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高空垂降才能入住?「精品膠囊旅館」體驗指南 TOP 4,帶你突破便利與高端的想像界限

(圖/nine hours)

提到膠囊旅館,不免將印象停留在井然有序的床位排列在走道兩側,像座「人造蜂巢」般沒有任何相異之處。以傳統印象來說,相較於服務、設施、環境品質一個不落的豪華度假酒店,接待獨旅客、商務旅客的膠囊旅館,缺乏講究也是理所當然,畢竟是以「經濟實惠」、「出入方便」為考量優先。

 

可事實上,膠囊旅館的潛力可說是深不可測!

滿足便利與高端的平衡提案,膠囊旅館是新興住宿選擇?

近年來,旅遊需求在疫情之後迎來了顯著暴漲,尤其是關注於調養身心,遠離繁忙生活的 Self Care 價值觀興起,鼓勵獨自出遊的獨旅風潮開始在社群平台發酵,普遍皆以接待單人為主的膠囊旅館,便給了這些希求清淨的獨旅者一處既不傷荷包,又保有私密性的絕佳落腳處。

根據 Verified Market Reports 在 2023 的預測報告顯示,全球膠囊旅館市場在 2020-2027 區間內,會達到每年 8.5% 的年產值增長,到了 2027 年,全球總產值將達到 35 億美元,尤其又以亞洲、澳洲、歐洲等獨旅、打工度假的興盛地區最為火熱,同時單身者的增加與都市化程度增高,是膠囊旅館產值成長的主因,因為它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城市內的狹窄空間,且某些旅館更新了自動登記、免鑰匙進出、氣溫控制等智慧技術,節省了更多營運與人力成本。

一圖看懂

(圖/nine hours 官網)

分享本圖

時至今日,某些規模保持輕巧,特色卻越發鮮明的精品膠囊旅館,其實更能吸引許多現代旅客的造訪,滿足短期旅遊、周末放鬆、背包獨旅等需求。

這些精品膠囊旅館便抓準機會,朝向更具新鮮感,及高端體驗為主的規劃方向邁進。除了更講究設備齊全與舒適環境之外,那些令人過目不忘,特別具有「體驗價值」的亮點,成了吸引大量旅客聚集的主因。

今天我們 1% Style 也發掘了四間最值得一探究竟的膠囊旅館,這些旅館除了能讓你遠離喧囂,從醫療養生、極限運動、放鬆充電等多元化體驗也無所不包,值得你放入未來旅遊時可以嘗試預訂的住宿清單!

進房前還需考驗膽量?離地 400 公尺的透明膠囊

對於追求刺激的極限運動愛好者來說,在懸崖邊登高望遠似乎並不稀奇,甚至尋常人也能有機會乘坐透明摩天輪,體驗一次離地數十公尺的懸空驚駭體驗,但如果是要你在上面睡一覺呢?

說到祕魯烏魯班巴這座城市,可說是該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觀光勝地,一座遠近馳名的古城馬丘比丘光在 2023 年就吸引了約 220 萬名全球旅客的爭相朝聖,因此,該城市的旅宿選擇也理所當然的興盛。在秘魯庫斯科神聖谷地(Sacred Valley)的「峭壁上」,就開設了一處看了雙腳可能會不自覺顫抖的膠囊旅館—— Natura Vive Skylodge。

一圖看懂

(圖/ Skylodge Adventure Suites 官網)

分享本圖

在 Natura Vive Skylodge,每間房間,都擁有長 7.5 公尺、高寬 2.5 公尺的艙型玻璃房屋,全方位的透明設計,讓旅客享有 360 度無死角的視野,能飽覽四周的自然山脈與城市的景觀。每間房間也設有獨立衛浴空間,以及燈光充足的臥室,這些燈都是由太陽能板供電。除了白天能欣賞廣闊的草原山景,到了夜晚躺臥在床,就能看到祕魯最無光害的星空美景,在以景觀為亮點的住宿體驗上,也是沒有比它做得更徹底的了。

一圖看懂

(圖/ Skylodge Adventure Suites 官網)

分享本圖

只不過你光是要「入住」就不容易,高約 400 公尺的膠囊旅館,並沒有電梯讓你走捷徑,得依靠空中溜索與鐵索攀岩才能到達。所以要決定入住,還得考量自身身體情況,或是擁有相關運動經驗才比較適合,最重要的是沒有「懼高症狀」才行!

在價錢方面,每日含早、晚餐,加上溜索與攀岩的刺激體驗,大約要價 15000 台幣,對於喜愛在旅途中冒險嘗鮮的旅客,會是值得嘗試的住宿地點。

專屬於失眠男女的豪華睡眠實驗室

最近的你,睡得還好嗎?

不用多說,想睡得好是真的難透了啊!現代人因生活與工作繁忙,有一大部分民眾皆深受不同程度的失眠、焦慮所苦,連帶著影響到精神狀態,造成憂鬱、疲倦、反應遲鈍、意識不清等問題。這類當代現象,可能也與疫情爆發相關聯,根據《臨床睡眠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的訪談研究,有 40%的受訪成人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睡眠品質都出現了明顯下滑。而在日本全國各地擁有 13 間分店的精品膠囊旅館品牌 Nine Hours,則為這一逐漸普及的問題提供了「舒適」的解方。

一圖看懂

(圖/nine hours 官網)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nine hours 官網)

分享本圖 

Nine Hours 除了以旅館設施豪華且設計獨具未來感而聞名外,在近年還新增了一項更特殊的服務——睡眠實驗室(Sleep Lab)。目前只要在東京的品川(男性專屬)、赤坂分店入住,就能特別預訂附有「Nine Hours 睡眠掃描服務」的床位,這一與 YAMAHA 發動機廠合作研發的睡眠檢測儀,能透過紅外線攝影機、麥克風和運動傳感器來收集睡眠者的睡眠數據,偵測你打鼾、呼吸、心跳、翻滾等動作,除了最基本的睡眠品質與呼吸模式之外,還能判斷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潛在風險評估。很貼心的是,如果透過數據偵測出疾病風險,Nine Hours 也與東京的大學醫院和診所合作幫顧客提供轉診服務。

一圖看懂

(圖/nine hours 官網)

分享本圖

如果以「醫療照護」的觀點出發,Sleep Lab 除了能吸引經由社群資訊的推薦,從外地遠道而來的東京旅客,更多的是東京都內廣大想要以簡易的醫療管道,瞭解自身睡眠問題的商務族群而設。因此, Sleep Lab 選址在品川和赤坂兩大辦公區集散地也就不足為奇,畢竟加班大國的企業長年習慣仍未全然消退,上班族若能找一個下班後的平日入住,對那困擾已久的睡眠品質做出改變,也是有利無弊的嘗試。

以書香入夢的放鬆圖書館

日本作為膠囊旅館的發源地,你也很難不讚嘆日本有多少精緻的膠囊旅館遍布各處。

自從大阪出現地一間膠囊旅館以來,日本國內的膠囊旅館數量便不斷攀升,「可住宿的書店」為發想的膠囊旅館品牌「Book and Bed」,便以「在喜愛的事物中入睡」為理念,在 2015 年開業後吸引了眾多年輕客群的喜愛,第一間開設在東京池袋的店面,除了將環境裝潢為燈光暖黃的木質調空間,也收藏了上千本藏書,把旅館打造為溫馨圖書館,而 2018 年規模更大的新宿店,則在屋頂掛上密集漫畫畫紙的裝飾,在社交媒體上吸引了上萬關注。旅客最關心的床位,則低調的以簾幕進行隔絕,夾在書櫃之間的設計,可說是連睡覺都能聞到滿滿書香。

一圖看懂

(圖/Book and Bed 官網)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Book and Bed 官網)

分享本圖

在旅館內有包含四種房型,包含普通單人間、豪華單人間、雙人間以及高級房,最低價的單人房一晚只需要 5000 日圓(1000 台幣左右),還能盡情在圖書空間內閱讀乃至發呆,都給予繁忙的都市族群一個最沉靜愜意的充電時光。

一圖看懂

(圖/Book and Bed 官網)

分享本圖

除了旅館本身之外,Book and Bed 的咖啡廳品牌「 by Book and Bed」也擁有自己的名氣,潔白簡約且設計感十足的風格吸引了許多在地跑咖團的光顧,因為多數餐點和飲料,都清一色以黑色示人!可說是一大賣點。

除了東京的新宿、池袋、淺草等鬧區都設有分店之外,在大阪心齋橋、九州福岡也各開了一家,非常適合酷愛閱讀與安靜氛圍的旅客入住。

山谷老屋,改建成絕美的階梯園林

關於老屋的改造重建,我們總能看到意想不到的重建案例,他們普遍散佈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從舊時代的歷史建物,經由建築師的設計巧手,一夕轉化為現代民眾適合漫步走訪的文化聚落。

這間名叫「青龍塢言几又鄉村膠囊旅社書店 」的膠囊旅館,遁匿在浙江桐廬富春江畔的青龍塢,在 2019 年由 Ateliertao+c 西濤設計工作室將老舊的泥牆農舍改造為結合膠囊旅店、社區書店和閱覽室的多元複合空間,讓每位到訪的旅客,都能在這間外觀看似陳舊,內裏卻藏有園林幽徑的旅館,體驗一次遠離都市的歲月靜好。

一圖看懂

(圖/Atelier tao+c 官網)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Atelier tao+c 官網)

分享本圖

這座佔地 232 平方米的空間並不大,卻能容納 20 名男女住客入住,一樓作為圖書館與公共區域,以石砌作為地面鋪設,散發竹香味的竹壓板則為圖書架的原料,層層堆疊在進屋後的高牆兩旁,能充分感受到受書香與竹香薰染,同時活動空間寬闊無比的視覺與嗅覺體驗。

在二樓以上的住宿處,建築師為了有效利用空間,不走常規設計,而以「幽徑」為靈感,讓坐臥所需的高度 1.35 米作為二樓以上的樓板高度,透過堆疊的形式形成三層「樓中樓」,再讓階梯與平台錯落連接,讓看似「漂浮」的男女區域能用多個角度相望,每段僅有九步台階的設計,讓上下樓時的人們如同在蜿蜒小徑中遊走,每一次轉向都能看到新的錯落景觀。像是座人造的山水園林。而膠囊房也隱藏在書架層板之間,為房客增添了更多私密性,一早起身,遊走在建物之內,就能與書籍、空間產生更純粹、緊密的共融連結。

一圖看懂

(圖/Atelier tao+c 官網)

分享本圖

當然最吸睛的,還是位於建物東面全落地的的透明一側,能清楚望見最廣闊的自然山景,不僅滿足了白天的自然採光,到了夜晚,室內明亮的暖燈也能照亮整棟屋子,值得所有想體驗被大自然圍繞,並與世隔絕的旅人,以及各路建築愛好者的入住。

觀察下來,膠囊旅館的服務客群雖仍以「旅遊」佔多數,但根據調查資料的類型劃分,尋求價格低廉或新奇刺激的旅遊住客,跟尋求設施與服務品質的商務人士,兩者比例呈現了六四分的狀態,且後者的入住比重也在逐年升高。顯然以「舒緩五感的疲勞積累」、「關注睡眠品質的續能」為起點的潮流,正成為一種無法忽視的旅宿顯學。

而對孤身一人身處外地的膠囊住客來說,旅遊的確是該放下工作與手機,向內探索身心狀態,對難以解決的焦慮進行「復盤消化」的最好時機,不管是為出差,還是為旅遊入住精品膠囊旅館,都值得你暫時為生活按下一次暫停鍵。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unsplash)

城市學》揭開東南亞神秘族群的面紗:深藏在熱帶雨林中的峇峇娘惹

談起東南亞文化,我想許多人會想到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碧海藍天,抑或是充滿辛香料的南洋美食。人們的膚色似乎比較深,嘴裏說著似懂非懂的語言⋯⋯...

Galaxy Ring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試圖掌管一切的魔戒所為何來?|評測 Samsung Galaxy Ring 與其未來想像

或許你可以說,在智慧型手機推出之後(尤其是那個被賈伯斯稱為「寬螢幕的 iPod 、革命性的行動電話、前所未見的網路通訊裝置」的 iPhone ),...

(圖/pexels)

1% KNOWLEDGE》關於微醺:威士忌也有風土?品酩威士忌你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名字

說到「風土」兩個字,你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葡萄酒,但威士忌的「風土」更為複雜,卻也更加有趣,這一次 1% Style 帶你走訪威士忌的世界,從「...

(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對日本人來說,《孤獨的美食家》絕對是科幻片?與松重豐的深度對談,「獨食精神」依舊能影響世界

在網路流傳的「國際孤獨指數表」內,「獨食」可說是挺引人關心的活動。可說實在,現代人因應生活壓力,選擇汲營度日,獨食,也只是想擁有一段只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光,...

(圖/ Pexels)

咖啡豆又漲了?價格創半世紀最高,全球研究:千萬咖啡農「活在貧窮線下」

剛睡醒來一杯冰冷、溫熱的咖啡提神,感覺精神都來了,這是許多上班族和學生的每日必需品。全世界多達 100 種以上的咖啡品種,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冰美式、...

(圖/葛飾戴斗 繪、Amazon.com、派對咖孔明 X)

三國志 Made in Japan?從漫畫電玩到企業聖經,日本如何將三國玩得出神入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曾作為軍閥門下賓客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場白就寫了這麼一段話,總結了中華文化對戰爭、對歷史始終反覆重演的基礎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