化部長里瑪.阿布杜勒─馬拉克(Rima Abdul-Malak)與龐畢度中心館長共同對外發表的龐畢度中心新文化計畫:「動態地標」。此一標題是引自法國作家法蘭西斯.龐吉(Francis Ponge,1899-1988)在 1977 年龐畢度中心開幕時所發表的《美堡筆記》(L’Écrit Beaubourg)[註],並依此概念來詮釋新文化計畫整體的核心理念。

其提到:「在巴黎中心有一顆心臟、一塊肌肉、一個收縮和舒張的幫浦,不斷跳動、不停歇地激發著……正如人們所述,它的身體將觸及得更遠,我難以完全說明,但這就是龐畢度中心應該、將會、已經成為的。因此其不只是一座紀念碑(monument)似的存在,若要創造一個詞彙來形容,它更像是一座『動態地標』(moviment)」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翻新工程設計示意圖-論壇空間 (圖/Moreau Kusunoki in association with Frida Escobedo)

分享本圖

翻新計畫著重在透過對原始建築尊重且適切的設計,來強化龐畢度中心之於城市的開放性和連結性。建築師並針對整體工程說明施行意向,其將根植於與既存建築結構的對話來進行,包括於物理與視覺上提高通透性,規劃更加流暢、清晰的參觀動線,並同時為空間再度帶來活化與新的定義。

一圖看懂

(圖/Moreau Kusunoki in association with Frida Escobedo)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翻新工程設計示意圖-公共資訊圖書館 (圖/Moreau Kusunoki in association with Frida Escobedo)


分享本圖

在提案之中,主要可以見到龐畢度中心的接待大廳-論壇(Le Forum)與地下室的樓梯空間將擴大,以創建一個活躍的聚會、社交空間。觀眾接待區將集中配置在主入口附近,同時運用玻璃帷幕替換原先的防火立面,消除視線遮蔽元素,好讓更多自然光進入。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翻新工程設計示意圖-論壇空間 (圖/Moreau Kusunoki in association with Frida Escobedo)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翻新工程設計示意圖-新世代中心 (圖/Moreau Kusunoki in association with Frida Escobedo)


分享本圖

在第一樓層,新世代中心(New Generation hub)將建立一個致力藝術實踐和娛樂的代際空間,包含可供兒童自由探索的區域,和一座小型圖書空間。位在第七樓層的屋頂露臺也將在未來向公眾開放,有著可眺望巴黎市區的絕佳視野,並規劃為多功能空間所使用。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翻新工程設計示意圖-廣場和Brancusi 工作室 (圖/Moreau Kusunoki in association with Frida Escobed)


分享本圖

整修工程還包括博物館入口外廣場的改造,增加坡道和臺階區域,使建築更為融合至城市景觀當中。同時,位在廣場對面的單層 Brancusi 工作室也將進行翻修,並作為龐畢度中心的研究及資源中心使用。另外,諸如餐廳、咖啡館、書店和禮品店等其他空間,也將同步展開建設與翻新計畫。

一圖看懂

龐畢度藝術中心建築翻新工程設計圖稿 (圖/Moreau Kusunoki in association with Frida Escobedo)


分享本圖

龐畢度中心翻新工程預算估計為 2.62 億歐元(約台幣92億元)。2025 年 9 月,館舍將正式進入閉館整修階段,然而這並不代表其運作亦全面暫停。在2030年重新開館之前,館外活動仍將持續進行。包含跨機構的合作,與其它美術館與博物館進行策展企劃,以及推進中心於全球的佈局,陸續開設新的分館。

目前龐畢度中心已將觸角延伸至海外各地,除了在西班牙馬拉加、中國上海、比利時布魯塞爾皆可見到其身影,現階段也正規劃將版圖拓展至韓國、沙烏地阿拉伯和巴西等國家。透過於不同地區設立據點,可以見到龐畢度中心正持續而積極地,企圖擴大品牌實力之輸出及進行跨區域文化合作。

■ 龐畢度藝術中心「2025 – 2030閉館期間計畫」詳見其官方網站內容:https://reurl.cc/Gj3Rpd

__

註|「美堡」(Beaubourg)一詞為民眾對於龐畢度藝術中心的暱稱。根據網站內容,節選段落原文為:

*Francis Ponge, L’Écrit Beaubourg, Paris, Éditions du Centre Georges-Pompidou, 1977 : « Au cœur de Paris, un cœur : un muscle, une pompe aspirante et refoulante, aux battements ininterrompus, animant sans repos, régulièrement, moins régulièrement parfois, aux moments d’émotion et de fièvre, un corps en forme d’hexagone et, plus lointainement, d’autres corps auxquels, comme on dit, ce corps touche… et, plus lointainement encore, de proche en proche… je n’en finirais plus : voilà ce que devrait être, serait, sera, est déjà le bâtiment Beaubourg. Moins donc un monument, que, s’il faut inventer ce mot : un moviment. »

REFERENCE

Centre Pompidou

dezeen

 

本篇文章轉載自 非池中藝術網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