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說故事的民族:在沒有電視和收音機的年代,愛爾蘭人以口述傳承文化與記憶

J. C. Leyendecker

回想一下以前聽故事時,那種既激動又期待的心情、每當聽到「下回待續」時,那種心癢與渴望,以及故事結束時的失望與不捨。

故事總能牽動人們的情緒,而在愛爾蘭,甚至有一個專門說故事的族群,他們口中的故事沒有台詞也沒有劇本,卻能憑著記憶編織出代代相傳且最生動的傳奇歷史與神話,愛爾蘭將這些「說書人」(storytellers)稱之為 Seanchaí。

一圖看懂

說故事的人站在公共場所或是咖啡廳裡,唸故事給大家聽(圖/storytellers Ireland Twitter)

分享本圖

而想要了解 Seanchaí,就須先從愛爾蘭的歷史說起。

愛爾蘭「說故事文化」從何而來?

長期以來,愛爾蘭都是一個民間傳說的富饒之地,而「說故事」的傳統主要是來自於愛爾蘭長達 2000 多年的蓋爾特文化(celtic culture)。

在蓋爾特文化中,幾乎沒有書寫傳統,不管是歷史事件或是神話軼事,他們都是以故事、歌謠與詩的形式傳頌下去,「口說」已成為了他們的代表性文化,而「蓋爾特人」(The Celts)直指將歷史「藏」起來的族群,在現今的愛爾蘭語中,“​​faoi ceilt” 就有「藏起來」之意。

愛爾蘭的早期文學

早期愛爾蘭的傳統文學大致發展出了四個形式,包括​​ Fenian Cycles(講述神話英雄 Fionn )、Ulster Cycles(《阿爾斯特記》,為愛爾蘭經典史詩)、Kings Cycles(愛爾蘭國王的傳說或歷史紀錄)以及 Mythological Cycles(神話),這四種文學形式與民間俗文學交相呼應,為愛爾蘭故事裡豐富又生動的想像力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圖看懂

《阿爾斯特記》Ulster Cycles-“​​Cuchulain in Battle”(圖/J. C. Leyendecker@維基百科)

分享本圖

前身是史官?傳承自古老愛爾蘭的 Seanchaí

在古蓋爾特,吟遊詩人是部落酋長的僕人,專長用記憶來記錄各種重要事項,而他們的記憶往往是唯一可信的歷史紀錄,不僅具傳承意義,更讓蓋爾特人得以鑑古知今,所以社會地位崇高(僅次於部落裡的酋長)且備受尊重。

時代與政權的更迭讓許多 Seanchaí 漸漸成為不隸屬於任何一地的遊魂,他們四處旅遊、無家可歸,找尋著需要且賞識自己說故事才能的地方,以換取落腳處與食物,而這也是讓 Seanchaí 的故事從官方紀錄變成娛樂大眾的重要轉折點。

身為曾經的愛爾蘭原住民口語文化保存者,儘管 Seanchaí 嚴格來說不是一個真正的職位,但基本上是他是世襲的。上一代口述傳給這一代,這一代再口述傳給下一代,使 Seanchaí 在現今成為了世人窺探蓋爾特文化的重要方式,更有著訴說愛爾蘭歷史給年輕世代與聽眾的不凡意義。

當古老文化式微,乘載歷史的新型媒介出現,還會有人想聽故事嗎?

過去說書人深受愛爾蘭人民的喜愛,但在英國統治下,愛爾蘭的蓋爾特文化迅速消失,而後網路世代來臨,打開手機就有數不清的故事不斷跳出, Seanchaí 的存在是否逐漸沒了意義?

「我在愛爾蘭的凱里郡長大,那個時候家裡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晚上我就們就會去鄰居家串門子,大家都會走出家門,站在路邊,開始說話⋯⋯,時至今日我依然能回憶起那個場面,一群人聊著八卦,然後把他變成片語或是笑話,畢竟愛爾蘭人喜歡玩文字遊戲。」 來自說故事團體 Cork YarnSpinners group​​ 的 Paddy O’Brien 曾說到,「這是很多愛爾蘭人的共同記憶,過去一百年已經有許多人致力於恢復這個古老傳統.....,殖民時期對愛爾蘭最大的傷害大概是語言的消失,但有趣的是,愛爾蘭人在說英文時,常常會夾雜許多愛爾蘭俗諺,有些意義甚至連我也不明白。」

一圖看懂

Cork YarnSpinners 為說故事組織,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四於酒吧說故事,上面是 Barry Cogan 和 Paddy O'Brien.​​(圖/Cork YarnSpinners group Facebook​​)

分享本圖

儘管愛爾蘭已經脫離了殖民時期,殖民帝國對於文化、語言的破壞與影響並未消失,如今,「故事」或許只是愛爾蘭文化恢復的一環,但卻為愛爾蘭的重建發揮了一定的功效,更為愛爾蘭人民找回了對自己語言和文化的自信與驕傲。

找回消失的記憶:如何恢復說書文化?

「多年來,我不斷到處去搜集故事,無論要花多少錢,而且我從不尋求協助。」​​ Paddy O’Brien 説,雖然他對於愛爾蘭文化的恢復成效頗有微詞,但不可否認的是,有越來越多人為這項工作投入了許多時間與努力。

已逝的前愛爾蘭故事協會會長​​ Jack Lynch 有著長達十幾年的說故事經驗,他的身影曾出現在咖啡廳與公共空間。剛開始說故事的時候,路過的人可能只是禮貌性地停下回應,但當故事結束時,每個人都目不轉睛,已然沈醉在故事當中。

一圖看懂

說書人或團體會在粉絲專頁預告:要說的書/時間/地點,開放愛爾蘭民眾前去聆聽(圖/storytellers Ireland Twitter)

分享本圖

說故事人實際站到台上,說故事給底下的觀眾聽是一個很好的宣傳與推廣方式,不僅能維繫愛爾蘭人的感情,更讓越來越多人注意與響應這個「說故事行動」;同時,由 Órla McGovern 所成立的​​「飛蛾與蝴蝶俱樂部」(Moth and Butterfly)是受到美國飛蛾故事團體的啟發,他們會定期舉行聚會,讓演講者在十分鐘內講述一個真實的個人故事,而無論是什麼樣子的故事都很受歡迎。

通常會有兩個講故事的人,一個人先用蓋爾語講一個故事,另一個人再用英語為聽眾翻譯,而這種故事翻譯模式其實是有意義的,這麼做不僅能向觀眾介紹蓋爾語,也為整個說故事的流程添加了不少趣味。

一圖看懂

越來越多團體以「說故事行動」找回遺落的回憶與傳統(圖/Seanchaí Books Twitter)

分享本圖

科技在虛擬世界為人們建立了聯繫,而故事則是為愛爾蘭人在現實世界增加了互動。想像銀行家、老師、政治人物等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一起,翻著手上的書,一起因為某個故事的橋段或蓋爾語翻譯英文的謬誤而捧腹大笑是多麽難得的畫面。

對於愛爾蘭民族,不少人可能會有兩個「刻板印象」,一是他們對於綠色的異常執著,二就是愛爾蘭人通常開朗健談,對素不相識的人依然帶有善意。

或許是歷史遭遇讓他們總是不吝嗇於對他人伸出援手,也或許是獨特的文化性質造就了他們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關係,享受、欣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趣事,處處展現出對於自身民族的愛與關懷,也讓人從愛爾蘭人的珍貴文化中更加認識了這個民族。

參考資料:

  1. An Evening Of Irish Folklore&Fairies 官方網站
  2. 《Irish examiner》:A storytelling tradition that endures: 'Irish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in love with words
  3. 《BBC》:How the Irish lost their words
  4. 《All Good Tales》:Storytelling traditions across the world: Ireland

責任編輯/鄧羽辰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謝文(圖/嘉林餐旅集團提供)

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當料理是一種修行:謝文師傅留給我們的火候、哲學與溫度

這是一篇屬於「懷念」的文章。謝文的一生,是半世紀的料理修行。從香港福臨門到台北文華東方雅閣中餐廳,再到捌伍添第與貳零捌公館,他始終相信料理要「真」與「純...

俞1

一步之遙的綠夾克夢:從練習場走上 PGA 巔峰,俞俊安改寫台灣高壇的下一頁

從中壢的小小練習場,到世界最嚴苛的 PGA 巡迴賽舞台,俞俊安用執念與冷靜闖出冠軍之路。差一桿的遺憾、數據與策略的養成,...

1

從自然汲取靈感,為夢想鍍上光芒:Jean Schlumberger 的異想與自然語彙,如何成為 Tiffany 百年靈魂

「對我而言,珠寶藝術首要是一種表達的方式,在時尚的慣常框架以外,表現另一種可能:純粹與持久的美態。」 —Jean Schlumberger...

新版旺卡,會跳踢踏舞?百老匯《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開賣:3D視覺特效 x 魔術幻象,開啟奇幻旅程

還記得孩童時期,看完《巧克力冒險工廠》電影,總會幻想自己住在一座巧克力蓋的世界中,不論是椅子、桌子、電視,都是由巧克力製成,隨手一沾,...

(圖/貝克傢俱 提供)

用設計找到回家的歸屬感:四大療癒設計,從靜謐書房到與自然融合的戶外陽台,勾勒溫馨家園

下班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抬頭看著路燈照著黑夜,思考著一整天發生的事,轉眼間,來到家樓下,打開房門,家中獨有的清香迎面而來,深吸一口後,心情瞬間平緩,...

1

熱愛與真誠的力量|屬於于長君的燦爛星光:緩慢前行,也能很亮眼!

「我不敢說我有多成功,但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于長君說道。 每次給別人祝福的時候,我都會說:希望你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