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這件事,和上班一樣重要!從德文單字了解德國人活得「有效率又快樂」的生活哲學

下班時間的德國快鐵(S-Bahn)車站(圖/ Christian Wiediger @Unsplash)

文化創造了語言,而語言也反映著一個國家裡人們的生活方式、理念,以及在繁瑣生活中最重視的核心事物。

談起德國,你心中浮現的畫面是種族多元的包容性社會、緬懷往日歷史的遺址建築,或是奉公守法、謹守人際界線的德國人?其實,外表看似淡漠的德國人面對生活有著柔軟且熱情的心,深入德國街頭,可以見到夜幕低垂之際,在酒精與音樂中流連的人們;在德國人琉璃般深邃淨透的眼眸中,可以瞧見他們熱衷生活一如話語裡的喋喋不休。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從德國人日常中慣用的「德文單字」,來認識以「高產」聞名的他們,何以在忙碌的生活中仍活得有效率又快樂。

德國人喜歡掛在嘴邊的「Mahlzeit」,原來是對生活品質的堅持

週間午休時間一到,時常可以聽見德國人對同事喊一句:“Mahlzeit!”,這句話就像法文裡的 “bonne appétit” ,是德國人逢人打招呼、邀約共進午餐的用語,是以名詞「用餐時間」延伸而來的招呼詞。

重視工作效率的德國人,對於珍貴的「個人時間」也絲毫不將就,只要接近午餐時間,便心心念念甚至叨念著午餐吃些什麼。

一圖看懂

德國人用「Mahlzeit」來守護自己的休閒、用餐時光(圖/ Tama66 @Pixabay)

分享本圖

對於許多忙碌上班族而言,有時被會議耽擱、忙到忘記三餐都是司空見慣;然而從德國人時不時就以 “Mahlzeit!” 打招呼的習慣來看,或許他們如此追求高效率,便是為了能夠早點享受難能可貴的休閒時光。

有個關於德國的有趣 fun fact:儘管德國人的生產力很高,但德國勞工每年的平均病假天數是英國勞工的兩倍,而且比歐洲其他國家都還要多。德文中甚至還有這樣理所當然的口語對話:“Wenn man krank ist ist man krank.”(當你生病時,你就是生病了。)

有趣的是,德國甚至有個非常長的德文單字「Arbeitsunfähigkeitsbescheinigung(醫生開立的病假證明)」能專門讓人用來因應因病無法上班的情況。德國人如此自在面對生活變動、坦然與無常共處的處事態度,不也映照著他們專注活在每個(無論好壞)當下的民族特性?

“Erst die Arbeit, dann das Vergnügen!” 這句話將德國人先苦後甘的精神展露無遺

一圖看懂

德國街頭會隨著上下班時間切換,而有著截然不同的城市風貌(圖/ Gadiel Lazcano @Unsplash)

分享本圖

工作時嚮往著假期,休假時卻又掛心著工作——你也擁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嗎?

在德國,人們似乎秉持著 “Work hard, play hard.” 的精神,認真工作便是為了能在假期中好好休息,於是德國人也時常將 “Erst die Arbeit, dann das Vergnügen!” (First work, then pleasure.)這句話放在心上,提醒自己「先工作,後享樂」所帶來的踏實感與快樂。

德國人的「Feierabend 哲學」:下班這件事,和上班一樣重要

走在上班時間的柏林街頭,或許會在德國人的倉促步伐、不苟言笑的臉龐中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高度競爭力。重視工作產能的德國人,其實把「下班」這件事看得與「上班」同等重要,他們將工作與生活的界線劃分地十分清楚,下班時間一到,便能在本來沉默萬分的辦公室裡聽見同事間此起彼落地互道一句:“Schönen Feierabend!”(下班快樂!)

一圖看懂

對於德國人而言,下班就與上班一樣重要、值得重視(圖/ Daniel Bonilla @Unsplash)

分享本圖

德文「Feierabend」由「Feier」(慶祝)及「Abend」(傍晚、夜晚)兩個有著美好與放鬆意象的單詞組成;而「Feierabend」這個令人感到舒心的有趣單字,其實指的是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後,盡情地專注享受的「最純粹的快樂」。

無論是在下班時間壅塞的街頭上暢飲一瓶沁涼啤酒;回家後將音響開到足以令人陶醉的音量,隨節拍上優雅輕快地一踏一擺一旋;抑或是裹上一身輕盈二重紗毯,獨自在房裡小啜風味清新的 Chardonnay,都是實踐德國人「Feierabend 哲學」的好方法。

德國人工作時專注賣力,下了班褪下一身束縛,也過得比誰都還快活恣意。

參考資料:
1.《BBC》:What the German language reveals about attitudes to work
2.《The Culture Trip》:Mahlzeit! – Here's What the German Language Can Reveal about Attitudes to Work

1% 頂尖專家都怎麼生活?更多深度內容都在:1% Style Facebook 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 陳鈞煥

延伸閱讀

有雙好奇的眼睛與學不會放空的腦袋,因而一頭栽進社會學的世界。

此後寫人寫事也寫景,期盼曾路過幾段文字的人能在字裡行間找到共鳴,如此我的文字所到之處便不是虛無縹緲的堆砌。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ACPV ARCHITECTS)

建築 不只是城市中的風景而已|與國際建築大師關於建築、城市與生活風格的一段對話

關於城市輪廓,建築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它不但必須解決場所議題,更要帶動生活的想像與期待。這一次趁著義大利國寶建築師 Antonio Citterio 領軍的...

(圖/Bushmills)

愛爾蘭與台灣最近的距離|與 Bushmills 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的生活風格對話

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

藝術拍賣官游文玫

「幫拍品找到心愛的主人,就是我的意義」|拍賣場的指揮家:藝術拍賣官游文玫的人生故事

拍賣官,在你印象中是怎樣呢?許多電影裡,他們穿著正式服裝,站在台上,現場來賓爭著競價,而拍賣官揮著手,帥氣落槌。然而,這種畫面是真實存在嗎?究竟「拍賣官」...

(圖/舊妮老物 提供)

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放血=治病?你不知道的中古醫療觀

放血療法裡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這麼陌生,依我膚淺的理解,中醫會在傷處扎一個小洞,將少量淤血放出,達到氣血循環的效果,但你知道嗎?在歐洲,放血療法(...

(圖/坂本龍一 fb)

跨界實驗室│關於電影 》音樂大師的「配樂進化史」:坂本龍一的五部傑作,創造永恆影史經典

當悠揚琴音在銀幕前後流轉縈繞,正在觀賞電影的你,無論是感動的熱淚盈眶,或是悲傷的悵然若失,問及心中會浮現哪一號人物,答案仍舊會是——坂本龍一。...

(圖/Audemars Piguet 官網/HUBLOT 官網)

跨界實驗室│關於腕錶 》從工藝結晶到藝術家的專屬畫布,當代腕錶的「藝術性」從何而來?

在過去,當腕錶與藝術扯上關係,通常都直指著琺瑯、金雕、鏤空等傳承以久的製錶工藝,可到現今,我們統稱的「藝術腕錶」範疇,聯想到的除了上述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