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台北藝術博覽會才度過了 30 而立的盛大里程碑,去年 12 月出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第十六屆理事長的陳菁螢認為,台北藝博能如此「長壽」,放眼世界都算是難得的異類。
「其實過去 20 年我也參加過無數個藝術博覽會,但其中有將近五個以上都已經停辦了,所以我都快要稱自己是某種藝博會的『終結者』?」陳菁螢的語氣流露著一絲慨歎與堅持。但她深知,藝術的道路上總需要有人帶頭引領,她終於在今年實現了這一醞釀十年的願景,為台北這座城市打造一個藝術週,讓更多人見證藝術與日常的融匯可能。
(圖/陳菁螢 提供)
分享本圖回望生涯,在 23 歲離開校園後,陳菁螢便創立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畫廊,在資本聚集的台灣藝廊群體中顯得格外稚嫩。說起這件事,陳菁螢的語氣也不由得為自己那份年輕時的「莽撞」感到驚訝。難得的是,從求學時代到現在三十餘年,藝術從未與她的生活脫鉤,靠著在策展方的第一線累積實戰經驗,她逐漸培養出最適合呈現於觀眾眼前的策展樣貌,尤其是連接藝術人與尋常受眾的觀展習慣,在陳菁螢的心中已有了最符合當代潮流的解方。
她說,自己自去年底上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後,一直在思考台灣未來藝術產業的發展目標。適逢今年台北各大藝廊首次攜手籌辦台北藝術週,1% Style 也特別邀請陳菁螢,來與我們分享屬於她的策展哲學,以及擔任了數十年的畫廊主理人後,她與藝術的緊密聯繫如何發展至今。
熱忱是種義無反顧的堅定
「我這輩子,好像真的沒有幫別人打過工欸!」自己也不由得驚訝,做了藝術數十年,持續在藝術拍賣與畫廊策展的兩方領域遊走,如今看來,它更像是種「職志」而非工作。
問起陳菁螢對這份職業的看法,一來一往的愜意談吐間,她始終雙手伏案,總帶著無可動搖的堅定,把做展覽比喻的像場「遠征」。她分享了自己正身處在推動台灣藝術產業的起點位置,能否號召身旁藝術圈夥伴,持續朝某個願景前進,需要的不只是對人文脈絡的深度領略,更得對日理萬機的專案控管毫不厭煩(非單純冠上「文青」名號就能相提並論的辛苦)。
(圖/陳菁螢 提供)
分享本圖就像 2020 年,陳菁螢正籌辦著畫家郭雪湖先生的個人回顧展,當時新冠疫情的來臨,讓百業陷入停滯,包含了藝術圈的展覽紛紛停辦,但並沒有阻擋她那衝組般的性格發揮:「當時因為疫情關係,作品運輸變得相當困難,那時我與朋友們,就很冒險的飛去美國,想把郭雪湖先生的畫作帶回台灣,因為我認為自己對展覽的態度一向很堅定,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不會將展覽延期。」
想起這段冒險故事可說是「身歷其境」,旅途中,陳菁螢悉心的將畫作拆框至最小面積,用各式包裝木箱密封,全身也用防護衣包的緊實,在空中飛往幾近封城的各大城市,說得越詳實,我聽來越像是在看好萊塢劫盜片,只不過這是眼前這位畫廊主理人想「好好辦展」的一次放手一搏。
這段被同行戲稱為「不怕死」的策展經歷的確與性格相關,憶起世界剛陷入疫情恐慌,出家門本身都成了「高危活動」,更何況需要與藝術品一起飄洋過海,對陳菁螢來說,更是巨大的挑戰。
回想那次的美國行,她慶幸自己當時能擁抱這份衝動,那份強烈的渴望,讓她更加確信做藝術不僅是工作,而是必須抱持「親力親為」的決心,沒有熱忱,這份衝動想必也不會真實落地,「尤其在當上畫廊協會理事長後,就需要更大的熱忱去支撐了啊!」她同樣堅定不移地說著。
與藝術的偶遇,源於好奇心的挖掘
對陳菁螢來說,「發現藝術」的過程時常伴隨著未曾預料的驚喜,她透露,自己過去就喜歡在工作或閒暇之餘,去各國的藝博會走訪,除了工作使然,更像是趟尋寶之旅,「像我最早去英國或德國參展時,都當作去學習經驗罷了,但有時在看展時發覺『這幅不錯喔!』就還是會忍不住就入手,接著跟著貨櫃一起運回台灣。」陳菁螢說,她們這些做畫廊的,通常就是最大的藏家,但自己雖然收有的作品不少,卻從來不會把它們賣出。
她說,畢竟自己也投入了不少精神,去努力端詳、欣賞這些幸運挖到的「寶藏」,總想著賣出,某方面來說,好像就喪失尋寶的意義了。
(圖/陳菁螢 提供)
分享本圖她特別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去瑞士 Art Basel 時,在一家畫廊買了幅德國畫,「他們的展位也不大,但跟一旁的闆娘談話後才發現,這家畫廊竟然已經創業了六十年,而且是當年創立 Art Basel 的五家畫廊之一,『而我竟然跟他們買畫了啊!』」陳菁螢認為,買了畫不新奇,意外的是誤打誤撞和業界傳奇的相遇,讓她與過去的前輩建立起了跨國橋樑。
的確,做畫廊生意,從來不像是單打獨鬥,更能形容是場無止境的對話,每一次置身展間,都是在尋找藝術與歷史間的共鳴,同理包含了策展者所經歷的時代。
先吸納,後分享的人生策展思維
藝術是否真有品味之分,這要見仁見智,但陳菁螢很誠實的坦言,自己玩收藏,從來不只是看一件作品入不入眼,還有作品背後蘊含的人文底蘊,是否撐得起它所標定的價格,才會決定買入與否。「其實我喜歡研究的一直是脈絡,有成就與卓越的藝術家,會更加吸引我,不然只是說『你喜不喜歡』,就變得不太有『根據』,像是你看一本書同樣會去研究作者是一樣的道理吧。」雖然陳菁螢語調平靜,但在聊到自己的收藏觀點,她的肢體開始多了些振奮的比劃,雖平常帶有濃厚的學者氣息,聊到自己喜歡的事,還是難掩將熱忱浮於言表的興奮,的確像是藝術家獨有的親近感。
陳菁螢說,在領導畫廊協會後,除了熱忱之外,又得多添份「樂於分享」的心。
(圖/陳菁螢 提供)
分享本圖問及今年的台北藝術週,在她眼中建起的模樣是什麼?她眼睛一亮,形容籌辦 Taipei Art Week 就像上演一齣多啦 A 夢的「任意門」戲碼,她希望觀展者從家門走出幾步路,就能抵達城市裡星散各處的藝廊、畫廊、美術館等地觀展,或是依照藝術週地圖,隨心挑選自己今天想造訪的展覽,聽來的確讓藝術與市民的「距離」變得近在咫尺(物理與心理上皆然)。
初衷在陳菁螢眼中並未改變,透過體驗與吸收,不斷對策展思維進行探索拓新,從畫廊規模的羅列整合,再到城市規模的展區串連,都是以「分享」為題的積累與釋放,「在初出茅廬的年齡,我就學到了以策展的角度,學著重視被時代淹沒的真實史觀,更找到了自己的分享熱忱,希望能把藝術史裡感人、充滿人性的故事,透過展覽,向人們呈獻這些人物,讓他們能在現場感受到相應的悸動。」陳菁螢期盼能幫台北這座城市造一扇任意門,幫助人們通向大門後端的藝術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