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窗中的 3D 異想世界|水下攝影師 Yorko Summer 的驚奇探索

Yorko4

「水下攝影,對我來說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問起 Yorko 怎麼看自己的水下攝影,他給了我一個意味深長的答案:「水下是一個非常非常特殊的一個空間,因為相較於我們習慣的陸地,水底下你是不可能可以自由地呼吸的;既然跟我們熟悉的領域差得這麼多,限制也一定很多,但可能性也變得更多。」由於必須要仰賴背上的氣瓶來生存,你必須用新的視角觀看這個場域,所以雖然被氣瓶限制了時間,可是卻因為降低了引力的束縛,在水下的「輕飄飄」感覺,確實讓人的「視野」產生了不一樣的想像,「尤其在水下,如果你沒有加配重,水下這種漂浮的感覺,對我來說是一種很讓人著迷的體會。」

對很多人來說,水下攝影是個未知的領域,但對藝術背景的 Yorko 來說,水下攝影其實是一種紀錄,紀錄一種屬於「漸層」的層次感:「因為下到海裡,你會發覺,你眼睛所見跟你在陸地上所看的影像都會很不一樣;就算是一大片的藍色,你都會看見它『很有漸層』,從接近海平面的陽光照射下來,帶著光線的感覺,到水下 10 米或者 20 米、30 米,你看到的藍,是絕對不一樣的。」 Yorko 說,即便是光度算沒有那麼的清晰的海域,你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色彩,從珊瑚(「尤其是軟珊瑚,從視覺的『動感』到色彩的豐富感,都讓你有一種目不暇給的感覺。」)到水底魚類與生物們,都讓他覺得「生命是很神奇的」:「像海豚好了,你會覺得他永遠笑笑的,那個表情就我就很喜歡。」

一期一會的期待與探險

一圖看懂

Yorko 與女兒 Yana 的合照(圖/Leon Hung 攝)

分享本圖

抱著自己的女兒——黃金獵犬 Yana,說自己很喜歡這些讓人很有感受的生物:「因為牠永遠是笑笑的,有個米老鼠嘴。」 Yorko 笑說 Yana 跟海裡的海豚與鯨魚超像的,都有一個很溫柔的笑容,但他看著笑笑的 Yana 總會有個疑問:「為什麼鯨魚在海洋裡可以這麼大?」他說,海洋對於人類來說,是個極為未知的世界,雖然自己很相信人是從海洋裡出生的,因此在海裡總會讓他感覺很自在,但海洋裡大至藍鯨、小到微生物,都「長」的很有自己的個性,超出我們在陸地上生物的認知,「這你不會覺得很神奇嗎?」

他說,最近一次下海的工作,是為了一種很大的魚,牠叫鯨鯊,「有 12 公尺,你說:『天啊!鯊魚耶!』但牠竟然這麼的溫柔、這麼的好看,讓人有些目眩神迷。」但拍攝這些美麗的生物,其實也是一種「追尋」,你可能覺得鯊魚很可怕,但牠卻可能覺得,人類這種奇怪的生物,比較可怕:「於是乎,牠看到人類的時候,會跑得遠遠的,所以其實你要怎麼去接近牠,就是很大的課題。」大的如此,小的就更困難了:「小生物又更特殊,你要怎麼去找到牠,怎麼去發現牠?看到牠們之後,你要怎麼拍好牠,我覺得這在攝影領域裡,挑戰水下攝影的難度,又更高了。」

Yorko 說,水下攝影除了「目標」很難找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個完全不同於陸地的空間:「水下其實是個很特殊的空間,因為我們在陸地上至少會很『腳踏實地』,但在水底卻不是像這樣的狀態,它是個另類的三度空間;當攝影師已經無法好好地『站著拍』,就更別說找到好的取景了。」確實,對他來說這是挑戰,但也是他會想要去完成的重要命題,「在海裡之所以如此具有挑戰,因為變數很大,但也就是因為這些種種無法預期的變數,讓我在做這份工作時,會因此找到更多有趣的角度,讓你可以持續維持熱情。」笑稱在水下是「工作中沒有在爽」(「雖然人們都覺得我的工作好像在玩。」),但 Yorko 說這些變數確實讓人有很多的挑戰,也讓他不像一般攝影師一樣有一個「固定的環境」來進行創作,但自己很愛這種沒有「鎖」在辦公桌前、固定在一個地方的自在。

屬於漂泊的自在與挑戰

一圖看懂

(圖/Leon Hung 攝)

分享本圖

說是自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很漂泊」, Yorko 說這是一個選擇,但這樣的漂泊,確實也創造了相當程度的「生命的意義」。一直很喜歡海的 Yorko ,在 2002 年去了帛琉後發現這才是他「夢想中的天堂」,從此著迷,在帛琉待了六年,當導遊、帶浮潛:「我每天就是出海、出海再出海,每天不是浮潛就是潛水。」帶著遊客看魚、看珊瑚瞭解生態,也在帛琉開始他潛水與水中攝影的生活。

身為台灣水下攝影師的先驅,在還沒有太多人開始進行水下攝影的時刻就投身此境的 Yorko ,笑說這是燒錢的工作,因為潛水與水下攝影的器材都非常昂貴,「但『海』就是有股吸引力,賺到錢不往裡頭砸,就是很難過。」 Yorko 開玩笑稱「攝影窮三代,潛水誤一生」,但也明白投資自己是最好的投資,所以將賺來的錢砸在潛水專業上,「窮得很開心、潛得很歡樂!」

一圖看懂

(圖/Yorko Summer 提供)

分享本圖

他對海著迷、狂熱,也樂於分享,希望藉由照片分享愛海理念,從早期在帛琉還在「撥接上網」的時代, Yorko 就自己架設網站,用每天一張照片分享他所看到的海底世界,在持續不懈的推廣下,他開始有了些國際知名度,包括沖繩觀光會議局、雅浦觀光局、斐濟觀光局、菲律賓觀光局、馬里亞納觀光局、非洲塞席爾觀光局等與「海」有關的國家,都找他拍攝海洋景觀並介紹潛水觀光,也讓Yorko 的視野更形寬廣,「人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些壓力,但在水下的水壓,反而對我來說水壓帶來的『冷靜』狀態,讓我的心靜下來,那種自由的感覺,非常滿足與舒適。」 Yorko 說自己很珍惜在水底下的每一個時刻,因爲他總是發現,當他拿起相機那一刻,雖然是可能捕捉到自己要的畫面,但同時可能會錯過在周遭更多的東西,所以面對那一剎那, Yorko 總是更小心謹慎:「或許我會錯過那些更應該看的,或是該好好記錄在腦海裡的影像,但透過觀景窗所記錄的畫面,卻會有更好、更理想的去處。」

來自於愛的視角與選擇

一圖看懂

(圖/Yorko Summer 提供)

分享本圖

笑說自己是在水底也在學習「取捨」,而這些都要時時刻刻地訓練,「好像就像磨一把刀,要慢慢來才會銳利,你的直覺才會精準。」但是,總覺得自己會掛一漏萬的挫折感,往往會勝過成就感,那個機率佔比就是差別這麼多,而心理調適這個議題,也是 Yorko 「執(相)機」生涯中學到的最重要的課題。

但他在潛水十多年的時間中,也發現海洋在改變,面對海洋的思維也在改變:「台灣有很棒的海洋環境,但卻是全世界少數仍有『海禁』的國家,但海洋的破壞卻也更形嚴重。」這樣的觀點也開啟了 Yorko 的另一個視角:「譬如說,以前我拍很多魚,現在的我會開始拍那些海洋垃圾。」這些「垃圾比魚多」的畫面雖然比較負面,但這些具警示意義的畫面、另類的故事與紀錄,所訴說海洋的故事對 Yorko 來說這是另外一個章節,「這些章節是因為人類,人類的存在才有的。」

他告訴我,人的生命裡面除了食衣住行育樂之外,生命裡面是不能缺「愛」的,對 Yorko 來說,愛他的狗女兒 Yana 是一種愛,愛海洋裡的生態也是一種愛,「Yana的生命裡面,應該只要有我應該就夠了,那海洋裡的那些生物、環境呢?」 Yana 曾經是繁殖場裡的棄犬,在牠被當成生殖機器利用到最終,Yorko 收養了牠,從而成為他最重要的家人之一,「這是一種割捨不下的心境,我很在意。」就跟對於海洋的熱愛一樣,雖然 Yorko 告訴我如果可以重來一次,他絕對不會把水下攝影師當成他的職業,但人確實無法「回到未來」,而他自己也知道這份工作讓他的獲得確實難以估算,「好在我無法回到過去,既然無法重來,我就不要後悔。」身為國際水下攝影師看遍了世界水下美景, Yorko 也希望自己能為台灣盡份心力,讓台灣的海洋之美能被世界看見,也讓他可以自豪地說:「哇系歹灣郎!這些畫面裡的美景,都在台灣!」

一圖看懂

(圖/Yorko Summer 提供)

分享本圖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