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你不知道的「美男子」--王爾德 兼談連結實用與美好的唯美主義

(圖/舊妮老物 提供)

你們小時候有聽過「快樂王子」的童話嗎?一座全身鑲滿各式金銀財寶的王子雕像,因為有感於民間疾苦,把身上的珠寶都贈與窮苦人後,最後被丟進焚化爐熔解。這確定不是威脅小孩不准贈與的恐怖故事嗎?當然我們小時候的版本一定不是這樣切入的,但現在看來,這個童話充斥著一針見血的人性真實面,悲憫中帶有現實的殘酷,華麗裡帶著破敗和頹廢,這就是王爾德特有的唯美風格。

Aestheticism n. 唯美主義 

Art for Art's Sake 為藝術而藝術

王爾德是誰?

他總是一身講究的華麗造型,像一個耀眼的舞台明星一般遊走於上流社會,機智幽默的對談和深度的學識涵養讓他成為「美麗」與「智慧」兼具的代表人物,他有著凡人稀缺的魔性魅力,卻從倫敦的大文豪頂尖才子,一下子落入階下囚,並在幾年後就過世。

這中間他經歷了什麼?

我因美麗而降生

1854年,奧斯卡・王爾德(Oscar Fingal O'Fflahertie Wills Wilde)於愛爾蘭都柏林出生,他的父親為威廉・王爾德爵士(Sir William Wilde),是當地聲名顯赫的眼科醫生兼愛爾蘭考古學家和民俗學家,母親是愛國詩人。從小,王爾德便接受良好的教育,精通拉丁語、希臘語與經典文學,他的父母熱情好客,家中常有文人、學者和藝術家聚會走動,使他從小便浸淫在豐富的藝術和文化滋養中。他特別對語言、故事與戲劇深感興趣,常說出一些聰明機智的話哄的大人們好是開心,同時他從小就對美的事物非常敏銳,對自己的打扮很要求講究,儼然是個擁有老靈魂的小大人。

王爾德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天命:寫作。

一圖看懂

奧斯卡・王爾德為 19 世紀愛爾蘭最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家。(圖/Wikipedia)

分享本圖

他在都柏林三一學院嶄露頭角,後來進入牛津大學深造,他成了唯美主義哲學的推崇者,藝術至高無上是他往後作品裡最重要的主軸。王爾德畢業後擔任記者一段時間,幾年後開始以散文和詩登上文學殿堂,有了學者身份的加持,他因為華麗裝扮和機智幽默的談吐,擄獲了整個倫敦社交圈,人們擁戴他、崇拜他、喜愛他。

看他早期的照片,他的打扮不只是講究而已,已經華麗到幾乎浮誇的程度,但在他身上似乎一點也不違和,唯美兩個字,他穿在身上、寫進文章、放在嘴邊。1890年《道林·格雷的畫像》出版,掀起社會轟動,守舊的人們高喊:「寫出這種故事的作家,應該處以死刑!」它展現了頹廢的美學,墮落的人性,更諷刺維多莉亞時期上流社會階級的腐敗和愚昧。

但即便爭議不斷,王爾德逐漸坐穩文壇才子之位。他創作的內容很多元,有詩集、故事、小說、散文和劇本,對於語言和文字的掌控能力讓人咋舌,內容更是跨越時空的經典,以至於後世一再地重新搬演他的創作。

在他的戲劇作品「不可兒戲」中有一段金句,原文如下:

"If I am occasionally a little over-dresed, I make up for it by being always immensely over-educated."
「即使我偶爾穿得有點過頭,但我總是以無比博學來補償這一點。」

這段話體現了他身為唯美主義一員,不但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更在意內在的智性美兼備的特質。

然而,他的人生不是只有高光。

因美好純淨的愛而入獄

他像一般人一樣結婚生子,但毫不避諱地讚頌男性之間的「美好情誼」,認為這種情感是最唯美的型態。據說他和許多男性「過從甚密」,甚至出入地下情色場所求歡作樂,最終當局對以雞姦罪及嚴重猥褻罪逮捕了王爾德。他的人生自此從滿身珠寶的王子,墜落成人人喊打的囚徒。

在法庭上,對於同性性向指控,他回應道:「不敢說出名字的愛,在本世紀,是年長男性對年輕男性的偉大的愛,如同大衛和約拿單之間的,如同柏拉圖為他的哲學而做的根本,如同你在米開朗基羅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找到的。正是那般深深的心靈的愛才如完美一般純淨。它支配並滲透了偉大的藝術,比如米開朗基羅和莎士比亞的,以及我的那兩封信。這愛在本世紀被誤解了,以至於它可能被描述成『不敢說出名字的愛』,並且由於這個誤解,我現在站在了這裡。這愛是美麗的,是精緻的,是最高貴的愛的形式,它沒有一絲一毫不自然,它是智慧的,並循環地存在於年長男性與年輕男性之間,只要年長者有智慧,而年輕者看到了他生命中全部的快樂,希望以及魅力。以至於這愛本該如此,而這個世界卻不能理解,這個世界嘲笑它,有時竟然讓這愛中之人成為眾人的笑柄。」這段話雖然是翻譯而來,但仍然還是呈現了愛是美麗的、是精緻的,是最高貴的愛的形式,它沒有一絲一毫不自然;它是智慧的,並循環地存在於年長男性與年輕男性之間。

這是什麼意思?我們來看看古希臘和文藝復興兩個時期,這種愛是怎麼被歷史描述的。

古希臘與文藝復興的「同性之愛」情結

古希臘是個男權的世界,女人的功能就是生小孩,高尚的愛只存在男性之間。比較有錢的人家裡會有一個房間為主人的「 Man cave 」,家裡的女性不能進入,但娼妓或特殊工作者可以;他們在裡面高談闊論,吟詩朗誦,把酒言歡,時不時還來個摔角,博學辯論和身體素質都是很中重要的,如果你能千杯不醉,還能不吐,屬於道德至高者。社經地位較高或比較會打仗的成年男子有義務指導 15 歲以下的少年,他們是可以「選擇並追求」自己心儀的少年,把聘金和牲畜之類的禮物送到少年家中,並取得對方父親的同意之後,就可以成為這段時間少年的監護人。

這種「半扶養、半教育」的模式,發展成一種由上對下的的主被動戀愛關係,成年男子稱作 lover ,而少年是 be loved ,這種「愛人者」和「被愛者」的關係是古希臘特有的行為。他們會完成政府規定的義務性傳承教育,同時也會發生戀愛中的所有事情,當然,包括性行為。這就是王爾德口中「年長男性」和「年輕男性」之間的愛,在希臘時期的背景。

在羅馬北部的市郊,出土了一批古希臘的繪畫和杯具,上面有很多成人與少年發生性行為的繪畫,生動地表現了不同的交合方式(當然,當時社會並不覺得這是 18 禁的畫面),有點像春宮圖,可見當時這種戀愛模式是非常普遍的。

到了文藝復興,藝術家們高舉著最美的少年胴體,在作品裡大量出現男子肌肉和身體的描繪和詠唱。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作品如《大衛》、《被綁的奴隸》高度集中於男性裸體的理想化表現,健壯的肌肉線條與充滿張力的身體角度,充分展現他對男性形體的迷戀。

一圖看懂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作品如《大衛》高度集中於男性裸體的理想化表現,健壯的肌肉線條與充滿張力的身體角度,充分展現他對男性形體的迷戀。(圖/Wikipedia)

分享本圖

在雕塑之外的作品裡,他也畫過幾張關於古希臘神話的素描,講述一段宙斯化身成大老鷹劫持一個美少年男孩的故事。這個故事本來只在強調宙斯的強權霸道,但在米開朗基羅的畫作中,小男孩貌似有異於常人的成熟肉體,肌肉線條明顯,不像是普通孩童的身體特徵,大師一定別有用意吧,不然畫面太不合理了!

有人說他畫的並不全然是神話,而是將自己投射進入畫面中,他就是那隻老鷹、就是宙斯,而男孩也並非三、五歲的孩童,而是他年少英俊的情人,這幅畫儼然是獻給情人當成一封情書。畫中老鷹的爪子抓著少男的雙腳,扭曲著身子,熱情的環抱他,像是要把對方身體完全包覆般,畫面中的情慾流動相當炙熱,留下一個極大膽的推測:他愛男孩,而且是非常愛。

一圖看懂

Rape Of Ganymede , 1532AD , Michelangelo(圖/舊妮老物 提供)

分享本圖

除此之外,他還曾經寫過一首情詩給小他35歲的青少年:

「你的俊美臉龐令我,喔神啊,我絞盡腦汁也找不到合適的詞。

我的靈魂將蒙神寵召,

即便這身皮囊宛如裹屍布。」

莎翁  也是少男戀者

當然除了他,有人指出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裡,也大量充滿對少年的讚頌:

第20首原文:

"A woman's face with Nature's own hand painted,
Hast thou, the master-mistress of my passion;
A woman's gentle heart, but not acquainted
With shifting change, as is false women's fashion."

中譯:
「你擁有女子那由自然親手繪製的面容,
你是我激情的主宰與情人;
擁有女子的溫柔心靈,
卻不似虛偽女子那般善變無常。」

這段文字很明顯在描述面容中性的男子,讓莎士比亞產生極大的情愫。當然,這只是文學作品,也不盡然能代表什麼,所以後世並沒有太討論莎翁的性向。

最靠近王爾德的收藏

王爾德口中的美和純淨,在19世紀的世俗間是違法的,但他為此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最終他入獄兩年,出獄後更是隱姓埋名,隨後因病過世。

王爾德的文字在當時非常「離經叛道」,就是唯美主義對於傳統的反動,唯美主義(Aestheticism)還有什麼其他的實際應用呢?唯美主義和新藝術運動一樣,都作為對工業革命、實用主義和過度道德化文學的對抗,滲透到文學藝術和建築家具各個層面,家具的特徵常結合功能和裝飾性,使用精美木料鑲嵌細節工藝。

一圖看懂

「紳士盒 Vanity Box(虛華的盒子)」是一種在 19 世紀上流社會中常見的隨身物品,象徵著主人的品味和地位,精緻的盒子裡可以收納他的隨身保養用品和工具,以及一些私人的貴重物品,供旅行時取用。(圖/舊妮老物 提供)

分享本圖

我思考了許久,和王爾德最靠近的收藏應該是「紳士盒 Vanity Box(虛華的盒子)」,是一種在 19 世紀上流社會中常見的隨身物品,象徵著主人的品味和地位,精緻的盒子裡可以收納他的隨身保養用品和工具,以及一些私人的貴重物品,供旅行時取用;盒子常以高級木料製成,多有黃銅及其他木料材質鑲嵌,裡面有鏡子,讓隨時隨地欣賞自己的外表,各式手工玻璃瓶罐,蓋上銀製或鍍銀製的雕花蓋子,有時還有主人的花式名字縮寫雕刻於上,讓人可以保持儀表精緻。

將美麗奉為圭臬的王爾德,生命中一定有一座虛華吧!但我們可以在他身上看見,內在和外在的美好可以同時存在,浮誇和智慧不盡然相斥。

不過.......

這位帶給我們許多故事和反思的偉大作家,真實直面自己的內心,即便抵抗全世界也要捍衛自己的真心,既使世界於他而言殘酷暴虐,他還是破瓦殘垣中長出一個個好心的快樂王子。

他被定調在唯美主義裡,他畢生也活出了唯美主義。

這種初心,真的很美。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ACPV ARCHITECTS)

建築 不只是城市中的風景而已|與國際建築大師關於建築、城市與生活風格的一段對話

關於城市輪廓,建築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它不但必須解決場所議題,更要帶動生活的想像與期待。這一次趁著義大利國寶建築師 Antonio Citterio 領軍的...

(圖/Bushmills)

愛爾蘭與台灣最近的距離|與 Bushmills 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的生活風格對話

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

藝術拍賣官游文玫

「幫拍品找到心愛的主人,就是我的意義」|拍賣場的指揮家:藝術拍賣官游文玫的人生故事

拍賣官,在你印象中是怎樣呢?許多電影裡,他們穿著正式服裝,站在台上,現場來賓爭著競價,而拍賣官揮著手,帥氣落槌。然而,這種畫面是真實存在嗎?究竟「拍賣官」...

(圖/舊妮老物 提供)

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放血=治病?你不知道的中古醫療觀

放血療法裡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這麼陌生,依我膚淺的理解,中醫會在傷處扎一個小洞,將少量淤血放出,達到氣血循環的效果,但你知道嗎?在歐洲,放血療法(...

(圖/坂本龍一 fb)

跨界實驗室│關於電影 》音樂大師的「配樂進化史」:坂本龍一的五部傑作,創造永恆影史經典

當悠揚琴音在銀幕前後流轉縈繞,正在觀賞電影的你,無論是感動的熱淚盈眶,或是悲傷的悵然若失,問及心中會浮現哪一號人物,答案仍舊會是——坂本龍一。...

(圖/Audemars Piguet 官網/HUBLOT 官網)

跨界實驗室│關於腕錶 》從工藝結晶到藝術家的專屬畫布,當代腕錶的「藝術性」從何而來?

在過去,當腕錶與藝術扯上關係,通常都直指著琺瑯、金雕、鏤空等傳承以久的製錶工藝,可到現今,我們統稱的「藝術腕錶」範疇,聯想到的除了上述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