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一杯酒,能定義一個時代嗎?|2025 全球烈酒市場五大關鍵變化解析,從新敘事與新消費出發

whisky1

一杯酒,不只是飲品,也是時代的縮影。2025年,全球烈酒市場迎來五大關鍵變化:低酒精潮流興起、品牌以風味說故事、威士忌拍賣市場理性回歸、高年份產品承載時間價值,以及飲酒文化轉向健康與情感認同。這一次,1% Style 帶你走訪烈酒產業,洞察產業正在醞釀的「新敘事」與「新消費」心理學。

這不是一場酒類革命,而是一場價值回歸。

當「喝什麼」不再只是口感與濃度的問題,而是關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全球酒類市場正悄然重組:無酒精雞尾酒漸成酒吧新寵、烈酒品牌紛紛重寫釀酒師的故事、昔日瘋狂拍賣的威士忌冷卻轉手價、Z世代不再把醉倒當作狂歡的終點。這些不是零散的現象,而是來自同一張價值網絡的四個節點:健康趨向、敘事需求、價格理性與飲用文化再定義。

這是一場關於「意義」的酒類對話,而不再只是關於「酒」。

趨勢一|少喝,但喝得更有感:低酒精/無酒精的黃金時刻

全球低酒精與無酒精飲品的浪潮正穩步成長。根據 IWSR 2023 年報告,該品類市值已超過 130 億美元,並預計未來五年將以每年 4% 至 6% 的速度持續擴張。這不再是單一的健康選擇,而是整體飲酒文化的「低度轉向」——人們開始希望喝得更少、更清爽,但不犧牲「風味」與「風格」。

日本三得利(Suntory)是這股趨勢的先行者之一。其推出的「-196°C」氣泡調酒系列,在日本與台灣都廣受歡迎,以低酒精與果味為主打,將即飲式(RTD)雞尾酒帶入便利商店日常,形成風味豐富但不致酩酊的飲酒選擇。

在台灣,本土品牌的創造力也值得一提。臺虎精釀推出的「調酒啤酒」系列,像是「長島冰啤」等品項,把經典雞尾酒風味融合氣泡啤酒形式,不只風格鮮明,也把「調酒平民化」這件事做得既幽默又潮流;另外,即飲式調酒品牌 WAT 則走另一條路,專注瓶裝即飲雞尾酒,以「可以帶著走的專業調酒」為核心概念,結合金萱烏龍、洛神花等在地素材,創造低酒精、輕負擔但高風格的酒精飲料體驗。除此之外,像是國營企業台灣菸酒也於近年推廣無酒精啤酒與低醇清酒、金色三麥與啤酒頭等精釀品牌持續推出口感溫潤的低度酒款,擴展「微醺也能細品」的場景選擇,也讓品飲市場更為多元且風格多樣。

 

趨勢二|用酒說故事:風味成為一種敘事的形式

不是所有故事都需要語言,有些故事,是被喝出來的。

當今的酒類市場,不再只是講述品牌歷史,而是讓風味成為一種語言——用酒本身說故事。像是來自桃園的恆器製酒,正是這種敘事觀點的在地實踐者。恆器選用台灣最熟悉的「地瓜」為主要原料,從釀製高純度的原酒出發。但他們更進一步,將這些原酒搭配台灣水果進行加烈風味調製,推出名為「地瓜的好朋友」系列。從梅子、荔枝到火龍果乃至於橘子,每一款都不只是風味變奏,更是一種「協助小農去化剩餘作物」的社會設計。當農產品不再只是被消費的原料,而是與釀酒技藝共同構成一個關於友善農業與風土敘事的微型系統,不僅展現風味多樣性,更承載協助在地農友的互助交集,展現社會價值。

國際間,從百富(The Balvenie)將風味敘事轉化為釀酒現場的歷史紀錄。他們推出的「Stories Series」每款酒都源自酒廠內部真實事件——例如「The Sweet Toast of American Oak 糖心橡木」記錄了首次導入美國橡木桶時的技術躍進,而「A Rare Discovery from Distant Shores 濱海尋秘」則呈現了一場來自加勒比桶的意外靈感,這些酒不依賴包裝或廣告說服,而是讓喝的人成為故事的延伸,也很有趣。

至於 Tamdhu 坦杜也以兩款重量級雪莉桶單一麥芽,為「用桶文化」與時間說了一場「用品飲來說」的故事。坦杜近期推出的 21 年與 43 年,分別代表兩種不同「雪莉桶時代」的語彙—— 43 年使用坦杜早期沿用的傳統西班牙雪莉桶,風味深沈、油脂感厚重;而 21 年則來自現今由酒廠為威士忌專門訂製的新型雪莉桶,結構更緊實、果乾與香料層次更清晰,你可以說這不是老與新、舊與潮的對立,而是坦杜以酒體紀錄木桶系統從「雪莉主體」過渡為「威士忌訂製」的演化軌跡。

一圖看懂

說故事,有的時候說的是「趨勢」的變化,像坦杜近期推出的 21 年與 43 年,從風味的界線探討了橡木桶系統從「雪莉主體」過渡為「威士忌訂製」的演化軌跡,圖為坦杜 43 年。(圖片:麥立德提供)

分享本圖

至於蘇格蘭威士忌界的創新代表——SMWS(Scotch Malt Whisky Society)則進一步推進這個概念,這個只選單桶、不標明酒廠的會員制酒會,擅長用命名說故事的組織,在國際婦女節特別推出由女性選酒小組策選的限定選桶系列,這不只是一次性別觀點的參與,而是讓味覺詮釋進入女性經驗框架,改寫品飲文化的性別語境;這些選桶不單只是象徵,而是讓消費者能從瓶身背後感受到「誰選了這支酒、為什麼選」的提問,讓風味不再只是品評對象,而是一場感官對話的入口,也是透過威士忌面對社會議題的對話。

 

趨勢三|泡沫褪去的威士忌拍賣市場:誰還在買高價酒?

曾經,一瓶老年份的麥卡倫在拍賣會上一拍就是幾萬英鎊起跳。但自2023年起,這場金光閃閃的投資熱潮開始降溫。2024年第一季全球威士忌拍賣總值下跌逾50%,成交瓶數亦減少超過20%。更多瓶子在交易,但每瓶價格都「更現實」。而台灣作為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前四大出口市場,這波調整亦格外敏感,從「躺在保險箱裡的資產」轉為「拿到餐桌上的對話」,中價位瓶款交易更活躍、開瓶拍賣與微型分裝成為消費者新歡,而品牌也更著重普飲版款品項的行銷,這也是一種專行與轉化的對話。

一圖看懂

威士忌的桶陳來自於時間的醞釀,過去非常強調「限量」的議題,這或許是把威士忌推往高質方向邁進,但這件事情已逐步轉化成為「品飲的對話」觀點,與過去純「收藏」的想像截然不同。(圖片:軒尼詩提供)

分享本圖

你可以說,市場正在提醒品牌:品牌故事與產品質地才是長久之道,過度 Premium 化與炒作無法長期支撐信任。如果一瓶酒的價值只能存在於轉售標籤上,它終究會失去開瓶那一刻應有的感動。

 

趨勢四|飲酒這件事:變得更在意健康,也變得更有意義

「理性飲酒」這句老話,如今被重新定義為風格語言。

消費市場分析組織 CGA 針對全球消費者調查指出,近四成消費者表示自己「喝得比過去少」,但也更願意為高品質酒品付出更多。台灣市場亦同樣轉向:消費者從關注度數與桶數,轉向桶型、原料與釀造理念,而本地品牌如酉鬼、恆器製酒、WAT等逐步轉型為文化表述者,透過永續包裝、跨界合作、公益參與等 ESG 策略,使飲酒成為一種更有價值與認同感的行動,也是更貼近社會面向的舉措。

 

趨勢五|高年份威士忌的價值:傳承、創新與品牌敘事的交匯點

威士忌品牌持續推出高年份產品,背後有深刻的策略與文化意涵。高年份酒款展現品牌對時間與釀酒哲學的堅持,強化市場差異化,也成為資產管理與高端市場競爭的利器。像麥卡倫、格蘭菲迪、百富、大摩等品牌,皆以推出超過 40 年以上熟成酒款,在全球市場樹立獨一無二的高端形象。

除此之外,由於不少蘇格蘭威士忌酒廠已超過百年乃至於兩百年的歷史,在「整數」週年慶上,也有不少創意舉措,像是麥卡倫的 200 週年,品牌推出「TIME:SPACE」系列,發表品牌歷史上最高年份的84年陳釀,並以藝術家麥金塔之作呼應「時間與空間」的交織敘事;至於慕赫 200 週年,攜手設計師 Philippe Starck 打造以「進化」為主題的「L’Evolution」系列,以創新語彙回應百年工藝。

一圖看懂

跨界的觀點也出現在威士忌品牌行銷的想像,像慕赫200週年就邀請設計師 Philippe Starck 打造以「進化」為主題的「L’Evolution」系列,展現除了純年份以外的體驗思惟。(圖片:帝亞吉歐提供)

分享本圖

回到亞洲,代表亞洲威士忌風格開創者的山崎,其 100 週年推出以日本風格代表——水楢桶為亮點的特別紀念酒款,重新演繹日本威士忌的自然性格與國際化野心。你可以說,這些高年份產品,既是對過去的致敬,也是對未來價值的延伸——用時間,定義品牌的持續生命力。

 

你喝什麼,代表你是誰

這五個趨勢,乍看之下彼此獨立:少喝、用酒說故事、不炒價、重意義、尊重時間。但它們其實共同指向一個底層命題——現代消費者正在用每一次選擇,重新建構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確實,台灣的酒類市場正在朝一個更成熟、更有感的方向轉動:我們不再僅僅喝酒,而是開始思考「我為什麼喝這杯酒?這杯酒和我有什麼關係?」這是消費文化的新境界,也是品牌敘事的下個戰場。

你喝什麼,代表其實「你是誰」。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unsplash)

城市學》揭開東南亞神秘族群的面紗:深藏在熱帶雨林中的峇峇娘惹

談起東南亞文化,我想許多人會想到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碧海藍天,抑或是充滿辛香料的南洋美食。人們的膚色似乎比較深,嘴裏說著似懂非懂的語言⋯⋯...

Galaxy Ring1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試圖掌管一切的魔戒所為何來?|評測 Samsung Galaxy Ring 與其未來想像

或許你可以說,在智慧型手機推出之後(尤其是那個被賈伯斯稱為「寬螢幕的 iPod 、革命性的行動電話、前所未見的網路通訊裝置」的 iPhone ),...

(圖/pexels)

1% KNOWLEDGE》關於微醺:威士忌也有風土?品酩威士忌你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名字

說到「風土」兩個字,你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葡萄酒,但威士忌的「風土」更為複雜,卻也更加有趣,這一次 1% Style 帶你走訪威士忌的世界,從「...

(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對日本人來說,《孤獨的美食家》絕對是科幻片?與松重豐的深度對談,「獨食精神」依舊能影響世界

在網路流傳的「國際孤獨指數表」內,「獨食」可說是挺引人關心的活動。可說實在,現代人因應生活壓力,選擇汲營度日,獨食,也只是想擁有一段只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光,...

(圖/ Pexels)

咖啡豆又漲了?價格創半世紀最高,全球研究:千萬咖啡農「活在貧窮線下」

剛睡醒來一杯冰冷、溫熱的咖啡提神,感覺精神都來了,這是許多上班族和學生的每日必需品。全世界多達 100 種以上的咖啡品種,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冰美式、...

(圖/葛飾戴斗 繪、Amazon.com、派對咖孔明 X)

三國志 Made in Japan?從漫畫電玩到企業聖經,日本如何將三國玩得出神入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曾作為軍閥門下賓客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場白就寫了這麼一段話,總結了中華文化對戰爭、對歷史始終反覆重演的基礎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