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歲月的傳承魅力,格蘭路思《時淬之藝》32 威士忌珍稀限量上市

(圖/格蘭路思)

在時間的長河中,有些故事因其深厚的情感與非凡的毅力而被銘記,The Glenrothes 格蘭路思全新推出的威士忌藝品:《時淬之藝》32 年單一麥芽威士忌,為致敬格蘭路思酒廠經理 John Smith 三十二年的卓越貢獻,將這段動人的歷史化為一件精緻的藝術品,僅獻給珍視時間價值的藝賞家。

The Glenrothes 格蘭路思全新上市的《時淬之藝》32 年單一麥芽威士忌,全球限時限量,且限定通路供應,以優雅的包裝和承載酒廠歷史的手工技藝打造,融合了工藝與時光交織的藝術。

致敬傳承與堅韌精神

John Smith 作為格蘭路思十二任酒廠經理中最具代表性之一,在他長達 32 年的職業生涯中,不僅見證了酒廠歷經的三次重大困難考驗:1897 年的大火、1903 年的爆炸,及 1922 年吞噬數百加侖威士忌新酒的大火,John Smith 帶領酒廠度過這些動盪,展現了格蘭路思卓越不屈的精神。尤為珍貴的是,他的兒子與孫子相繼接任酒廠經理一職,延續了這份對威士忌的熱愛,Smith 家族共同奉獻了整整 73 年的歲月,這段跨越三代的傳承,見證了品牌近一世紀的歷程。

一圖看懂

(圖/格蘭路思)

分享本圖

在格蘭路思的歷史檔案館中,至今保存著一首來自 1920 年初的手寫詩作,這是當時曾在酒廠工作的 William McKenzie 對 John Smith 的溫暖致敬:「John Smith 是我尊敬與無法取代的影響力,也是在威士忌歷史長河中的一段動人註腳。無人能與他相比。」詩中以詼諧的筆調描繪同事間的趣事,洋溢著幽默。然而,對John Smith的描寫則流露出溫柔的敬意。這段文字彰顯了他在酒廠中備受尊敬與無法取代的影響力,也是在威士忌歷史長河中的一段動人註腳。

《時淬之藝》 ——淬煉記憶深處的懷舊與渴望

推開 20 世紀初的門扉,《時淬之藝》32 年威士忌宛若將人帶回了那段悠遠的時光。外盒內側使用輕盈且不失優雅的古銅金屬色澤紙材,外側的米白麻織布的觸感靈感來自 John Smith 當時所穿的白色襯衫,喚醒了舊時的記憶,讓人彷彿回到 John Smith 的年代,感受那份來自 20 世紀初的手工溫度。

一圖看懂

(圖/格蘭路思)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格蘭路思)

分享本圖

而俐落的瓶身設計,低調地呈現出現代簡約的風格。正面酒標以銅箔浮雕般的形式,展示了首席釀酒師 Laura Rampling 的手寫品酒筆記,每一筆都訴說著對品質的執著與工藝的昇華,宛若時間的符號,低調內斂卻意義深長。

《時淬之藝》32 年選用初次西班牙雪莉桶熟成,保留 100% 自然酒色。經過 32 年的時光沉澱後,迎面而來的,是如同酒廠經理居所般的溫暖氣息:精緻的酒液散發出燉煮梅子和櫻桃的香氣,伴隨著太妃糖和黑糖的甜香。巴西堅果與橙油的氣味增添了細膩感,而橡木的香氣則帶來了深度,並伴隨著楓糖、甜肉桂和一絲伯爵茶的氣息。輕啜一口,蘊含著乾無花果、黑巧克力和杏仁脆糖的甜味逐漸展現,蜜餞橙皮則為甜味增添了對比。橡木的溫暖及香料帶來奢華且複雜的悠長餘韻,讓每一滴酒液都充滿深邃的記憶與情感。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Panasonic_PND X)

室內、室外怎麼選?不只是揮桿,更是一場體驗|室內高爾夫融合科技與娛樂魅力,寫下運動新篇章

你玩過室內高爾夫嗎?不用頂著高溫,在冷氣房內也能體驗揮擊球的樂趣。 談到室內高爾夫的起源,可以追溯至 19 世紀末,為了克服天氣問題,...

1

1% Knowledge》為什麼香水有男女之分?第一個讓自己香香的人是男性?以及秋冬男性必備香水指南

這幾天台灣正式迎來又濕又冷的冬季,街上的人們都套上厚重的毛衣、羽絨外套、羊羔毛大衣,把自己包得暖暖的對抗寒意。正如我所料,無論是在捷運、公車上,甚至走在馬路邊...

(圖/NYK CRUISES CO.,LTD 提供)

2026跨年不只看煙火|新年玩法盤點》從奢華郵輪、高山曙光音樂會,到日本除夜之鐘,告別過去開啟新篇章!

你準備好迎接新的一年了嗎? 時光飛逝,已經邁入十一月,2025 年也進入尾聲,回望今年,從年初的川普關稅戰,到剛結束的萬聖節,以及年底的聖誕節,...

1

城市學》宋朝餐飲如何定義現代的生活美學與城市味道?點茶、吃麵條都從這時候開始!

如果你在某個夜晚穿越到北宋汴梁的市井,就會發現一個意想不到的畫面:街燈未滅,巷弄深處的攤鋪依然熱氣騰騰,人們端著碗,喝粥、吃炊餅、嚐魚羹。千年前的城市夜生活,...

2

秋意的層次:Sushiyoshi 壽司芳的「大閘蟹交響曲」

  當季的味道,不只是食材的時間,也是一場關於「變化」的演出。在台北忠孝東路靜巷裡,日本大阪米其林二星、台灣米其林一星名店...

1

1% Beyond News》破壞之後,藝術仍在呼吸|從基隆的灰塵鏡面、艾未未到 Banksy,藝術的傷口成為延伸創作的起點

在基隆美術館的展廳裡,一件由藝術家陳松志創作的作品〈倒裝的語句-16〉,鏡面上覆著一層灰塵,乍看之下似乎只是長期陳列後的自然積層,實際上卻是作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