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你不知道的凡爾賽宮絕代艷后——瑪麗・安東尼亞

(圖/wikipedia)

給你三秒鐘講出一個從皇宮走上斷頭台的皇后:三、二、一,猜到了嗎?她就是凡爾賽拜金女:瑪麗・安東尼亞 Marie-Antoinette 。

關於她的故事一直都被大家津津樂道,我們來看看電影《凡爾賽拜金女》裡的視角,瑪麗皇后滿身豪服,她把洛可可風格穿在身上,奢華至極又夜夜笙歌,但沒有幾年時間,在法國成功推翻了君主制,她因叛國罪入獄,尊貴的她最後只穿著襯衣批頭散髮地上了斷頭台,成為法國最後一個皇后。

奧地利公主進入凡爾賽的奢華

瑪麗皇后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霍夫堡,「抬頭」非常長,她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第十五個小孩,也就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族暨神聖羅馬帝國的小公主: 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 von Habsburg-Lothringen(瑪麗亞·安東妮亞·約瑟法·約翰娜·馮·哈布斯堡-洛林)。一出生就是奧地利女大公的她,身分用「尊貴」都不足以形容,但奧地利和法國爭戰多年,為了解決和法國的政治衝突,才 14 歲的瑪麗就被嫁去法國聯姻,離開出生的維也納霍夫堡,被迫拋下奧地利的一切來到異鄉法國,從萬人之上的公主變成一個政治籌碼。

一圖看懂

瑪麗皇后 1769-1770 肖像(圖/wikipedia)

分享本圖

據說入宮後,她的奧地利傳統服飾被一一扒去,換成法式衣著,而且連同行的陪伴寵物也被沒收。一無所有的她,經歷了極大的文化衝擊,除了語言不通外,宮廷裡的繁文縟節也讓她備感壓力,當一言一行都被嚴密監視著(畢竟她現在等於是敵國人質),加上各種陰謀算計,也使她在宮中無法信任任何人,想到這裡,是蠻替她鼻酸的, 14 歲的我們都還在為臉頰上的痘痘大驚小怪,人家已經背負著和親的重責大任了。

時尚標竿和奢華 Party

倍感孤單的她生存下去的方式就是什麼都不管,終日埋首在舞會和打扮上。她的派對絕對是最揮霍的,她的打扮絕對是最頂規的,瑪麗皇后雖然每年治裝費有約 18 萬法郎,但她的花費常達到 30 萬法郎以上,換算成現在新台幣的價值大約是兩億台幣,「極其豪奢」這四字放在她身上,其實並不誇張。她深愛高聳的假髮和最新潮前衛的衣服,珠寶鑽石那肯定也是滿滿當當,宮廷裡的人們爭相模仿,甚至其他國家的歐洲貴族們都要排隊訂製和皇后一樣的單品,那個帶貨能力絕對輾壓任何一線明星或各大網紅吧! 

再說到奢華的舞會和宴會。瑪麗皇后僅一場活動的花費可能高達 10 萬法郎,相當於現在的 4,000 多萬台幣,除此之外,她還為了刻意模仿鄉村生活建造了特里亞農小村,這個小村的維護費和派對開銷亦達數十萬法郎。你問我有那麼大的凡爾賽宮不夠,要農村幹嘛?我想可能宮廷太奢華看久會膩,皇后也要偶爾採採花種種草,修生養性之類的,不然畫師哪有這麼多場景可以讓貴族們擺拍?以上總總再加上其他的雜支,瑪麗皇后每年花費可能高達五億台幣以上。

赤字夫人和鑽石項鍊事件

當時法國的經濟非常不好,多年征戰導致民生潦倒,加上天災不斷,多數人處於飢荒,對她的奢華生活當然讓人們極為不滿,稱她為「赤字夫人」,認為她的開銷是法國財政困難的根源。

有傳聞說瑪麗皇后對於鬧饑荒的的回應是:「讓他們吃布莉歐(就是蛋糕)吧!」這不就是法國版的「何不食肉糜」嗎?但,其實這不是瑪麗皇后說的。最早可以看到的紀錄,是盧梭在書中寫到,有「一位公主」講出類似的話,為的是點開人們對平等的概念,但這本書的出版時間是 1760 年左右,那時的瑪麗還只是一個住在奧地利小女孩,這句話怎麼會是她說的呢?

一圖看懂

(圖/wikipedia)

分享本圖

抹黑她的,還有另外一件事情——「龐巴度夫人的鑽石項鍊事件」,劇情相當狗血:一對騙子知道某主教希望得到瑪麗皇后的青睞,以方便自己向「上」溝通——和皇帝及王朝打好關係。這對騙子就假冒皇后的名義跟主教說:「瑪麗皇后想要一條龐巴度夫人一樣的鴿子蛋鑽石項鍊,但你知道,皇后不方便出面,您先幫忙買下來吧!」

主教聽信後,就賒帳先把項鍊弄到手,交給騙子們,結果騙子在項鍊到手後直接拆賣轉售,讓主教則進了監獄,罪名是詐欺。他大喊「冤枉啊,這是瑪麗皇后要買的!」小道消息立刻在民間流傳,瑪麗皇后踐踏餓死的人民身上,只為了一條她的鑽石項鍊,「那個揮霍無度的該死奧地利哈布斯堡貴族,濫用國家資本害我們快餓死。」這樣的憎恨和嫌惡,在此到達了極點,但同樣的,瑪麗皇后從頭到尾,都不知情。

當然,你可以說這些浮誇的事件都只是革命時必要的以訛傳訛,好讓被剝削的不平等感升高,革命之火才會越來越旺。

法國大革命和命喪斷頭檯

法國大革命持續延燒,王室權利被架空,超過兩萬名貴族被砍頭,國家氛圍相當嚴峻恐怖,在人民看來,瑪麗皇后無度的豪奢和原生的皇族血統,和水深火熱的平民相比有著極大的不公不義,為什麼我們日日飢餓勞苦,你們貴族卻踩在我們的苦難上日日揮霍?

最終,瑪麗皇后經歷了三年的囚禁審判,什麼叛國罪、陰謀策劃及濫用國家資金等等都加在她頭上。行刑當天,她和屍體們一起被遊街示眾,遭人民謾罵,扔垃圾、吐口水,她就是萬惡之惡,是讓國家厄運連年的奧地利妖婦,和強取奪得民生資源的女魔頭。

一圖看懂

瑪麗皇后肖像與行刑前繪畫(圖/Josefina Huang 提供)

分享本圖

我們從法國畫家的一張速寫裡可以看見她在被砍頭時的側面,沒有了濃妝,華麗假髮和珠光寶氣的服裝,只頂著一頭參差不齊的亂髮,身著簡陋的麻布衣,手還被綁在刑行椅後方,表情嚴肅哀傷,這和她精美的肖像畫形成極大的衝突和對比。

38 歲的她香消玉殞,據說她還因為不小心踩到劊子手而道歉,但在法國大革命時激昂揮揚著旗幟下,萬惡不赦的皇親貴族都必須以死謝罪,這就是時代洪流的悲催。

然後呢?

法國之所以革命,和連年飢荒還有稅收不合理有關,再加上法國財政一直都不慎樂觀:從路易十四大好喜功興建凡爾賽宮、路易十五連年征戰國庫連連虧損,一直到了路易十六接手時,國庫早已赤字連連幾乎破洞,瑪麗再怎麼揮霍也只是一塊小蛋糕,簡單瞭解了她的一生,你會用什麼眼光來看這個末代皇后?

一圖看懂

(圖/舊妮老物 提供)

分享本圖

我個人是相當喜歡這個歷史人物的,即便爭議不斷,都是歷史浪潮拍打下的不幸,我是心疼她的。由於個人對她時尚和藝術品味的崇拜,我也有收藏和她相關物件:1788 年肖像懷錶,錶殼採用皇家藍的顏色,再加上法國著名打磨工藝「guilloche」作為背景,微型手繪的瑪麗皇后肖像還有立體度,且顏色過度細膩栩栩如生,對照她晚期宮廷畫像相似度極高,而我在查找資料時,才發現在當年皇室人員肖像畫在錶上的可能是:一種地位象徵,顯示了擁有者和王室的親密並獲得青睐,此類人一定位高權重 ; 再者,可能為皇室贈送給貴賓或親信的禮物,以表示敬意和信任。

一圖看懂

(圖/舊妮老物 提供)

分享本圖

這只懷錶機芯也是相當特別稀有:大型五臂天平擺輪是日內瓦知名的製錶師在 1786 年發明了這種五臂大型擺輪,每一次擺動是一秒鐘,這個機芯當年很受中國市場的歡迎,即便到了今日都非常罕見。

擁有這個收藏,我就可以把一幅巨型的畫作握在掌心,把瑪麗安安穩穩地放進口袋,暫別歷史的紛亂。

我看見的法國末代皇后,你看見了嗎?

一圖看懂

(圖/舊妮老物 提供)

分享本圖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AirVision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它,不是未來,而是延伸未來視角的起點:ASUS AirVision M1 智慧眼鏡評測報告

當大多數科技品牌都還在為「未來眼鏡」打造願景時,ASUS 選擇了一條「不華麗」、卻在目前技術觀點上,找到屬於自身戰力得以發揮的最佳路線...

(圖/KKday 提供)

自由行成趨勢?2025年自助套裝行程,這樣玩:從泰國體驗泰奶製作,到越南高奢郵輪兩日遊

近年來,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與國旅價格高漲,大家開始出國遊玩,以及嘗試自由行行程,泰國、日本、韓國、越南、香港,皆是熱門旅遊地。趁著下半年即將到來的中秋、...

(圖/PEXELS)

重返哈瓦那:當古巴的雞尾酒魂遇上香港的城市節奏,復刻黃金時代的魅力

在加勒比海的熱風中,古巴這座島嶼不只醞釀出了音樂、革命與文學,更在酒杯裡注入了一段段活生生的歷史。古巴雞尾酒文化並非單純的飲食娛樂,而是一種深刻的文化表徵,...

(圖/DAMIANI 提供)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的 2025 米蘭設計週,亮點一次看!一次感受打開傳統 x 現代藝術的交叉對話

談到米蘭,大家先想到的是,時尚之都、時裝週、米蘭大教堂、義大利麵、gelato,但你知道在每年的四月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米蘭設計週嗎?在那個星期裡,...

(圖/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提供)

春季必吃時令菜色,頂級「白蘆筍料理」五大推薦餐廳|從中式到歐式,以白蘆筍寫下新春魅力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春天也悄然而至,這幾天氣溫逐漸飆升,甚至還到30幾度,但好天氣不長,即將進入梅雨季節,下星期又開始降雨了,在這多變的天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