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你不知道的童話故事|與你聊聊,關於格林童話中的「女性凝視」

格林童話2

 沒有一個孩子的童年是沒有故事的吧?在童話的滋潤裡,我們長得特別幸福甜蜜。童話通常是以幻想和魔法來規範道德,特別是對孩童認知的形塑,幫助孩子理解善惡、美醜、對錯等,也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並提供他們「想像的朋友」達到安全依附的安撫作用。

但,今天要分享的「格林童話」就是要挑釁你的記憶。不談教化,而是要從女性角度出發,重新閱讀「格林童話」帶給你的深層暗示。

先說一下:格林兄弟的時代背景

格林兄弟出生在19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雖說是帝國,但事實上比較像邦聯,跟英法兩國王權集中的政治體質完全不一樣。王爵統治的領土稱為王國,公爵統治的領土稱為公國,還有侯國、伯國、親王國等等,每個國都有自己的統治者和法律,就有一堆國王、王后、王子和公主。

在神聖羅馬帝國瓦解後,政治體質更是一盤散沙,各地語言、文化、法令各異,但他們想成為一個國家,在歐陸才有聲量,而分別是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的格林兄弟,就把文化整合與民族身份建構,當成是自己的使命。

一圖看懂

我們眼中的童話,可能都是因為時代演進所「演化」而成的,跟當時時代所想陳述的意義,有些不同。(圖片/pexels.com)

分享本圖

當時的邦聯狀態是每個國家可能都有方言,要能統一的前提是至少「讓我們講一樣的話」,所以他們走訪各地,收集地方的故事和人文歷史,再用德文將這些故事集結成冊,這樣大家才有一樣的民族記憶和歷史共鳴。然而,這些故事早已歷經重組、刪改與潤飾,所以你以為你知道的童話,其實可能並不是原本的樣子,我們接下來拿幾個大家已熟知的童話故事,來做一下屬於這些童話的深入探討。

 

白雪公主:女性的容貌焦慮

我們知道的白雪公主故事,是這樣子的:她的親生母親在懷孕的時候被針刺到,就許願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擁有烏溜溜的髮絲,鮮血一樣的紅唇和雪白的肌膚,這是當時審美的最「極端」高點;然後,她就過世了。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後來的「皇后」就是這個白雪公主的後母,因為開始虐待她,而有了後面獵人、小矮人與王子的故事。

但是,事實上在格林兄弟的初稿中,這位母后並沒有死去,而是慢慢變老了,而她,拿魔鏡來確認自己的顏值是否「一切如新」。這位母親一邊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皮囊鬆垮,一邊看著女兒如花似玉地長大,為了自己在宮中的地位,她將還是幼兒就傾國傾城的女兒送往森林,找了很多方法想殺死她……等等,那是她親媽耶?但不用懷疑,這是原始的故事。會這樣發展的原因,第一,在古時候的歐洲宮廷,母親跟自己的孩子並沒有現代這麼親密,第二,殺人這件事在當時,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一圖看懂

格林童話內頁。(圖片/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故事接下來,就是我們熟悉的——獵人沒有殺死白雪,小矮人也對她很好,但皇后變身成的巫婆和毒蘋果事件讓她還是美麗地往生了,住進了一個在森林裡的莫名透明棺材裡。然後,一位騎著馬四處遊蕩的王子, aka 邦聯某國家中沒有繼承權、又遊手好閒,且全職把妹的帥勾,他風度翩翩駕著白馬,就這樣遇見了她,一個華麗的下馬轉身就親吻了公主……的屍體,然後公主就醒了。他們原地結婚,王后跑來婚宴上亂,王子命令她穿上炙熱的鐵鞋叫她跳舞,在婚宴上就直接死了。

現在,你還覺得溫馨嗎?我有蠻多自問自答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實這個故事,表面是善與惡的對決,實則是年輕與衰老、被愛與被捨的女性角色對撞。

首先:為什麼王后要逼死公主?可能是因為古歐洲人對於老女人的妖魔化造成。當時的男人們認為在執行完生殖之後的女人就不再有價值,被取代或被丟棄甚至殺害的可能都很高,所以日漸蒼老又不再有生育功能的王后,會因為害怕嫉妒恨,讓這位母親開始試圖剷除競爭者——即便她是自己的女兒,只要對方更年輕、更美,正如父權社會裡女性互鬥的殘酷投射,所以「自相殘殺」理所當然。但故事後來為了減少心理衝擊,將這個母親改成了後母,但本質其實並未改變。

第二:為何要被送去森林?除了「殺人滅口」比較方便之外,另外在德國的傳說中,總是將城市和森林分為兩個世界:城市是「神」的王國,備受祝福跟保護,而黑颼颼的森林,則是充滿「靈異奇幻」和「異世界」的空間,在那裡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喔!所以,說不定你現在走進黑森林轉個身,就可以變身~至於變成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第三:七個小矮人是侏儒嗎?我覺得他們比較可能是挖礦的童工。資料顯示,18 世紀時有大約 500 名童年礦工在那裡開採銀礦和銅礦,因為他們個子小,可以鑽進去很小的洞穴,而且他們跟公主年齡相仿,互相玩在一起似乎蠻合理的。但是要玩到什麼程度?很多書都有其他的有趣分析,大家可以自己再找來看。

第四:據說白雪公主是 18 世紀真實人物改編的角色,她叫瑪利亞・索菲亞,她的父親其實原本是商人,後入贅給某伯爵夫人,但因為地位相當不平等,所以商人就「傷人」了,他一走了之之後,跑去別的地方到處「播種」,失婚的媽媽只能把氣出在孩子身上。所以,或者她甚至後悔生下了女兒,於是索性把這個悲劇的殘留元素給毀滅?剛好這段線索可能也能回答整個故事沒有父親角色的問題。

第五:魔鏡會說話?鏡子是 15 世紀才發明的東東,人們終於可以直接看見自己長什麼樣子了。知道了自己的相貌,就會開始出現「我和你長得不一樣」的認知,在這裡人從群體社群分離出「自我」。王后和魔鏡的對話或許是和自己的對話,她一直要透過照鏡子這種自戀同時自卑的行為,來看見自己的價值。

第六:白馬王子好帥帥?我必須跟有白馬王子情節的孩子們說聲抱歉,因為他不是要來救公主,而是想直接把權力和國度「整碗捧走」的。你以為「帥氣王子」,其實大多數是流放在森林的僱傭兵,或者閒閒沒事做又沒有繼承權的阿魯,他的目標就是白雪這種妹子,利用婚姻來併吞白雪的王國。既然他連中毒的公主都敢親,或許娶屍體,應該也願意吧!因為,他一旦跟白雪結了婚,沒有老公的母后就必須交出領地。最後王子讓王后穿上的鐵鞋,其實是有文獻紀錄的(不管是不是這個 case ),所以這裡面沒有愛情,就是個交易。

這樣看來,這段乍看浪漫的劇情,實則極具侵入性:一位死亡中的少女,竟被陌生男子吻醒並娶走。這段情節真正展示的不是愛情,而是對女性主體性的掠奪與物化;更諷刺的是,王子娶白雪後處決了她的母后,讓她穿上炙熱的鐵鞋跳舞致死,象徵著對老女人的殘忍懲罰。

好啦!孩子們不要驚訝,這就是個故事。

 

青蛙王子:馴化女孩的道德教條

講完了公主,我們來聊王子。但他是一隻青蛙,那就是全世界最會說話的兩棲類生物,青蛙王子。

Again,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受寵又任性的公主,她最喜歡的玩具是一個金球。有一天公主帶著金球帶到樹林裡玩耍,一個不小心,金球掉就進了樹林中的井裡;公主好傷心,梨花帶雨中看見一隻青蛙跟她說:「我可以幫妳把金球拿出來,但我有一個條件。」公主回應說所有的財富都可以給這隻莫名可以說話的青蛙。但沒想到蛙蛙不屑財寶,他只想跟公主一起入宮,跟公主同進同出、同桌吃飯、同床共枕。

 

一圖看懂

格林圖畫內頁。(圖片/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呃……我說青蛙啊,你有點超過喔!但,為了拿回金球小公主想「先答應」,其他以後再說,而青蛙真的幫她拿到金球後,公主就頭也不回的跑回王宮,完全不理會與青蛙的呼喚和約定。青蛙當然不爽,就來跟國王告狀,國王命令公主必須實現她的諾言;小公主勉強與青蛙一起吃飯,然後他們要一起睡覺,這時候公主森七七把青蛙扔向牆,更罵他:你這隻噁心的傢伙!哪知道青蛙在重傷後,變成一位英俊的王子。原來,王子是受到詛咒才變青蛙的,王子受傷詛咒解除,當然,從青蛙變王子,誰看了都會覺得帥吧!兩人就順間陷入戀愛,順理成章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比前面的故事更扯了吧!但故事背後的暗喻(一定有暗喻吧?),又是什麼呢?

來,先上一下生物學。青蛙的生長有三個發展階段:卵à蝌蚪à兩棲動物,這象徵了基督宗教中的「復活」與「三位一體」,因此這個故事其實也可以說是與基督教化完美融合後的「病毒傳播」,所以國王才會一直希望女兒「遵守諾言」,因為這等同於遵守「基督教」的教規;而且,以前女性的角色就是生育,青蛙的「多產」也默默暗示著這個職責。

不過,你現在如果腦中有出現公主親青蛙讓他變王子的畫面,其實你是被迪士尼的版本催眠了,因為原始版本裡的摔青蛙行為,其實是種女性「拒絕被迫履行承諾」的暴力反應,某種程度上是表達女主角的自主意識與反抗,然而這個「反抗」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解除詛咒),反而完成了父權期待的「馴化過程」,從不聽話的女孩成為合格的婚配對象。呵呵!有趣吧!

 

下一個結論:一起勇敢吧!

我非常迷戀舊書的氣味和手感,仿佛翻開來,就有魔法,所以很久以前我就已經將格林童話Kinder- und Hausmärchen(直譯:兒童與家庭童話集)納入收藏裡,這個以德文書寫、書中還有版畫的小讀物,裡面的故事經過漫長的流傳與改寫,反映了過去社會對人類價值與行為的規訓;剖開來看,似乎有很多可以探討的有趣觀點——從白雪公主到青蛙王子,童話不只是教小孩「做乖孩子」,更是在告訴女孩們應該如何存在、如何被愛、如何衝撞不合理的社會規範,還有更重要的:如何愛自己。

我們用女性凝視的角度重新審視,可以看見更多傳統框架外的自由。一起勇敢吧!女孩們!

 

一圖看懂

格林童話封面。(圖片/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