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價4.5億美元成交的《救世主》,下落何在?以及它究竟是否為達文西真跡?

救世主1.jpg

《救世主》(Salvator Mundi)是否屬於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的作品一直是藝術界激烈討論的主題。一些專家認為這幅畫作的風格與現今已知的達文西作品並不盡然一致,特別是在人物比例和面部特徵方面。尤其這幅畫經歷了多次重大修復,引發了關於圖層打底,以及還原細節真實性的質疑,只不過這類質疑也在多位鑑定師以及修復技術人員的考察下得到了結論。

這件作品自2017年在紐約佳士得的當代藝術拍賣會上激烈的電話競標後,最終以4.5億美元的天價落槌成交,成為有史以來拍賣價格最高的藝術品,當時拍賣會並未公開買家的任何資訊,至此這件作品再也沒有公開展出過。這幅畫自2005年在美國紐奧良的一個小型拍賣中被重新發現後的曲折歷程,也在紀錄片《失落的李奧納多》(The Lost Leonardo)中有了詳盡記錄。

一圖看懂

2017年《救世主》最終以4.5億美元的價格成交。(圖 / 取自artnews)

分享本圖

近期有消息指出2017年的拍賣會後這幅作品由沙特阿拉伯王室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持有,並且還有消息指出,一個名為MBS的王儲計劃預計將《救世主》展出於利雅德的博物館中,讓它成為該博物館的文化核心,這也顯示了王室在政策方面推動當地現代化的作為之一。過去曾有傳聞稱《救世主》被保存在薩勒曼的私人遊艇上。然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伯納德.海克爾(Bernard Haykel)則向外界透露,這幅畫實際上是存放在日內瓦。只不過不論這件作品置身何處,集中於它的討論始終圍繞在它是否屬於達文西真跡的爭論。

早些年前,普拉多博物館(Prado Museum)在展覽「李奧納多和蒙娜麗莎的複製品。藝術家工作室的實踐方法」(Leonardo and the copy of the Mona Lisa . New approaches to the artist’s studio practices)中就曾展出過這件作品。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展覽目錄中的索引將與達文西相關的作品分為兩個不同類別,一為達文西個人/工作室,另一部分則是收藏者擁有(包括監督、授權),而《救世主》這幅畫作在當時被歸類於第二類別中。

一圖看懂

現今被認為是達文西版本的版本《救世主》。(圖 / 取自Italian Renaissance Art.com)


分享本圖

在展覽後便有消息傳出編列展覽目錄的研究員古恩薩雷斯.莫索(González Mozo),針對《救世主》是否真的為達文西所創作的原作進行了深入調查,她在後續的發表裡面推測現今我們所見的《救世主》為「庫克版本」(Cook version)的收藏作品,原作既不是達文西,也不能歸類於他的草稿畫作,並且主張原作很有可能已經遺失。另外也補充道,由加奈( Jan Louis de Ganay)所繪製的版本事實上更接近達文西的《救世主》。

一圖看懂

作品背後意指庫克收藏版本(Cook version)的「CC」字樣。(圖 / 取自salvatormundirevisited.com)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加奈版本《救世主》。(圖 / 取自Italian Renaissance Art.com)

分享本圖

在莫索發表對這件作品的評論後,儘管提供了詳盡的描述與學術討論,仍然被許多人士視為對《救世主》的負面評判。之後相繼有其他專家糾正指出,莫索在聲明中所指的是1504年伊莎貝拉.埃斯特(Isabella d’Este,1474-1539)向達文西要求繪製的《青年基督畫像》而非《救世主》。此外莫索提出加奈版本是最接近達文西失蹤原作的這一說法僅是錯誤資訊,事實上並未在展覽目錄中出現。至於庫克收藏的版本,其作者被推測應該是伯納迪諾.路易尼(Bernardino Luini,1480-1532)的作品。

一圖看懂

庫克收藏版本的《救世主》。(圖 / 取自salvatormundirevisited.com)

分享本圖

透過知名修復師黛安.德懷爾.莫德斯蒂尼(Dianne Dwyer Modestini)的修復與研究,現今與《救世主》相關的現存畫作約莫三十餘幅,其中兩幅被確定為16世紀晚期的作品,意味著是屬於達文西逝世多年後的創作。而只有少數畫作重現了文森斯勞斯.霍洛(Wenzel Hollar,1607-1677)製作耶穌基督版畫中的細節,一為加奈的版本,另一則是那不勒斯( Naples)大聖多明我(San Domenico Maggiore)教堂中的一幅複製品,這兩幅作品都高度重現了精緻的披肩花紋和手中透明的球體,但在其他方面與原作皆存在顯著差異。

一圖看懂

文森斯勞斯.霍洛的蝕刻版畫。(圖 / 取自salvatormundirevisited.com)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救世主》尚未修復前狀態。(圖 / 取自salvatormundirevisited.com)

分享本圖

在莫德斯蒂尼的修復紀錄中,我們若是仔細比較加奈與達文西的版本,便可以從達文西的《救世主》在畫作中的染色效果更近似於《蒙娜麗莎》和《聖約翰》的細膩感,這類特徵在其他同題材的複製品中是沒有出現過的,儘管這幅作品曾經歷非常嚴重的損毀與漫長修復過程,在修復報告中我們仍可以看到,她認為該畫作在眼睛磨損的部分特別難處理,因為它們並不是以一般的油畫上色方式呈現,而是透過薄質的釉料直接塗於白色的打底層上,幾乎沒有使用任何厚重的色彩,這種技法更接近水彩。後續也對這幅畫作進行了X光的測試,斷定該作品使用的木材是核桃木,這也與達文西同一時期創作的《聖約翰》使用的木材相同,因此加深了它為真跡的推測。而莫德斯蒂尼最終透過最低限的修改,使面目全非的作品成為了現今我們所見的完整樣貌。

一圖看懂

《救世主》作品修復細節。(圖 / 取自salvatormundirevisited.com)

分享本圖

由於達文西現存已知的作品僅有15幅,而這件《救世主》的宗教題材更是加深了外界對於這件作品是否為真跡的探討與期待。2005年這幅畫作以1萬美元的價格被一個美國藝術經銷商收購並進行了修復。到了2013年它被巴黎一位經銷商伊夫.布維爾(Yves Bouvier)購買,隨後又由俄羅斯富豪翁德米特里.雷波洛夫列夫(Dmitry Rybolovlev)以1.27億美元收藏,之後委託給佳士得拍賣會進行2017年的拍賣。儘管最終這幅畫作經過多位專家的反覆研究形成了共識,只不過一旦它再度出現於世人眼前時,不同看法和意見必然仍會持續的圍繞於這件大師作品。

REFERENCE

Artnews
salvatormundirevisited.com

 

本篇文章轉載自 非池中藝術網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