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Precent Style
  • 1% OPINION 封面人物
  • 1% TECH 明日科技
  • 1% GREEN 綠潮暗訪
  • 1% CLASSIC 匠心獨具
  • 最新文章
  • 人物
  • 國際要事
  • 精品
  • 文化
  • 設計
  • 食事
  • 新聞
  • 1% OPINION 封面人物
  • 1% TECH 明日科技
  • 1% GREEN 綠潮暗訪
  • 1% CLASSIC 匠心獨具
  • OPINION 封面人物
  • TECH 明日科技
  • GREEN 綠潮暗訪
  • CLASSIC 匠心獨具
  • CONTENTS文章
    • 最新文章 / LATEST
    • 人物 / PEOPLE
    • 國際要事 / AFFAIRS
    • 精品 / LUXURY
    • 文化 / CULTURE
    • 設計 / DESIGN
    • 食事 / DINING
    • 新聞 / NEWS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DESIGN
以新穎、前衛為定調的《新美誌》帶領民眾搶先走訪新美館園區,成為美術館的新朋友!(圖©平凡製作)
  • CLASSIC
  • DESIGN

揭開新北市的藝術新面貌!「平凡製作」設計《新美誌》引領你穿梭綠叢身後的新美館

就在今年(2023),正值春天時節的 4/15 日,新建於鶯歌大漢溪畔的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稱新美館)...

BY 林家睿
都市景點 平面設計 建築
台北當代藝博會
  • CLASSIC
  • NEWS

來場滋養身心的藝文饗宴:5/12-5/14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盛情迎接藝文同好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於台北南港展覽館隆重開幕,邀請讀者於 5 月 12 至 14 日親臨現場感受一場藝文饗宴。一圖看懂...

BY 謝依芷
DESIGN 展覽 當代藝術
瑪麗官
  • CLASSIC
  • DESIGN

從女帽商到搖擺世代的時尚領袖!Mary Quant 以「迷你裙」掀起 60 年代女裝革命

英國《Sunday Times》副主編,同時為知名女權作家的 Ernestine Marie Carter 於 20...

BY 周元曦
LUXURY Mary Quant
  • CLASSIC
  • NEWS

告別個人辦公桌!以「Work-Life Balance」為設計趨勢,Vitra 描繪全新未來辦公室樣貌

三年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遠距成為全新型態,過去制式的工作位置形式,還能因應未來多樣性的工作趨勢嗎?瑞士家具大廠...

BY 謝依芷
DESIGN Vitra 明日選品
Elena Paroucheva
  • GREEN
  • DESIGN

廢棄物化身美的產物:從 5 種角度一窺「抽象藝術」如何實踐永續思維

在瞬息多變的藝術界之中,很難預測 20 年後的藝術會是什麼形式,但許多藝術家已經開始放眼未來,融入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等新興科技於藝術之中,...

BY 周元曦
藝術 永續
  • CLASSIC
  • NEWS

以捏陶刻畫年齡四季!藝術家鄭依依「雲雲眾生」首展於台南藝術博覽會

藝術家鄭依依延續 2022 年個展「雨過天晴雲破處」的精彩新作,將在今年 3 月於台南藝術博覽會,異雲書屋展位展出。...

BY 謝依芷
DESIGN 捏陶 台南
  • CLASSIC
  • NEWS

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取自基因改造等科技靈感,打造似複製人的超世代「後人類」

持續三年之久的疫情,使我們漸漸深刻體會人類肉體的脆弱與不堪一擊,健康的身體成為人們的生存訴求,也進而出現了人類與科技結合,創造出「...

BY 謝依芷
DESIGN 超現實藝術家 台北市立美術館
  • CLASSIC
  • NEWS

羅芙奧 2023 線上拍賣「複的表達式」:以圖像的反覆增殖,演繹當代藝術的重複之美

為期十天的 2023 年羅芙奧線上拍賣專場 ALL IN:BID ONE 於 2 月份舉行,本次搜羅眾多熱門藝術家如山口歷、...

BY 謝依芷
DESIGN 拍賣 羅芙奧
專訪 2023 台灣燈會主視覺設計師陳青琳
  • CLASSIC
  • PEOPLE

專訪 2023 台灣燈會主視覺設計師陳青琳:呈現擬真與魔幻並存的視覺,「與人連結」的設計心法

設計師陳青琳在過去的主視覺、裝幀設計、音樂 MV 等作品中,憑藉自身的專業與經驗,透過不同媒材將個人敏銳的觀察與情感融入設計,...

BY 楊詠如
DESIGN 藝術 設計
透納獎得主
  • CLASSIC
  • DESIGN

「食物」如何承載對家鄉的思念?2022透納獎得主 Veronica Ryan 以藝術反思遷徙定義,尋找生命定位

能夠想像當「水果」成為裝置藝術嗎?位於倫敦 Hackney 地區的 Narrow Way Square 上,...

BY 周元曦
Veronica Ryan 透納獎
  • CLASSIC
  • DESIGN

活用Instagram漸層技巧,視覺化虛擬音樂!Jonathan Chapline 以藝術推倒數位與現實的界線

科技使表現藝術的媒介不再單一,結合多種技巧的新型藝術型態成為近年趨勢,而身為聲名漸高的美國當代藝術家喬納森.查普林(Jonathan...

BY 羅芙奧
CULTURE 羅芙奧 當代藝術
Chinese Floral Skull(NFT)__Jacky Tsai_浮生_重生
  • CLASSIC
  • DESIGN

波普藝術家Jacky Tsai續展「浮生-重生」展現平衡之美:交織繁花與骷髏,化為重生力量

旅英藝術家 Jacky Tsai (蔡贇驊)繼今年 10 月在位於內湖的藝術空間 TAO ART 為藝術愛好者們帶來八公尺巨幅畫作《...

BY 謝依芷
CULTURE TAO ART 波普藝術
「Japandi」北歐侘寂
  • CLASSIC
  • DESIGN

「Japandi」北歐侘寂:跨越八千公里的美學結合,以質樸簡單的設計演繹不完美之美

近年來 Japandi 風潮漸盛,解構「Japandi」不難發現它就是結合日式(Japanese style)和北歐風(...

BY 周元曦
japandi 侘寂 北歐風
12月展覽首圖
  • CLASSIC
  • DESIGN

【十二月展覽推薦】看藝術如何展現生命過程與情感縮影,在忙碌的年末時節找到平衡

年末將至,總特別有感於時間的流逝,不論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步伐是平緩、穩健抑或倉促,都轉眼就要與 2022 道別。許多人習慣在年末之時,...

BY 楊詠如
CULTURE 生物藝術 行為藝術
  • CLASSIC
  • DESIGN

【十二月精選片單】黑白電影如何展現色彩美感?5部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電影

鮮豔但又異常和諧的顏色搭配、華麗性感的亮片晚禮服、細心考究的時代古著⋯⋯,這些視覺上的亮點總能為電影畫龍點睛,讓劇情更加耐人尋味。這個月...

BY 周元曦
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 電影
  • CLASSIC
  • DESIGN

「台灣富美家」以職人工藝創造空間新美學,打造舒展身心的居家元素

知名表面飾材品牌 Formica 富美家長期以創新思維與融合經典美學的獨特視角深受消費者所喜愛,此次推陳出新,突破傳統創造出...

BY 謝依芷
表面飾材 台灣富美家
  • CLASSIC
  • DESIGN

北歐櫥窗20週年特展:深入北緯 54°,探索純粹永續的北歐生活風格

北歐櫥窗為慶祝今年邁入第 20 週年,特別企劃主題特展、名人講座、飲食設計系列活動,以「LONG LIFE and GOOD...

BY 謝依芷
家居 北歐
  • CLASSIC
  • DESIGN

一只行李箱找回旅行夢!「Gucci Valigeria 旅行世界」演繹傳承一世紀的時尚之旅

年僅 17 歲的 Guccio Gucci 先生從倫敦的 Savoy Hotel 門僮工作中,深深的感受到了旅行的意義與魅力,20...

BY PRESTIGE
News LUXURY 雷恩葛斯林
居家娛樂——登曼波個展
  • CLASSIC
  • DESIGN

北美館《居家娛樂——登曼波個展》:以私密影像重構當代酷兒群像,展開對家庭、情慾的拆解

甫於11月1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展的「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延續 2019 年榮獲臺北美術獎首獎的作品《父親的錄影帶》之脈絡,...

BY 謝依芷
CULTURE 酷兒 北美館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作品《天晴》(圖/異雲書屋)
  • CLASSIC
  • DESIGN

用巧手替陶藝加入靈魂!鄭依依個展《雨過天晴雲破處》即將開展!

全球正面臨動盪,紛擾使靈魂難以安定、無常則令人格外生發眷戀,一切將於何時終結抑或至今僅是開端皆無從得知。鄭依依個展《雨過天晴雲破處》...

BY 謝依芷
CULTURE 藝術 藝文展
  • 上一頁
  • 6
  • 7
  • 下一頁
ONE PRECENT STYLE
THEME
  • 最新文章 / LATEST
  • 人物 / PEOPLE
  • 國際要事 / AFFAIRS
  • 精品 / LUXURY
  • 文化 / CULTURE
  • 設計 / DESIGN
  • 食事 / DINING
  • 新聞 / NEWS
INFO
  • ABOUT
  • CONTACT
  • PRIVACY POLICY
合作提案
風傳媒

114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513 巷 37 號 4 樓
電子郵件:onepercent@storm.mg

© 2025 Storm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