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影響力!職人與世界的翻譯官及推手,與世界思維碰撞創造新想像

秝芙職人經紀

在攝影棚內,爽朗的笑聲充斥在空間裡,我笑說這是秝芙職人經紀創辦人林筱薇與她的夥伴、運動經紀人吳文郁的「熱力」所創造的氣氛,在拍攝現場,兩人的互動相當熱絡,不時傳出的笑聲與對話常常讓人忍不住噗嗤一笑,這樣的活力好像也影響到攝影棚裡的貓,不時晃出來喵喵叫,試圖引發關注。

兩人笑說能夠合作,其實來自於「頻率」很合,「我們是一個開餐廳的學長介紹認識的。」曾經做過跆拳道選手的吳文郁,笑說體育圈其實很小,這個開餐廳的學長是國體畢業的,覺得她跟林筱薇兩個人的「型」很像,所以介紹她們認識,「確實,見面的時候,就有一種『欸?好像有點親切。』的味道。」而後因為一次體委會的朋友需要找尋產業講師,吳文郁跟林筱薇聊起這些跟教育訓練有關的事,「然後我才發現,我們兩個人對於『職人』的想法其實很像。」林筱薇笑說兩人相見恨晚,已經在做職人經紀的她頓時覺得「我就該找她來做經紀人呀」,於是乎,一個職人經紀、一個運動員經紀一拍即合,開始了共同事業想像。

一圖看懂
(圖/Leon Hung 攝)

不同於演藝人員的經紀工作,職人經紀與運動員經紀其實蠻像的,這些專注於自己專長的「專業人士」,確實需要一個與他們的技藝能夠有所連結,也有能力以最「大白話」的觀點找到他們與社會議題連結的介面,「所以,我們都說自己是讓這些有正面影響力的人與社會對話的『翻譯官』。」林筱薇雖然一面說一面笑,但這段話我總覺得,她是深思熟慮後才消化出來的答案。做一個專業人士的與社會的「翻譯官」,確實是是很特別的過程。

專業運動員的正面影響力,可以更全面地影響這個社會

因為不管是職人或是專業運動員,他們都在自己的專業上面非常努力、非常專精,讓自己得以出人頭地,但反過來講一件事情,是這些專精於某些專業的人,在他們的專業之外,其實對於「世事」,並不是那麼得熟悉,「那你想要讓一般大眾瞭解他們的專業,甚至在裡面可以獲得正面的啟發,你就一定要把它分解。它就是這麼一個像是石頭一樣大塊的東西,你需要把它變成一個個小碎末,大眾才有辦法填進去。」林筱薇說,作為經紀人,就有點像是那種鑿子,「但是鑿子因為它很尖銳,我們等於是一直去刺它(笑),我們必須要把你弄碎了之後,才能讓大眾消化吸收。」

但這個鑿子,又不能太尖銳,又不能是斧頭那樣「一拍兩散」,它必須慢慢地去讓這個很難消化的東西轉化形狀,對於專業人士與大眾來說,其實都是個大挑戰,因為要幫一些很難讓大眾瞭解他們想法與專業的人進行轉譯,「但我們其實都在這些專業人士身上看到很多的正面影響力,所以才願意幫他們做這些可能一般大眾看來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吳文郁告訴我,其實他們自己在協助這些專業人士的過程中,自己也開始有精進與成長,對她們來說這也是非常特別的感應,「因為我覺得影響力這件事情,它反而是很大眾化的,大家可能會覺得有影響力的人他好像有點高高在上,但事實上不是。」吳文郁覺得「影響力」這件事其實在日常、平常的狀況下就已經很充分地展現,「所謂的影響力,就是一堆人聚集在一起,讓自己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會有『有為者亦若是』的味道。」

但要幫專業運動員找到自己能發揮影響力的場域,其實並不容易,「運動員有一個特性,我總覺得企業主不好好『用』運動員,真的太可惜,為什麼呢?因為他就是一個設定目標、達成目標的人,那個『精準』就是運動員的特質。」但有一好沒有二好,吳文郁笑說,也因為競技運動的遊戲規則裡面,沒有「想想看」這件事,就是只有「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然後操作、結束,「所以對我來講,我自己因為也是運動員走過來,所以又看到這個習性,所以我現在好多方面都必須是『倒過來做』:告訴運動員『結果會這樣子喔!』而這,也是我們做運動經紀人必須要考慮到的課題。」吳文郁說,運動員如果要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其實並不難,但因為他們往往會還是會沒有信心,尤其是脫離運動圈之後,在一個不熟悉的領域,不知道自己原來的專業,對於未來的職涯、生涯有沒有可以發展的機會,「但是如果說有一個好的leader,運動員其實是可以把專長發揮得非常好的。」所以,經紀人確實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橋樑,不但幫運動員往前推,也幫他們踩煞車,然後讓他們去適應他們在運動以外的這個社會,在這個層面上來看,吳文郁認為,這對她來說,的確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環,「這也是從我個人的生涯經驗中,學習到的。」

林筱薇也同意,雖然專業運動員主要是操作自己的競技運動非常專精,但他們自身的意志力其實是會帶給他人影響力的,「因為他非常正面,這樣正面的影響力他讓自己有辦法去翻轉自身的生涯,但需要有人去啟發。」這樣的影響力,所影響的不只是個人,甚至是整個運動產業體系乃至於社會,他們會比其他人可能更有正面影響力,「所以我期待這樣的影響力可以在更多層面上有所發揮,讓社會創造更正面的改變。」話還沒說完,笑聲已經後發先至,林筱薇與吳文郁的影響力充滿感染性,讓人不禁期待一個從正面影響力出發的社會,究竟會發生多大的能量。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ACPV ARCHITECTS)

建築 不只是城市中的風景而已|與國際建築大師關於建築、城市與生活風格的一段對話

關於城市輪廓,建築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它不但必須解決場所議題,更要帶動生活的想像與期待。這一次趁著義大利國寶建築師 Antonio Citterio 領軍的...

(圖/flickr)

既要禦寒還得治病的「養生泡湯行」|2024 冬季推薦 4 大日本溫泉與住宿的放鬆勝地

日本氣象廳在日前公布未來 3 個月的天氣預測,在日本北部地區、以及日本海一側的西部地區,降雪量有 40% 的機率高於歷年平均值,只有 20%...

(圖/Bushmills)

愛爾蘭與台灣最近的距離|與 Bushmills 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的生活風格對話

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

(圖/Club Med)

屬於冬季的身心探索|冬日休閒、放大五感,同時養身的精彩選項

對於生活的探索與追求身心的和諧,已是近年全球當紅的旅行觀點,而接近年末之時,確實是促進健康與隨時序養身的最好季節,從身心、環境與精神生活出發,...

陳嘉齡帶著小比一同參與路跑

我想成為你的雙腳,帶你看遍世界|走入陳嘉齡&小比的感動征程

「我想用我雙腳,代替他的雙腳,走遍台灣的每個地方。」 「如媽祖出巡一般」陳嘉齡幽默說到「環島時有人放錢在車頂上,記得是 100 元,就像繞境一樣。」...

軒尼詩新年酒款&酩悅香檳新年限量版禮盒

呈上新春最暖心意,2025 新年美酒送禮指南(三)|邂逅東西古典奢華美學,獻上富「蛇年」色彩的真摯祝福

跨年倒數剩不到十天,在即將邁入 2025 年的同時,也要迎來每年全家大團圓節日「春節」。大家的過年活動都不同,也許會去年貨大街、出遊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