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系畢業做公關十年,從小對化學香精有嚴重的鼻子過敏⋯⋯」艾利說。
乍聽之下,你可能會認為艾利仍從事公關相關職業,或許行銷?然而,現在的艾利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也是一個全新的艾利。他的日常,不再是會議與簡報,而是香氣、植物,和一種由氣味牽引的生活節奏。他從曾經的高壓職場,走到芳療與嗅覺創作的世界,不僅僅為自己調和出療癒的生活日常,也替城市、替文化找到能被「嗅覺記住」的方式。
在艾利成為「艾利鼻子」的主理人之前,是品牌公司的得力公關——Elly(艾利)。當時候的他,為了品牌披星戴月地工作,手機一響便是一件又一件待辦事項排山倒海地湧向他,絲毫沒有喘息的空間,「就像為了品牌而活著。」他說。然而,2020 年的疫情,是所有人馬不停蹄生活中的一個休止符,艾利離開了原本的工作,「沒有想太多,反正先喘口氣找個地方住。」他說。
(圖/艾利鼻子 提供)
分享本圖一座城市的擁抱:在基隆找到家鄉感
「我就從台北搬到基隆了!」艾利分享。我想他應該是基隆人吧,回家休息,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我根本不是基隆人,我苗栗出生的。」艾利在台北生活了十幾年,就在突然有一天決定搬到一個陌生、全新的環境——基隆,甚至愛上這個地方,對它產生「家鄉」的認同感。
這一份「家鄉」的感覺到底從何而來?艾利到底喜歡基隆什麼?我想,那是一種被這座城市溫柔接住的感覺。他在台北收盡了所有公關、行銷工作的疲憊和壓力,卻在基隆找到一種不需偽裝的節奏。這裡的潮濕與多變,沒有尖銳的張揚,反而像是一種安靜的陪伴,讓他在低潮的時候找到一個置身之處,慢慢呼吸。
「基隆真的好棒喔!」一提到基隆眼睛便閃閃發光的艾利說道。他認為,或許是因為基隆是一座海港城,人的包容性特別強。艾利舉例:「我有很多奇怪的點子。如果在台北,朋友可能會先問:『這要不要花很多錢?KPI 怎麼算?會有人參加嗎?』」他笑著說,「但基隆的朋友會說:『聽起來很酷欸,來玩玩看吧!我們幫你。』」即便無法預測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但他們也願意陪伴,就像出海打魚,不確定天氣會不會變化、能不能滿載而歸,但大家都會同心同力。
對他而言,這就是基隆特有的氣質。灰灰濕濕,卻不是髒亂,而是一種誠懇與真實。「基隆不會刻意粉刷成一個光鮮亮麗的樣子,它就是這樣,保留著歷史的痕跡。如果一時沒有更好的想法,那就先放著,總有一天會用到。」艾利形容,這種不急不躁、尊重時間的態度,正好呼應了他內心希望達到的狀態,也讓他深深喜歡上這座城市。
(圖/艾利鼻子 提供)
分享本圖嗅覺喚醒迷失、被遺忘的自己
艾利定居基隆,在基隆生活,愛上基隆⋯⋯那嗅覺又是怎麼悄悄進入他的生活呢?在當公關的時候,艾利常常為品牌服務、為公司效力,名稱總是要附加「某某公司的公關」,「我都在為別人說故事,但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他說。
因此,在離職後,他的世界彷彿停止運轉,沒有品牌、沒有公司,只剩下他與自己。他開始選擇跟自己對話,找尋自己到底是誰?喜歡做什麼?想做什麼?「所以我去上了很多課,茶藝課、陶藝課⋯⋯」他分享。艾利跳脫原有的舒適圈,嘗試了很多曾經沒有時間和心力去接觸的事情。每件事情都躍躍欲試後,他說:「我在很多方面都是超級麻瓜!」然而,唯有一件事——芳療,它彷彿命中注定,或是艾利上輩子擅長的事情,授課老師還沒講解,艾利便知道相關的一些細節和知識。
「我覺得我超級不會背書,但成千上百種天然精油,我不用背就記住了。」艾利笑著說。這份對香氣的敏銳,或許是一種緣分,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其實,他並不是因為討厭公關工作才離開。十幾年的投入,讓他累積了專業與人脈,也經常覺得這是一份很棒的職業。但隨著時間推進,一種難以言喻的「怪怪的」感覺漸漸浮現,我想這並非厭倦,而是一種卡關的迷惘,像是卡在一個迷霧裡,更在疫情的氛圍更放大了這種徬徨。
在上了一堂又一堂的芳療課程後,老師看出他的狀態,「你像一條有很多結的釣魚線,要自己慢慢解很難。」這句話讓他怔住。確實,長年的高壓工作讓他累積了太多無法鬆動的結。然而,當他開始嘗試替別人調製精油,幫助對方緩解壓力、失眠或焦躁時,卻意外在過程中鬆開了屬於自己的心結。原來,幫助他人也能療癒自己。這份利他的特質,本來就是他在公關領域中養成的,而芳療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延續下去。
更讓他驚訝的是,芳療竟能與他的行銷經驗相互呼應。艾利說:「行銷常強調五感體驗,但嗅覺往往被忽視。」它不像視覺或聽覺可以輕易透過網路傳遞,也不像味覺可以直接和食物綁在一起。嗅覺無法被數位化、無法被雲端存取,更難在文化歷史中被保存。也正因如此,它更需要有人去喚起、去記錄。芳療正好補足了這個缺口,當他發現自己可以把過去累積的專業思維帶進芳療時,一種新的方向逐漸清晰。
當然,他也很清楚外界對芳療的質疑。有人把它視為身心靈或能量療法,甚至「怪力亂神」,但艾利傾向科學的路徑。他接觸的芳療有醫學論文佐證,能具體改善壓力、專注力,甚至延緩失智。這讓他在轉換跑道的同時不會感到漂浮,而是確信自己正走向一條理性與感性交會的專業之路。
或許正因如此,艾利才會認為,他與精油之間的關係更偏向一種「想起來了」、「似曾相識」的感覺,像是香氣早已住在他體內,只是等待被喚醒。
「我想讓一個地方被香氣記住」
在正式與嗅覺相處後的艾利,除了療癒自己,他身上的「利他主義」仍然在生根萌芽。「我擅長幫品牌說故事,現在我把基隆、把台灣當作我的品牌。」艾利說道。過去,他替商業品牌建構形象,如今則換成用氣味說土地的故事。他將基隆視為自己的品牌,甚至延伸到台灣各地,透過對地方文化、歷史、建築與日常風景的理解,轉譯成氣味。「嗅覺是超越語言的,」艾利說,「所以我希望讓更多世界各地的旅客聞得到這片土地。」

(圖/艾利鼻子 提供)
分享本圖
(圖/艾利鼻子 提供)
分享本圖他舉例,歐洲城市已經有人在做「城市氣味」,像是巴塞隆納的味道、巴黎的味道、佛羅倫斯的味道。然而,台灣的味道卻仍然模糊,甚至被簡化成「基隆就是廟口小吃」、「台北就是 101」。這不禁讓艾利去思考,難道我們只能用這麼單一的符號去代表城市?
「我覺得台灣有太多更深刻、更有趣的東西,可以被捕捉成氣味。」他語氣堅定地說。這份熱情,讓他不只是芳療師,更是一位用嗅覺書寫城市與土地的說書人。如今,艾利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艾利鼻子 The Noseelly。他以嗅覺創意顛覆傳統香氛,不僅結合在地故事,還為每位顧客量身調配專屬氣味。值得一提的是,艾莉鼻子為基隆所調製的【平安之味】,更是入選了今年度基隆嚴選伴手禮 K STAR 基隆之星的排行榜!

「平安之味」傳達鷄籠中元祭特有的多元人文大愛精神,更能讓使用的人感到靜心,帶來療癒安定的力量。(圖/艾利鼻子 提供)
分享本圖談到一種又一種屬於某個地方的氣味,艾利在找尋與調製時,並非憑空想像,而是以身體力行去感受。他會在當地生活、觀察、採集,將眼前所見、所聞、所觸發的情緒,創作為專屬的氣味。有趣的是,艾利甚至曾經帶著自己所調製的香氣在台灣環島,隨機和素未謀面的人攀談,讓他們聞香,並分享這些氣味帶來的聯想,「不是描述材料,而是感受,可能有『日本高級飯店』的味道,也可能有『舊倉庫的味道』」艾利強調。
有幸聞到艾利所調製的各種氣味的我,覺得這一切都很新奇,更是神奇。某些氣味確實會讓我瞬間想起某個地方、某段氛圍或場景。我想,這正是艾利所追求的:將土地的記憶收集在一個小小的瓶罐或香囊裡,成為可以攜帶、可以喚醒的「氣味回憶」。
(圖/艾利鼻子 提供)
分享本圖嗅覺,是台灣的另一種文化記憶
氣味比語言更誠實。從公關到芳療,艾利用嗅覺完成了自我療癒,也為不同的人、地、物調出專屬的記憶。對他而言,這不只是個人品牌,而是一種文化保存的方式,讓城市的靈魂隨香氣漂流,穿過街道、巷弄、港口,帶著土地的故事,飄向更遠的地方。
- 收聽完整版艾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