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如何說故事?|從感官設計到文化詮釋 談談 Contextual Design 與當代空間美學

Design1

在全球設計風格日益多元的今日,我們如何看待「空間」?當極簡與複合材質、復古與當代語彙不再構成清晰對立,設計界轉而關注一個更深層的問題:設計,如何與一個地方的文化、記憶、氣候與日常產生關係?

在全球設計語境中,「敘事性」與「感官設計」已不再是邊緣補述,而是設計決策的核心要素。設計不僅是視覺語言的構築,更是情感與文化的翻譯。空間如果缺乏敘事,便容易淪為單薄的風格演示。而真正引人入勝的空間,往往潛藏著細膩鋪陳的情緒曲線與文化脈絡。

這正是Contextual Design的時代語境。

Contextual Design,不僅是一種設計方法,更是一種價值觀。它強調設計與場域的關係性:地景、文化、歷史、光線與氣候,皆成為構築空間語言的素材。設計師不再只是創造「可移植的美學物件」,而是轉譯地方語言、建立感官敘事的編劇者。

一場「語境設計」的回歸運動

過去十年,極簡主義與北歐風在全球橫掃一切,它們的成功源自清晰的風格語彙:白牆、木質、留白與理性秩序。但這股浪潮逐漸遇上疲態。人們開始渴望「有情緒」的空間,渴望與地方產生連結的設計。
也ㄙ因此,Contextual Design 再度被提上設計核心。

一圖看懂

近年,人們開始渴望「有情緒」的空間,渴望與地方產生連結的設計,「Contextual Design 脈絡設計」應運而生,它回到設計的根本:回應「它發生在什麼地方、對誰、為何存在」,主打與文化、生活連結的情感與態度。圖為重慶麗晶酒店陶瓷屋瓦藝術裝置牆。(圖/StudioSTAY永續設計提供)

分享本圖

當代全球設計界逐漸從形式主義的極簡風潮中抽離,轉而走向更具文化厚度與在地回應性的思維,「Contextual Design 脈絡設計」因此成為近年最受矚目的趨勢之一。這不僅是一種風格或技法,更是一種觀念上的轉變:設計不再僅追求視覺衝擊或一致性品牌語言,而是回到設計的根本:回應「它發生在什麼地方、對誰、為何存在」。

不只是建築界的Alvaro Siza、Peter Zumthor長期倡議的「建築與場所精神」(Genius Loci)受到關注,室內設計也開始向地方與文化汲取語彙。設計不再追求「一致性」與「品牌感」,而是場域的共感力與文化的在地演繹。

Contextual Design 的核心在於尊重場域與時間軸,強調空間與其所處的文化、歷史、氣候、社會習慣等多層次關係。無論 Peter Zumthor 的詩性建築語彙,或是 Tsao & McKown對東方文化的再詮釋,都體現了這種「讓建築與空間說出其所屬之地故事」的思維方式。

這種設計觀的發展,與當前世界對「文化多樣性」與「地方性回歸」的重視密切相關。在一切快速同質化的年代,Contextual Design 的價值不只是美學上的差異化,更是一種文化回應與生活哲學的實踐。它讓設計成為一種與土地、記憶、社會產生關係的行為,也成為國際高端建築與空間設計中的深層競技場。

一圖看懂

Contextual Design 讓設計成為一種與土地、記憶、社會產生關係的行為,也成為國際高端建築與空間設計中的深層競技場。圖為DoubleTree by Hilton Taipei Lobby 。(圖/StudioSTAY永續設計提供)

分享本圖

因此,我們可以說 Contextual Design 並不是短暫的風格流行,而更像是一場長期的觀念革命。它提醒我們:在設計中重回人的感知與土地的脈動,是未來設計真正應走的方向。

趨勢一:空間成為敘事場景

一個「有故事的空間」,不再只是視覺的堆疊,而是時間、路徑與情緒的設計排布。

挪威設計事務所 Snøhetta 近年在挪威海岸建造的「Under」海底餐廳,不只是形式奇觀,而是從材料、光線、濕度、進入動線開始,構築出一種接近海洋語境的「故事」。使用者彷彿潛入海下,不只是用眼觀看,而是用皮膚與空氣感知空間的變化。

同樣的策略也出現在亞洲。 Eric W. Tsay 蔡文卿在中國與東南亞的作品中,不斷挖掘地方文化元素與空間構成,設計出「有敘事段落」的橋段式場景空間。他以現代人的觀點及工藝技術來詮釋在地文化,成就屬於設個時代的設計語言,正是Contextual Design的現代詮釋。

趨勢二:感官設計的轉向

Contextual Design 並不僅僅是理性的歷史回應,它同時也非常「感性」。這正是另一個重要趨勢:Emotional Design 的進化版。

情緒,不再只是配色心理學的應用,而是一場感官總動員:材質的肌理、氣味的記憶、光線的層次、聲音的折射、甚至空氣的濕度與熱感。

室內設計變成一種「總體經驗設計」(Total Experience Design),這在奢華酒店、藝文空間與住宅設計上尤為明顯。設計師開始使用越來越多「不可複製」的材質、在地工藝與隱喻符號,創造出更難以歸類、卻深具記憶性的空間體驗。

 

Contextual Design 的在地實踐:富國島麗晶酒店

富國島麗晶酒店(Regent Phu Quoc, Vietnam)坐落於越南西南端的白金沙灘上,這是洲際酒店集團(IHG)在東南亞啟動麗晶品牌的首家奢華度假村,同時也是設計師蔡文卿再度與麗晶合作,繼重慶麗晶之後,於東南亞文化脈絡下的一次詩性演繹。

一圖看懂

富國島麗晶酒店(Regent Phu Quoc, Vietnam)戶外公共泳池。(圖/StudioSTAY提供)

分享本圖

整體設計圍繞著富國島原始的文化記憶與地理環境展開,蔡文卿將 Contextual Design 概念深化為一場藝術與地域交織的抒情敘事。設計靈感汲取自當地的漁村文化、沉船傳說與自然景觀,藝術語彙包括漁網、船木、海底文物的轉化意象,體現了對土地的尊重與文化重構的野心。

在視覺與材質語言上,室內以湛藍與碧綠色系為主調,結合鐵繡肌理與銅質細節,呼應海洋與沉船的象徵意涵,並與由Blink操刀的主體室內設計的寧靜風格形成柔和過渡。藝術裝置系列則分為三大主題:海洋與漁、植物與在地建築,體現出「看似無章,實則有序」的東方自然觀。

一圖看懂

 富國島麗晶酒店大堂接待台漁網意象藝術背景牆。(圖/StudioSTAY提供)

分享本圖

這不是一場風格秀,也不僅是文化的借用,而是一種脈絡深植的空間書寫。從酒店別墅、客房到公共區域,每一個細節皆是對越南地景與文化的一次深層對話,讓設計成為一場身體與情感共同參與的在地敘事。這正是 Contextual Design 在當代奢華空間中的深度體現。

設計,如何成為文化的感官翻譯者?Contextual Design 的核心不是風格,而是態度。這股潮流提醒我們:設計不是將文化置於空間中,而是讓文化以感官方式「被經驗」。在富國島麗晶的案例中,我們看見了這種態度的具體呈現:空間設計成為「文化的翻譯者」,用光線、肌理與空氣語言說故事。

一圖看懂

 富國島麗晶酒店Villa金色海洋漁網藝術裝置。(圖/StudioSTAY提供)

分享本圖

這與近期專注於 Contextual Design 設計師的語境方法異曲同工——不是在說一種風格,而是在構築一種對話關係,讓空間與土地、文化、時間、氣候對話。

設計的下一步,不是更快,而是更深

在全球極速建設、快速複製的時代,「Contextual Design」不僅是一種趨勢,更是一種對未來的設計倫理提醒。空間的價值,不再只是坪效與造價,而是:它與這塊土地說了什麼?它留下了怎樣的記憶?它與人產生了什麼關係?

富國島麗晶酒店並非只是個案的美學實踐,它所體現的其實是當代設計思潮對於「在地性」、「文化敘事」與「感官經驗」的全面回應。在全球高端酒店設計逐漸擺脫制式奢華語彙的此刻,Contextual Design 提供了一種更加精緻且深刻的設計觀——不追求驚艷視覺,而是在文化、地景與身體經驗之間,建構共鳴。

從富國島麗晶出發,未來的空間設計勢必更加強調與環境、人文、歷史的互動關係。Contextual Design 不僅是一種手法,更是一種態度:尊重場域,理解語境,並轉化為富有敘事與情感的空間語言。這使得設計師不再只是風格操作者,更成為文化詮釋者與感官導演。

隨著全球設計界愈加重視永續性、多樣性與在地文化的深度表現,Contextual Design 也將成為未來空間設計不可忽視的核心趨勢之一。而如富國島麗晶般的成功實踐,也將為亞洲設計走向國際提供深具啟發的範例。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謝文(圖/嘉林餐旅集團提供)

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當料理是一種修行:謝文師傅留給我們的火候、哲學與溫度

這是一篇屬於「懷念」的文章。謝文的一生,是半世紀的料理修行。從香港福臨門到台北文華東方雅閣中餐廳,再到捌伍添第與貳零捌公館,他始終相信料理要「真」與「純...

俞1

一步之遙的綠夾克夢:從練習場走上 PGA 巔峰,俞俊安改寫台灣高壇的下一頁

從中壢的小小練習場,到世界最嚴苛的 PGA 巡迴賽舞台,俞俊安用執念與冷靜闖出冠軍之路。差一桿的遺憾、數據與策略的養成,...

1

從自然汲取靈感,為夢想鍍上光芒:Jean Schlumberger 的異想與自然語彙,如何成為 Tiffany 百年靈魂

「對我而言,珠寶藝術首要是一種表達的方式,在時尚的慣常框架以外,表現另一種可能:純粹與持久的美態。」 —Jean Schlumberger...

新版旺卡,會跳踢踏舞?百老匯《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開賣:3D視覺特效 x 魔術幻象,開啟奇幻旅程

還記得孩童時期,看完《巧克力冒險工廠》電影,總會幻想自己住在一座巧克力蓋的世界中,不論是椅子、桌子、電視,都是由巧克力製成,隨手一沾,...

(圖/貝克傢俱 提供)

用設計找到回家的歸屬感:四大療癒設計,從靜謐書房到與自然融合的戶外陽台,勾勒溫馨家園

下班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抬頭看著路燈照著黑夜,思考著一整天發生的事,轉眼間,來到家樓下,打開房門,家中獨有的清香迎面而來,深吸一口後,心情瞬間平緩,...

1

熱愛與真誠的力量|屬於于長君的燦爛星光:緩慢前行,也能很亮眼!

「我不敢說我有多成功,但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于長君說道。 每次給別人祝福的時候,我都會說:希望你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