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只適合娛樂,不適合做事?顧問公司該怎麼和 AI 相處?及其他一週大事

1

機器人代替人類做事遙遙無期?AI 搶走了顧問公司的飯碗⋯⋯ 1% STYLE 希望持續服務一群獨特的夥伴:永遠渴望具體而微的生活建言、關注能豐富日常的獨特體驗、以及培養超越國界和時間的視野。

  • 讓我們每週二從國際角度關注以下的未來大事紀:

在北京舉行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超過 500 台機器人展示了娛樂與實驗性的潛力,但也暴露出在現實任務上的笨拙與局限:撿垃圾要十幾分鐘、搬藥品緩慢、清潔房間常常出錯。雖然中國希望在 2027 年成為人形機器人領域領導者,現場比賽卻凸顯「對人類輕而易舉的事,對機器人仍是挑戰」。部分企業如優理奇已能讓商用機器人自主完成酒店清潔,顯示 AI 模型的進步正在縮小差距,但整體而言,人形機器人要真正取代人力,還需數年技術突破。

矽谷近年湧現出一批由 Palantir 前員工創辦的高成長新創,形成所謂的「Palantir 黑手黨」。Palantir 以嚴苛的「前沿部署工程」文化著稱,培養出能在高壓環境中解決棘手問題的人才,這些人後來紛紛創業,並透過緊密的人脈網獲得資金、人才與資源支持。如今已有超過 350 家新創公司由 Palantir 校友創立或領導,其中十多家估值突破十億美元。投資界也專設基金投注這個群體,推動其影響力迅速擴張。雖然 Palantir 與政府、軍方的合作背景在部分圈子引發爭議,但不可否認,它已成為孕育矽谷創業者與投資網絡的重要搖籃。

麥肯錫正面臨 AI 時代的轉型挑戰。AI 能快速取代顧問的基礎工作,促使這家近百年歷史的精英諮詢公司重塑業務模式:快速部署上萬個 AI 智能體,協助顧問撰寫報告、檢查邏輯並縮減重複性人力,同時將合作方式由傳統的戰略建議轉向與客戶並肩推動變革,並採用成果導向的收費模式。雖然初級顧問需求減少,但具備深厚經驗與判斷力的合夥人價值反而提升。AI 相關諮詢現已占公司收入的四成,麥肯錫也將持續招聘,但更看重快速學習與協作能力。作為整個產業的縮影,這場變革不僅關乎生存,更代表顧問業邁入與 AI 共生的新時代。

  • 本週我們也推薦您值得閱讀的三篇好文章:

如果你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待了十幾年,你有勇氣離開它,並且走向一個陌生的地方,過截然不同的生活嗎?在十年的公關生涯裡,艾利總是替品牌說故事,卻從未停下來問自己:我是誰?我真正喜歡的是什麼?直到疫情像一個突如其來的休止符,他從高壓的會議室走進潮濕卻溫柔的基隆,轉身投入芳療與嗅覺創作。這段轉變,讓他從「為品牌而活」的職場人,成為「用氣味記住土地」的說書人。香氣不僅療癒了他,也讓城市的靈魂得以被保存⋯⋯ 一起來看看艾利的故事吧!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於 8/19 公布完整名單,1% Style 特別邀請到台中米其林一星「俺達の肉屋」主理人鍾佳憲,分享他對肉的執著與熱情!從炭火燒肉到風味小料理,鍾佳憲不只是轉換烹飪手法,他重新定義了「肉」的可能性。在台中米其林一星「俺達の肉屋」的基礎上,他以第三品牌「肉料理・福」打造一個介於割烹與居酒屋之間的風味場域,將在地食材、料理技法與文化敘事融合,讓每一道菜都是一種感官對話。這不僅是廚藝的進化,更是肉品文化的未來提案:料理能說故事,肉也能表達個性與情感。

在職場裡,能力常被視為成功的關鍵,但丁菱娟並不這麼認為。他用自己數十年的公關與創業經歷告訴我們:真正能決定一個人走多遠的,其實是「溝通」。從年輕時因一句衝動的話失去得力夥伴,到如今推廣「非暴力溝通」的四步驟,她一路走來學會了站在別人的角度傾聽與表達。她相信,好的溝通不是話術,而是真誠與理解,因為唯有讓人願意和你同行,你才能在職場與人生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在統治世界前,中國機器人需先學會做家務!

一圖看懂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中國機器人運動大會:丟9件垃圾要17分鐘,機器人何時才能取代人類?

機器人很適合娛樂。但要做家務或是粗活,可能就不那麼在行了。前陣子,北京舉行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超過 500 個人形機器人在體育賽事以及搬運箱子、運送行李和打掃房間等現實世界任務中展開角逐。有些機器人相當迅捷,但多數都顯得笨拙且表現不穩定。從這個結果來看,這代表我們距離機器人時代真的還很遙遠嗎?

矽谷最火初創公司背後的「Palantir 黑手黨」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一圖看懂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AI 飆股是怎麼誕生的?揭密矽谷金主、科技黑手黨成就 Palantir 傳奇!

矽谷一些最熱門的初創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的創始人都曾在 Palantir 工作過。這些創始人依靠 Palantir 的其他前高管和工程師來獲得支持和資金,並利用這個關係網進行招聘和融資。一些風險投資公司應運而生,其使命就是投資那些由具備 Palantir 工作經驗的人員創立的公司。透過一次豪華河畔露營之旅,揭開 Palantir 的創始人和投資家如何從陌生到夥伴?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AI 來搶諮詢顧問的飯碗,麥肯錫內部評論:「這關乎生死存亡」!

一圖看懂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麥肯錫將敗在 AI 手上?大規模裁員,「管理顧問傲慢自大的時代告終」

企業客戶不惜付出重金以獲取麥肯錫的人類專業知識,近一個世紀以來,他們這麼做一直都有充分的理由:這家精英諮詢公司的顧問大軍通過整合複雜的資訊並規劃下一步行動幫助了一代又一代首席執行官應對最棘手的挑戰。如今,麥肯錫正設法渡過自身的生存性轉型。AI 可以越來越多地替代公司高薪顧問的工作,而且往往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做完,麥肯錫是怎麼想的呢?

本週 1% 好文嚴選

  • 離開品牌與 KPI 的十年職涯之後:艾利在芳香療癒與氣味中找到自己,書寫土地的故事
一圖看懂

(圖/艾利鼻子 提供)

分享本圖

「我本科系畢業做公關十年,從小對化學香精有嚴重的鼻子過敏⋯⋯」艾利說。乍聽之下,你可能會認為艾利仍從事公關相關職業,或許行銷?然而,現在的艾利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也是一個全新的艾利。他的日常,不再是會議與簡報,而是香氣、植物,和一種由氣味牽引的生活節奏。他從曾經的高壓職場,走到芳療與嗅覺創作的世界,不僅僅為自己調和出療癒的生活日常,也替城市、替文化找到能被「嗅覺記住」的方式⋯⋯

點此 ▶ 閱讀全文

  • 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從火烤到風味解構,鍾佳憲用料理語言為台灣肉食文化寫下新敘事

一圖看懂

(圖/鍾佳憲提供)

分享本圖

從炭火燒肉到風味小料理的轉向,台中米其林一星「俺達の肉屋」主理人鍾佳憲不只是廚藝路線的進化,更是對肉品語言與文化敘事的再書寫。他在第三品牌「肉料理・福」中,融合台灣在地肉品與多元料理技法,打開了一條介於割烹與居酒屋之間的風味場域,也重新定義了餐廳如何回應消費者對「風味」、「自由」與「選擇」的期待。這是一場來自料理人的感官提案,更是一種飲食文化的未來預告⋯⋯

點此 ▶ 閱讀全文

  • 溝通,是職場最溫柔的力量|與丁菱娟聊聊 談她眼中的真誠、傾聽與同理心
一圖看懂

(圖/丁菱娟 提供)

分享本圖

在公關與行銷領域深耕數十年,丁菱娟經歷過創業、轉型、國際市場的挑戰,也看過無數職場起伏。他的故事,不只是成功女性的典範,更是一位用「溝通」與「真誠」走過風雨的人生縮影。他說,職場上最重要的能力,往往不是你多厲害,而是你能不能被理解,能不能讓別人感受到你站在同一邊。這種能力,來自於看似柔軟卻最強大的力量——溝通。

點此 ▶ 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