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洞取餐!菲律賓 Mamonaku Kohi 的神奇咖啡館體驗

(圖/Mamonaku Kohi FB)

近年來,隨著菲律賓當地消費者對咖啡需求的增長,奎松市(Quezon City)湧現了各式不同風格的咖啡館,從傳統咖啡店到創新主題館應有盡有,以滿足多元消費群體的需求。

像曼馬諾咖啡這樣的新興品牌,特別重視融入本土文化並採用創新的服務模式,不僅吸引當地顧客,也成為社交平台上的話題焦點。這間日式風格咖啡館,因獨特的體驗服務方式竄紅。簡潔的建築設計外觀和獨特的外送窗口——粗獷的混凝土牆上開出一個小洞,顧客可以透過這個「牆洞」取用飲品,營造出獨特的「牆洞咖啡」體驗,除了能引發大家無限的好奇心,也在社群平台上掀起一股分享熱潮。

一圖看懂

(圖/Mamonaku Kohi FB)

分享本圖

簡易圖卡點單系統|無需語言溝通的互動體驗

自 2024 年 8 月開業以來,曼馬諾咖啡以其非傳統的點餐方式成為話題。店內顧客透過牆洞旁懸掛的圖卡進行點單,每張卡片都展示了店內可供選擇的飲品,讓顧客無需語言溝通即可完成點餐流程,非常適合 I 人來消費。

新奇的體驗增添了顧客與咖啡店的趣味互動感,使 Mamonaku Kohi 第 4 間分店迅速成為當地的焦點,也為菲律賓的咖啡文化帶來了一絲獨特的新意。

一圖看懂

(圖/Mamonaku Kohi FB)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Mamonaku Kohi FB)

分享本圖 

靈感源於日式「牆洞咖啡」概念

儘管曼馬諾咖啡的「牆洞服務」在當地頗具特色,但其概念並非全新創舉。在 2020 冬天於上海開業的「熊爪咖啡」、日本東京原宿的 「Anakuma Café」、日本大阪市的「 Kumanote Cafe」,也有類似的「熊爪洞口」服務。這家咖啡館使用一隻毛茸茸的熊爪將飲品遞給顧客,並同樣設置非口語點餐系統,以平板電腦取代傳統點單方式,也提供各種互動式體驗。「牆洞咖啡」模式,成為亞洲各地咖啡館的靈感來源,為顧客帶來趣味十足的消費體驗。

而這樣的咖啡遞送方式,其實背後蘊藏著一段溫暖的故事。上海的「熊爪咖啡」9 門市身障員工逾 9 成,不僅涵蓋了視障、聽障人士,還有肢體障礙人士、白化病人群、自閉症人群等,受益人群不斷擴大,甚至還在新加坡城市中心開出了海外首店;「 Kumanote Cafe」 則是由日本一個心理相關社團法人經營,員工們都是曾在人生中遭遇困難的受挫靈魂,並接受心理治療。在高壓且容易貼標籤的社會中,這家咖啡館為這些靈魂提供庇護,讓他們在不需直面顧客的環境中,逐步重拾與社會接觸的信心,為新的生活挑戰做好準備。

一圖看懂

(圖/Anakuma Café)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Kumanote Cafe)

分享本圖

本篇文章轉載自 瘋設計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unsplash)

城市學》揭開東南亞神秘族群的面紗:深藏在熱帶雨林中的峇峇娘惹

談起東南亞文化,我想許多人會想到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碧海藍天,抑或是充滿辛香料的南洋美食。人們的膚色似乎比較深,嘴裏說著似懂非懂的語言⋯⋯...

Galaxy Ring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試圖掌管一切的魔戒所為何來?|評測 Samsung Galaxy Ring 與其未來想像

或許你可以說,在智慧型手機推出之後(尤其是那個被賈伯斯稱為「寬螢幕的 iPod 、革命性的行動電話、前所未見的網路通訊裝置」的 iPhone ),...

(圖/pexels)

1% KNOWLEDGE》關於微醺:威士忌也有風土?品酩威士忌你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名字

說到「風土」兩個字,你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葡萄酒,但威士忌的「風土」更為複雜,卻也更加有趣,這一次 1% Style 帶你走訪威士忌的世界,從「...

(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對日本人來說,《孤獨的美食家》絕對是科幻片?與松重豐的深度對談,「獨食精神」依舊能影響世界

在網路流傳的「國際孤獨指數表」內,「獨食」可說是挺引人關心的活動。可說實在,現代人因應生活壓力,選擇汲營度日,獨食,也只是想擁有一段只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光,...

(圖/ Pexels)

咖啡豆又漲了?價格創半世紀最高,全球研究:千萬咖啡農「活在貧窮線下」

剛睡醒來一杯冰冷、溫熱的咖啡提神,感覺精神都來了,這是許多上班族和學生的每日必需品。全世界多達 100 種以上的咖啡品種,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冰美式、...

(圖/葛飾戴斗 繪、Amazon.com、派對咖孔明 X)

三國志 Made in Japan?從漫畫電玩到企業聖經,日本如何將三國玩得出神入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曾作為軍閥門下賓客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場白就寫了這麼一段話,總結了中華文化對戰爭、對歷史始終反覆重演的基礎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