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與動的交會:從陶藝到壓克力繪畫|小出直毅 × 風能奈奈以不同媒材展開一場關於記憶與生命的對話

1

在上週五午後,我來到了位於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的「靜謐與靈動一一跨世代的對話」展覽。當靜謐的筆觸遇上靈動的造型,兩位日本藝術家以截然不同的創作語言,展開一場關於時間、記憶與生命經驗的對話。小出直毅(Naoki Koide)與風能奈奈(Nana Funo)聯袂登台,在展覽中,呈現日本當代藝術兼容詩意與張力的一面。

這場展覽由劉丹筠 Jill 與張榮怡 Annie(Shalom Shalom 你好沙龍)共同策展,以「世代的對話」為核心。兩位策展人希望透過不同年齡與生命經驗的創作,探索藝術家如何回應自我與世界。身為藝術收藏者的劉丹筠觀察到:「藝術家的作品深受生命歷程影響,不同階段展現的視野與感性,正構成藝術最動人的層次。」於是,「靜」與「動」在展覽中不再是對立的概念,而是能量之間的循環與平衡。

小出直毅:從家庭出發的守護之形

一圖看懂

(圖/欣沛公關 提供)

分享本圖

展覽中,藝術家小出直毅的陶藝作品首度在台曝光。這批創作誕生於他在台南藝術大學的駐村期間,距離他上一次海外創作,已相隔15年。對他來說,這一次駐村不僅是創作旅程的延續,更象徵著一段新的開始。

小出出生於日本愛知縣,求學期間曾就讀藝術大學的預備校,師從著名藝術家奈良美智。最初,他專注於繪畫,而非陶藝。小出曾在迪士尼工作,負責將新作品繪製到各種素材上。他的作品以歡樂且自由的風格著稱。他最初以合成樹脂進行創作,但後來逐步轉向立體形式,開始使用陶土與陶藝材料探索更多變化。

他認為,與合成樹脂製成的作品相比,陶藝更能呈現每件作品的獨特性。觀者常可見到作品表面有裂痕或凹凸不平之處,這種「不完美」的美感正是日本人對陶瓷作品欣賞的方式,每件作品皆有其獨特性與生命痕跡。小出在創作中保留了這種觀賞精神,也成為他作品的重要特色。

一圖看懂

(圖/欣沛公關 提供)

分享本圖

小出的靈感常源自家庭與日常生活記憶,那些關於守護與延續的情感,透過他奇幻又充滿童趣的造型語彙呈現出來。駐村期間,他將台南的文化風景、人情與生活氣息融入作品,結合日本狛犬與台灣石獅子的象徵語彙,塑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造型世界。這批作品既是對土地的回應,也是藝術家在異地孕育出的一種新能量。

他觀察到台南有許多廟宇,而廟前的石獅子特別引起他的注意。他發現,這些石獅子與日本神社前的狛犬之間有著有趣的共通點,但又在形象與氛圍上呈現出微妙的差異。這份感覺成為他創作靈感的起點,因此誕生了這次展出的「石獅子系列」。

延續他一貫以家庭與日常為主題的創作脈絡,他將自己、太太與女兒的形象融入其中,象徵家庭之間的連結與守護。在現場可以看到,石獅子的陶藝作品都以成雙成對的形式出現。作品中,不同的獅子造型各自代表家庭成員,他特別強調這些作品是「不可分開的」,就像家人之間的情感一樣緊密。

小出說,雄獅通常閉著嘴巴,象徵他在家庭中「咬緊牙關、扛起一切」的角色;母獅則相對輕盈、開口微笑,代表生活中較為柔軟與樂觀的一面。這樣的設計也反映台灣與日本文化對「獅子」形象的不同理解。日本的狛犬中,雄獅通常嘴巴張開(稱為「阿」),母獅閉嘴(稱為「吽」),象徵生命的開始與結束,是宇宙循環的概念。而小出在台灣觀察到,台灣石獅的雄性反而更強壯、母獅較為溫和,這讓他感受到文化的差異,也啟發他思考下一步是否能在韓國、中國等地延伸出更多「地方文化版」的石獅子系列作品。

一圖看懂

(圖/欣沛公關 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欣沛公關 提供)

分享本圖

風能奈奈:以壓克力層層堆疊出的詩意

相較於小出的動感、活潑的造型,風能奈奈的作品則以靜謐的層次引人入境。她的作品以壓克力作為主要媒才,擅長以細膩筆觸與層層堆疊的方式來構築畫面,運用大地色與金色的閃爍點綴,隱含自然與夢境的意象。她的製作過程相當繁複,先以多層顏色堆疊、再描繪風景,接著以熱筆刻畫出畫面中的線條與紋理。遠看像陶瓷,近看卻是細緻的壓克力肌理。她形容創作過程如同「潛入水中般的冥想與祈禱」,在沉靜中追尋記憶的微光。

風能的畫作常以童年記憶為出發點,透過層層堆疊的筆觸,將那些無形的情感轉化為畫布上的低語。雖然她這一次沒能親自造訪台灣,但她在影片中提到:「對這片土地有種莫名的親近感,若能在觀者心中留下些什麼,我會感到無比幸福。」

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她從 2011 年至 2025 年間的多件作品,呈現她在不同階段的風格變化與情感演進。她的作品常使用金屬色、銀色與大地色調,營造出優雅、夢幻又略帶距離感的氛圍,也讓她的畫作深受時尚與設計產業喜愛。目前,風能的作品可見於多處重要場域,包括日本名古屋與廣島的精品品牌門店、AMA Hotel 的大型圓形作品等。她的創作既展現日本文化的細膩氣質,也帶有柔和的詩意與女性感。

一圖看懂

風能奈奈作品——すぎゆく時間をつかまえる歌(Song That Captures the Time Passing By)。(圖/欣沛公關 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風能奈奈作品——嵐を呼ぶ歌(A Song That Invokes a Storm(圖/欣沛公關 提供)

分享本圖

參觀完這個展覽,我能明顯感受到兩位藝術家在風格上的對比與互補。小出直毅的陶藝作品透過家庭與日常記憶,呈現出既童趣又溫暖的造型,而風能奈奈的壓克力畫作則以細膩層次和光影,營造出沉靜且有秩序的視覺體驗。

這場展覽讓人理解,不同世代、不同媒材的藝術創作,確實能在同一空間中互相呼應。觀者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藝術家的思考與情感,也能看到台灣與日本文化交流所帶來的創作活力。最後,這場展覽除了呈現了日本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也提供了觀者一個靜下心來、理解作品與創作者脈絡的機會。

「靜謐與靈動一一跨世代的對話」

日本藝術家 Naoki Koide × Nana Funo 雙人展

  • 展期|10/31 - 11/23
  • 開放時間|週二 - 週日(13:00 - 18:00)*週一休館
  • 地點|Shalom Shalom 你好沙龍(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 165 巷 3 號 1 樓)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謝文(圖/嘉林餐旅集團提供)

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當料理是一種修行:謝文師傅留給我們的火候、哲學與溫度

這是一篇屬於「懷念」的文章。謝文的一生,是半世紀的料理修行。從香港福臨門到台北文華東方雅閣中餐廳,再到捌伍添第與貳零捌公館,他始終相信料理要「真」與「純...

俞1

一步之遙的綠夾克夢:從練習場走上 PGA 巔峰,俞俊安改寫台灣高壇的下一頁

從中壢的小小練習場,到世界最嚴苛的 PGA 巡迴賽舞台,俞俊安用執念與冷靜闖出冠軍之路。差一桿的遺憾、數據與策略的養成,...

1

從自然汲取靈感,為夢想鍍上光芒:Jean Schlumberger 的異想與自然語彙,如何成為 Tiffany 百年靈魂

「對我而言,珠寶藝術首要是一種表達的方式,在時尚的慣常框架以外,表現另一種可能:純粹與持久的美態。」 —Jean Schlumberger...

新版旺卡,會跳踢踏舞?百老匯《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開賣:3D視覺特效 x 魔術幻象,開啟奇幻旅程

還記得孩童時期,看完《巧克力冒險工廠》電影,總會幻想自己住在一座巧克力蓋的世界中,不論是椅子、桌子、電視,都是由巧克力製成,隨手一沾,...

(圖/貝克傢俱 提供)

用設計找到回家的歸屬感:四大療癒設計,從靜謐書房到與自然融合的戶外陽台,勾勒溫馨家園

下班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抬頭看著路燈照著黑夜,思考著一整天發生的事,轉眼間,來到家樓下,打開房門,家中獨有的清香迎面而來,深吸一口後,心情瞬間平緩,...

1

熱愛與真誠的力量|屬於于長君的燦爛星光:緩慢前行,也能很亮眼!

「我不敢說我有多成功,但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于長君說道。 每次給別人祝福的時候,我都會說:希望你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