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宿六是全球少見入選《米其林指南》必比登的飯糰專門店,第三代主理人三浦洋介,從古典長笛家轉為飯糰職人,將音樂的節奏化為手捏的呼吸與米飯的溫度,這一次,他跟我們分享飯糰的時間哲學,談傳統、節奏與職人之間的詩意日常。
在東京淺草的一條老巷裡,有一家名為 おにぎり浅草 宿六(Onigiri Asakusa Yadoroku)的小店。它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飯糰專門店之一,創立於1954年,如今由第三代主理人三浦洋介掌舵。這家店之所以被世界看見,不只是因為歷史,而是因為它成為全球少見入選《米其林指南》 Bib Gourmand(必比登)的飯糰店。
米其林指南對宿六的評語極為簡潔:「三代家族經營,現場即捏。配料從鮭魚、梅子到酒粕醃鯡魚卵與甘醬煮小蝦,在玻璃櫃裡一字排開,構成日常料理的美麗秩序。」這段文字不僅描述了職人的日常,也說明了宿六的精神——把最平凡的事物做到極致。
三浦洋介笑說:「我覺得米其林看見的不是什麼祕訣,而是那個『每天都在重複、卻從未馬虎』的狀態。飯糰這麼普通,但要每天都好吃,那是時間的功夫。」

(圖/虎牌 提供)
分享本圖從長笛到米飯:節奏的轉換
在成為飯糰職人之前,三浦洋介是一名古典音樂家。他主修長笛,曾在交響團演奏,生活在節拍與氣息之間。三十歲那年,他回到家中,從音樂廳走進不到十個座位的小店:「我沒有改行,只是換了一種樂器。以前用氣息演奏,現在用手。聲音變成米粒,旋律變成飯糰。」
對他來說,音樂與飯糰的共通點是節奏與控制,「吹笛要控制氣息,捏飯糰要控制溫度和壓力。那份專注的狀態,其實是一樣的。」他用「呼吸」形容這兩件事:「音樂的呼吸是節拍之間的空隙,飯糰的呼吸是手與米之間的溫差。那是讓作品活起來的瞬間。」
古典音樂延續了幾百年的傳統,飯糰的技藝則從祖母的手心流傳至今:「兩者都需要對傳統的理解與當下的感受。不是在模仿,而是在傾聽。」
手的呼吸與飯糰的節奏
三浦洋介每天重複同樣的動作,卻從不捏出完全相同的飯糰:「就像演奏同一首曲子,氣候、手的溫度、心情不同,音色也不同。飯糰也是這樣,永遠不會有兩顆相同的。」他笑說自己捏飯糰的動作有節奏:「三次捏壓,不多也不少。太多會太硬,太少會太鬆。」每顆米粒像音符,鹽與海苔是和弦,手的溫度決定了整首曲子的音色:「我每天都在練習。」
一場為台灣寫的樂章

(圖/虎牌 提供)
分享本圖2025 年秋天,三浦洋介首度來到台灣,與 虎牌(Tiger Corporation) 合作,舉辦以「溫度與節奏」為題的料理示範。他現場以虎牌電鍋煮飯,分享時間與米之間的關係,「好吃的飯來自節奏:浸泡、冷藏、再加熱,每一段時間都在建構味道的層次。」為這次活動,他設計了兩款台灣限定口味:鱈魚美乃滋 × 芥末黑胡椒 與 A5和牛 × 甘辛煮汁。
「在日本,美乃滋飯糰裡不加芥末,但我知道台灣人喜歡那種清爽的嗆味,所以我藏了一點芥末,再加黑胡椒,讓甜美裡多了一個反轉。」他說。而和牛口味,就我看來則像一首雙樂章的作品——上層是炙燒的A5和牛,下層是以醬油、味醂、砂糖慢熬的「甘辛煮」:「先吃上面的原味,再吃下面的滷汁。」那是兩段旋律的對話,最後在口中合成一首曲子,當然,我這樣說或許有點浮誇,但吃起來,確實還是很有古典音樂的層次。
在東京的宿六店裡,最常光顧的外國客人是台灣人。三浦洋介說:「我的店有美國人、法國人,也有日本當地人,但最多的是台灣人。」他對台灣的印象,來自這份細膩的熱情:「台灣人對食物的理解非常細緻,不只是味道,而是情感。你們吃東西時會靜下來感覺,那和日本人有點不同,是一種更溫柔的氛圍。」
活動之後,我問他台灣料理的印象,他笑了:「我吃了月餅、吃了蛋糕,覺得台灣的甜點特別有記憶點,甜度很克制、香氣很溫和。還有滷肉飯,那是另一種米的表情。」他說完又笑:「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米的專家,但來到台灣之後才發現,米在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個性。」
屬於「宿六」的態度
「宿六」這個名字,在日文裡意指「閒著沒事的人」。據說當年爺爺懶得工作,奶奶為了養家開了這間飯糰店,三浦在這段軼事中下了一個註解:「也許我真的繼承了那個血統——有點閒、有點執著。」對他而言,飯糰是一種「無所事事的詩意」:沒有繁複的技巧,也沒有華麗的器皿,只有米、鹽、海苔與手的溫度,「那份單純,就是宿六存在的理由。」
(圖/虎牌 提供)
分享本圖他示範捏飯糰的動作時,手法穩定而輕柔。「長笛不用太多力氣,只要蓋住音孔就好;但做飯糰要有熱度,手的溫度會改變米的味道。」他最喜歡的瞬間,是飯糰剛離開手掌的那一刻:「那時候米還有熱氣,海苔才剛吸到水氣。那是飯糰最有生命力的時刻。」
三浦洋介的飯糰沒有華麗的創新,也沒有過度的裝飾。他相信傳統的價值不於複製,而在於理解。確實,古典音樂和飯糰一樣,都要在理解中創造:「我不追求改變,只追求讓人感覺到安心。」這份對日常的堅持,讓宿六在2019年被《米其林東京指南》選入Bib Gourmand,並一路留名至今。在這個講究速度與創新的時代,他以一顆飯糰的節奏提醒人們——時間的味道、手的溫度、日常的呼吸,都值得被傾聽。
「我沒有離開音樂,只是換了樂器。現在,我用雙手繼續演奏。」雖然他沒這麼說,這是我自顧自的註解,但確實,三浦洋介的飯糰,就是帶著這樣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