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誰都更懂悲傷的民族:從葡萄牙怨曲「Fado」洞悉葡萄牙人坦然面對命運的苦甜哲學

葡萄牙 Fado 文化(圖/Annie Spratt @Unsplash)

下了班以後,拖著一身疲憊,漫無目的地漂蕩在城市街頭,朋友捎來一封訊息關心最近是否一切都好,在熙來攘往人群裡被推擠著向前,只得倉促地回個簡單的笑臉貼圖以示感謝關心。回首在課堂上初學英文會話的青少年時期,猶記得老師在講台前口沫橫飛,在黑板上唰唰地寫下第一課將學的兩句問候會話:「Hi,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當有人關心起自己過得好不好,每一句「你好嗎?」的後話,似乎「我很好。」即是一種標準應對答案。

然而這世界上有那麼一個國家,當你語帶輕鬆地問候一句「最近過得好嗎?」可能會收到「mais ou menos(普普通通)」這樣令人有些難以招架卻真摯萬分的回覆。葡萄牙,這個以黃澄澄葡撻聞名國際、新舊市容和諧交錯,且街頭房牆磚瓦皆流光溢彩的國家,佇足定睛欣賞,便會發現在斑斕的城市印象底下,有悲傷遺憾、有思慕惆悵,更有如「月」般陰晴圓缺的情緒流轉。

葡萄牙人的「苦甜哲學」——Saudade

葡萄牙里斯本在今年(2022)被美國 iVisa 公司評選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然而除了「幸福」,葡萄牙人也比誰都更懂得與悲傷共處。走在里斯本街頭,甚至往人潮聚集的市民廣場走,或許不難感受到葡萄牙人那似詩人一般有些鬱鬱寡歡的面容;對於善於苦中作樂的葡萄牙人而言,「悲傷」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兒,悲傷的情緒可能源於往日的歡愉,也可能形塑往後的喜樂,在悲傷的情緒底下,人們也得以仔細觀察自我的內心感受,一位葡萄牙人曾經分享:面對一個鬱鬱寡歡的葡萄牙人,最不該做的事情就是嘗試讓他高興起來。

一圖看懂

看似鬱鬱寡歡的葡萄牙人,其實欣賞每一種情緒(圖/Patrik Kovar @Unsplash)

分享本圖

「悲傷是我們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應該體驗各種心理感受,為什麼只用一種色彩去畫畫?」——葡萄牙心理學家 Mariana Miranda

葡語中有個單字「Saudade」貼切了葡萄牙人的苦甜哲學,Saudade 描繪的是一種深刻的情感,對於曾共享美好回憶而後逝去的那些人事物,懷舊與憂鬱之情因為極度的渴望及關愛而生,正是因為曾擁有刻骨銘心的幸福感受,對於快樂難以復返的惆悵才更加沈重;當然,Saudade 的情緒也可以沒有來由。Saudade 參雜了快樂與悲傷,葡萄牙人視之則是一派輕鬆,一位葡萄牙廚師甚至以「Saudade」命名,獨創了一種苦甜巧克力,嚐起來苦中帶甜,恰似終於悟透的人生滋味。

一圖看懂

Largo de Camões 廣場為紀念葡萄牙詩人賈梅士而建,賈梅士的詩作主題多圍繞 Saudade。(圖/維基百科)

分享本圖

連葡萄牙樂曲都鬱鬱寡歡?一探葡萄牙文化遺產——Fado 怨曲之究竟

聆賞一首曲子,聽那旋律時而悠揚、時而悲愴,低音處宛若低聲呢喃,音高時又清脆響亮,彷彿小心翼翼地訴說過往情深,而後又自個兒瀟灑;音樂,無疑是演唱者與聽眾之間共情、共感、共鳴的媒介,時常也是理解一段文化與歷史的珍貴史料,尤其對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葡萄牙靈魂的「Fado」而言,其重要性自不在話下。

葡萄牙怨曲 Fado 在十九世紀初期成為葡萄牙最普及的傳統音樂之一,「Fado」有命運、運勢之意,聲音低沉的 Guitarra(葡萄牙吉他)、清脆響亮的 Violas(西班牙吉他),再加上葡萄牙版斑鳩琴 Bandolims,即能和鳴奏出一首深情的 Fado 曲目。音樂家藉由 Fado 唱出日常生活中的艱困以及對於幸福美好的渴望,一如葡人的 Saudade 思維,悲歡裡總交織著對生活的一份釋然。

一圖看懂

於 1994 年電影《里斯本的故事》中獻聲演唱 Fado 的聖母合唱團(Madredeus)(圖/Spotify)

分享本圖

至今仍傳唱於葡萄牙酒館、咖啡廳的 Fado,其實也與葡萄牙歷史在時間軸上相互輝映;傳統 Fado 結合了傳統葡萄牙民謠與葡萄牙早期移民所帶來的民謠,其中又包含非洲黑奴的音樂元素、葡國水手的傳統音樂、隨殖民屬地大批留葡學生傳入的巴西情歌,以及葡萄牙在中世紀時被阿拉伯人統治所傳入民間的摩爾樂風;Fado 音樂的旋律多來自傳統抒情曲,將葡萄牙民間文學的傳統化為 Fado 樂曲中的詩意歌詞。

聽上去古典雅緻帶點淒滄感的傳統 Fado,唱的是勞動階層的心情寫照,內容多半與情愛、思鄉及愛情有關,無論貧窮失意的苦悶、水手離鄉遠航的鄉愁,亦或愛人離散後的思慕牽掛,斷腸之曲流淌深刻綿長的情感,隨曲聲漸趨平緩,彷彿傷感之情也一同消散,終是抒發

葡萄牙人面對悲歡交雜的人生,將壓抑的喜怒哀樂都給唱進了樂曲中,情至深處,一句悠長婉轉深深地慨嘆人生。若有機會親臨葡萄牙,不妨為自己規劃一趟 Fado 之旅,深入瞭解葡萄牙人的怨曲文化。

獲總統讚譽的 Fado 女王

蔚為 Fado 界女伶的 Amalia Rodrigues,擁有寬廣的音域及深沉的情感,實為里斯本 Fado 極具代表性的人物。Amalia Rodrigues 善於挑選曲目,吸引了作曲家與詩人為她量身寫詞作曲。Amália Rodrigues 在 1950 與 1960 年代登上巔峰,成為廣為人知的 Fado 代名詞,許多現代 Fado 演唱者也循著她的腳步,在 Fado 這項珍貴的文化遺產推廣與傳承上不遺餘力。

Amália Rodrigues 的這首〈Amalia Tudo Isto e Fado(這就是法朶)〉中唱道:

Almas vencidas 挫敗的靈魂
Noites perdidas 失落的暗冥
Sombras bizarras 黑暗的陰影
Na Mouraria 在摩爾街坊
Canta um rufia 皮條客高唱
Choram guitarras 吉他在嗚鳴
Amor ciúme 嫉妒與愛戀
Cinzas e lume 灰燼與火焰
Dor e pecado 痛苦與罪惡
Tudo isto existe 這一切的存在
Tudo isto é triste 哀傷娓娓道來
Tudo isto é fado 就是命運之歌

靜心聆賞葡國那滿載情緒的旋律、欣賞葡人面對生命的淡然,季節遞嬗,情緒流轉,或許百感交集也僅能隨曲終而愁散。

參考資料來源:

1.《BBC》:The European country that loves being sad

2.《Portugal Online》:Fado – The Soul of Portuguese Music

責任編輯/ 陳鈞煥

1% 頂尖專家都怎麼生活?更多深度內容都在:1% Style Facebook 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有雙好奇的眼睛與學不會放空的腦袋,因而一頭栽進社會學的世界。

此後寫人寫事也寫景,期盼曾路過幾段文字的人能在字裡行間找到共鳴,如此我的文字所到之處便不是虛無縹緲的堆砌。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