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品飲佳釀的女性愈來愈多,但在傳統的觀點出發,「酒」仍是個陽剛的產業,但真的是如此嗎?這一次,1% Style 帶你看看屬於佳釀的歷史。
談到「酒」,似乎在目前的社會都會與「男性」進行連結,這不但是因為男性飲酒比例相對較高,而需要飲酒的社交場合,過去也與商業業務相互關聯,甚至豪邁飲酒都可以被設定為陽剛的象徵,確實,過去150年來,西方社會一直將釀酒視為男性主導的領域,甚至從 18 世紀起,女性開始被禁止從事製酒工作,讓女性被迫退出釀酒業,直接讓男性成為釀酒業的主導者,直到近年才開始慢慢轉變,而女性也在製酒行業中重新展露頭角。是誰塑造了這樣的刻板印象?讓我們從頭說起。
(圖/Pexels)
分享本圖確實,在工業革命前,「釀酒」確實是屬於女性的世界。在蘇美、埃及文化中,釀酒是唯一以「女神」看管的職業,因為在那個時代男性負責打獵、女性負責採集、農作這樣的「性別分工」,這樣的文化回到台灣的原住民文化中,也存在相似的邏輯。而女性為釀酒「主導人」這件事,一直到10世紀前都是如此,甚至當時的歐洲將「釀酒師」視為專屬於女性的職業稱呼,事實上,很多釀造技術的精進,也與女性有關,像是以科學化紀錄啤酒花的防腐技術的神學家 Hildegard von Bingen,或是 19 世紀發明香檳轉瓶除渣工藝的 Madame Clicquot 都是女性釀酒師的重要代表。
從「主導」出發的觀點歧異
而酒業的「性別歧視」最激烈的起始,則來自於 16 世紀的歐洲,很大一部分其實與歐洲「獵巫時代」可能有關,甚至有女性賣酒與釀酒是「使用巫術」的描述,在這樣的情況下把女性釀酒師與女巫發生連結,自然從迷信轉為性別歧視的根源,讓後來「飲酒」這件事創造了雙重標準——人們認為飲酒的男性更為強壯、陽剛,而女性飲酒則變成「不受約束」、「無法自我控制」乃至於「放蕩」,這確實可以說是父權文化對於主導權被剝奪所產生恐懼焦慮的反撲,甚至到 18 世紀開始禁止女性從事釀造業,如果要從事相關行業,只有酒吧女侍或酒吧店主可選,而加諸於刻板印象的洗腦,讓女性在釀酒行業被認定在味覺感知、釀酒技術與能力上,產生先入為主的既定觀點;而這樣讓釀酒業女性形同「軟禁」的措施,直到近代才有改善。
當然,在此期間,女性的「毅力」也不可小覷,甚至創造了改變營業觀點的創新。舉例來說,在 18 世紀初期,杜松子酒成為當代潮流飲品,倫敦許多由女性經營的杜松子酒館也應運而生,而這些酒館以沒有時間久坐小酌的職業婦女為主力客群的杜松子酒館,設計了簡易的長吧台,方便無法久坐的女性顧客(不管是家庭主婦或是家管僕役)乃至於工廠工人快速品飲杜松子酒,而這樣的設計成為酒吧內的必要設施,與高腳椅成為酒館中最主要風景,你可以說這也是女性對品飲文化創造的重要改變。
(圖/Pexels)
分享本圖時至今日,對於女性與酒的「獵巫」情結趨緩,加上女性獨立思潮崛起,在酒產業當中確實產生變化,你甚至可以說,在亞洲酒界的女性正處於一個「不太尋常」的崛起形勢。目前,在亞洲葡萄酒頂尖專家中,女性正在崛起,從過去行銷、媒體與教育這些傳統女性領域出發,再到銷售、管理乃至於企業家中都有不少女性,甚至從過去刻板印象中理應由男人宰制的釀酒領域,也有不少成功的女性釀酒師,甚至品飲葡萄酒乃至於創造話語權的女性,亦所在多有。像是 2014 年首創的 Sakura Japan Women’s Wine Awards 日本女性葡萄酒獎「櫻花賞」,或是 2021 年在台灣舉辦、今年邁入第四屆的「台灣女子愛思葡萄酒大賞ACE Awards Taiwan」就是最好的例子。
各具擅場的文化思維展現
這是一個有趣的趨勢觀點:根據東京 NLI 研究所追踪生活方式變化的研究分析,隨著婦女在勞動市場中的參與不斷提升,女性的可支配收入也在增加,飲酒量也就增加,這一趨勢對葡萄酒消費有積極作用,更隨著女性飲酒率的提高,葡萄酒已成為女性消費的大熱門;這或許是來自於葡萄酒相較於啤酒或烈酒的風味與體驗多樣性而生,因為葡萄酒會因生產區域和品種的不同創造的風味特色,以及多年來融合餐酒搭的思維架構,獲得願意感受不同體驗的女性大力支持,特別是三十歲以上的職業女性,可以說是這一波熱潮的主力,而櫻花賞創辦人田邊由美則認為,雖然女性在消費上創造的相當影響力,但在葡萄酒行業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機會很少,所以設立了「櫻花賞」,對日本葡萄酒市場提出了另一種解答。櫻花賞的想像從餐搭酒出發,透過「為日常料理提供合適的葡萄酒搭配」的想像,由在葡萄酒行業工作的女性評審進行評選,這可以說是非常生活觀的評選方式,展現了屬於日本女性的葡萄酒觀點。
而從 2021 年啟動的「台灣女子愛思葡萄酒大賞」則是從更生活的觀點出發。這個專由女性專業人士帶領日常會品飲葡萄酒的品飲家擔任評審,透過與不同菜系的搭配,評選適合各式菜系搭配的葡萄酒餐酒,透過女性擁有不同於男性對於酒體不一樣的觀感、以及對於葡萄酒更深入的喜愛創造的「文化視角」,提供餐廳、品飲者、以及追隨美食美酒者,一個能夠快速得到餐酒搭配建議的指南。
作為台灣第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葡萄酒競賽,台灣女子愛思葡萄酒大賞可以說是代表台灣葡萄酒業內女性的團結努力,經過三年的專注耕耘在女性特定議題的發聲,對於台灣葡萄酒業的創新與投入的承諾,於業界已經有相當大的聲量;至於選擇女性做為評審的原因,台灣女子愛思葡萄酒大賞指出,世界各地的多項科學研究指出,大多數女性的味蕾比男性的更敏感,像是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對 8,900 名兒童進行了味覺研究。 除了兒童的味蕾敏感度優於成人外,男女之間的味蕾敏感度也存在顯著差異,如果男孩和女孩的味覺感知相同,那麼女孩的酸味味蕾敏感度會高出 10% ,甜味味蕾的敏感度也高出 20% ,而巴西里約熱內盧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孕婦在懷孕和分娩前後發展出一種味覺,可以很容易地分辨食物的新鮮度,這都證明在感官體驗上女性的獨特特質。
作為台灣第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葡萄酒競賽,台灣女子愛思葡萄酒大賞可以說是以女性為核心標的的評選,對於台灣葡萄酒業的創新與投入的承諾,於業界已有正面聲量。(圖/台灣女子愛思葡萄酒大賞 提供)
分享本圖2024年,台灣女子愛思葡萄酒大賞的比賽標語是「生而為女人,造就自我格局」,比賽不只是為了評鑑及享受葡萄酒,更以「關注女性的自我成長」為觀點對話。在葡萄酒領域中,「破皮」指的是使葡萄果皮破裂果汁流出的釀酒過程,破皮會使發酵更容易啟動,釋放豐富的風味與活性物質,將葡萄轉化成為誘人且平衡的美酒;沒有破皮,便無法產生誘人可口的酒汁,正如同許多創業女性走過的歷程,沒有衝破框架,便無法釀出屬於自己的佳釀。台灣女子愛思葡萄酒大賞期待將女性觀點注入生活,展現特有突破框架的視角,展現屬於女性對於生活品味的想像,以及對社會議題及永續社會的不斷關注,這也是台灣女性的獨特魅力。
確實,從歷史觀點出發,女性的創新能力、釀造技術與推動飲酒文化的貢獻,確實讓生活風格更進一步。歷史上始終不乏在科學、商業方面擁有堅強實力的女性,她們促進了不同領域的革新,而我們需要重新看見女性成就;此外,即使像酒類這樣以男性消費者居多的產業,也因為有女性的參與才能不斷革新,也說明一個產業若能有更多元的人士加入,更有助於創新與進步,酒業如此,各界亦然,至於屬於佳釀的美好,更是生活風格中的重要點綴,女性與男性的差異,其實就沒有這麼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