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即將來臨,現在已經變成歡慶團聚日子的節慶,其實有一段淵遠流長的故事,而從早期的農神節到273年羅馬帝國的太陽神誕生日,乃至於336年君士坦丁以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加以慶祝(這些當然是從宗教政治的權力拉扯而來),直到現在成為每個人歡慶與團聚的日子,聖誕節其實是非常「與時俱進」的有趣節慶,這樣的演變,也讓人們「各取所需」而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節慶,今天, 1% Style 就從聖誕節出發,帶你一探屬於聖誕節的有趣思維。
(圖/Pexels)
分享本圖聖誕節已近,你已經決定怎麼過聖誕節了嗎?12月25日從過去的太陽神誕生到耶穌誕生,再加上聖誕老人的形象加諸人們心中(以及台灣還有行憲紀念日的政治意義),聖誕節已成為幾近「全民」的節慶了,這一輪轉變,也讓聖誕節從宗教節慶轉化爲「全民運動」,而眾人對於聖誕節不同的解讀,成為多元文化的綜合面貌,也讓聖誕節的色彩多元紛呈,不過,有幾件事情我們在這裡來特別說說,讓你在過聖誕節時,更瞭解這些屬於聖誕節的故事。
聖誕節 VS 耶誕節 以及 X'mas VS Xmas
你一定聽過「耶誕節」與「聖誕節」,這都是Christmas在中文的稱呼,但它的改變卻是很有「政治意涵」的轉變。聖誕節這個詞最早是受到西方基督教的影響,清朝末年的傳教士都稱耶穌為西方聖人,因此有了聖誕節的名稱。不過在1980年代時,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宋楚瑜,通令各新聞媒體不得使用「聖誕」一詞,因此當時將聖誕節更名為「耶誕節」,自此,華人世界(尤其是台灣)出現了「聖誕節」與「耶誕節」兩種不同的稱呼。當然,當時通令由「聖」改「耶」的原因並沒有告知,但坊間普遍認為一是可能獨尊「耶穌」為聖會造成對基督宗教的「過度重視」的誤解,另外也可能會與當時在台灣仍為主流的儒家文化的觀點中以孔子爲「至聖」的觀點底次,當然這些猜測缺乏官方證據的直接證實,這也可能是為了更廣泛的政治考量,避免太過凸顯某些文化(乃至於政治)的舉措,但這樣的「痕跡」卻也讓聖誕節的存在,創造了更多屬於在地的文化色彩,當然,至於行憲紀念日也在這一天,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們下次再說。
(圖/Pexels)
分享本圖至於 Xmas 與 X'mas 的說法,則是從語言文化而發生的「超譯」。這個「X」的字詞源自希臘文中的「基督Christ」的希臘文——ΧΡΙΣΤΟΣ,後續則取其首字母 X 取代 Christ,一方面是以古代基督教將 χ 作為耶穌基督的名字縮寫轉化(這種縮略用法可以追溯到1551年),因此在歐洲 Christmas 也常有人寫成Xmas;Xmas一字傳到東亞地區。 大概是受到現代字母字的影響,這些地區的許多人誤以為X是Christ的縮寫,但因誤讀為縮寫的關係,開始有人習慣性地在X後加上一撇為 X'mas ,積非成是下,X'mas這個寫法反而成為亞洲主流,而被人們接受,這樣有趣的錯誤,其實在某些層面上讓聖誕節更「因地制宜」,從而創造出有文化感的對比,相當可愛。
關於聖誕老人與聖誕禮物
至於聖誕老人與聖誕禮物,則是從聖誕節衍生出的有趣文化傳統。聖誕老人的原型,是羅馬帝國、四世紀時期在土耳其米拉城的主教聖尼古拉,據說他曾經在夜晚爬上貧窮人家的屋頂,把金幣從煙囪投入家中,幫助他們逃過被買賣的命運,於是像是荷蘭,在每年的聖尼古拉節(西方大多數是12月5日、如果是東正教,則是12月19日),會模仿聖尼古拉送眾人禮物;對基督徒來說,這是聖誕節慶祝的一部分,小孩子會在聖尼古拉節獲得禮物,因為聖尼古拉是會為人帶來禮物的聖人,直到現在,這個習俗其實也演變成聖誕節的傳統之一。
聖誕節的送禮,確實也是一個有趣的趨勢。即便是每年都有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但仍總會有「相信有聖誕老人」的小孩寄信給聖誕老人,內容如告知其希望自己收到聖誕禮物之類的,而在某些國家的郵局,為避免讓孩子們失望,會安排專人回覆這些信件,讓這樣的童心與「夢想」,可以持續。
(圖/可口可樂官網)
分享本圖另外,我們現在看到的聖誕老人形象,其實也是極度商業化操作的結果。在法國的聖誕老人被稱為Père Noël,是法國和法語區域所見到的聖誕老人,基本上都是他所轉化出來的印象。Père Noël會穿著帶有白毛邊的連帽紅斗篷,戴著斗篷帽的裝束,是Père Noël的重要象徵;這樣的形象,在1930年代時,可口可樂以Père Noël的裝束為靈感,描繪了具現代形象的耶誕老人,並加入「齁!齁!齁!」的聲音,這樣的形象,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聖誕老人身穿紅大衣、頭戴聖誕帽的形象。至於聖誕老人在北極所製作的禮物,則是從 19 世紀啟動的「工業革命」中工廠的流水線聯想而來,聖誕老人手下有許多小精靈是這些禮物的重要生產者,製造玩具也是以近代工廠的流水線大量生產的作業員型態產生,所有的玩具小精靈以傳統手工完成,其實也與近代工廠與台灣70年代家庭代工的意象有些雷同,這是聖誕老人的「因時制宜」,也是有趣的觀點。
薑餅屋、槲寄生與將臨曆
另外,人們怎麼慶祝聖誕節,其實一些過去文化的轉化,也讓這樣的節慶變得有趣,這可能存在宗教意涵,也可能是傳統文化的延續與轉化,甚至有些意象更讓商業品牌創造了不小的商機,這些意象所代表的意義,其實也與聖誕節的「創造」與「期待」 有些異曲同工。
(圖/Pexels)
分享本圖像是薑餅人與薑餅屋,就是屬於聖誕節最有趣的例子。這應該是聖誕節最具「代表性」意象的點心,甚至比「樹幹蛋糕ûche de Noël」(法國的聖誕節點心)、「聖誕大麵包panettone」(潘內托內,義大利的聖誕水果麵包)的名氣還高,而它與聖誕節的連結,也是有「歷史」的。早期的歐洲,從中東所帶回來的辛香料——薑,是珍貴而稀有的物產,因為他有驅寒保暖的功用,最早在 11 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歐洲貴族就有製作薑餅作為「戰備物資」的傳統;時至 15 世紀,許多修道院將薑餅這樣的食品作為送給參與聖誕夜彌撒的信眾,甚至於將臨期主日的聖誕市集製作薑餅作為商品與民眾「結緣」,也讓聖誕節吃薑餅的傳統更為普及,也更加根深蒂固,這也成為德國聖誕節的重要食品。至於薑餅人,據說則是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突發奇想,要求烘培師依照參加聖誕晚宴的賓客樣貌製作「人型薑餅」作為伴手,再加上格林童話《糖果屋》在 1893 年被德國作曲家Engelbert Humperdinck編寫成一齣音樂劇,並選在聖誕節首映,從而引起注意,而商家開始推出用薑餅做的「薑餅屋」,並塗上各種顏色的糖霜,這也讓薑餅從德國傳統食品,搖身一變為每年聖誕節不可缺少的傳統。
(圖/unsplash)
分享本圖另外,帶有浪漫風情的「槲寄生」花圈,也是聖誕節不可或缺的裝飾之一。很多人會不小心寫成「榭」寄生的槲寄生是一種寄生植物,常用於裝飾聖誕樹與聖誕花圈之用,在歐洲甚至有一個習俗,如果兩人在槲寄生花圈下相遇,就算互不相識,任誰都可以正當地親吻彼此,這個說法似乎有些浪漫(也有些性騷擾的嫌疑(大誤)),但這樣的故事其實是從北歐神話中轉變過來的——據說掌管愛與婚姻的神祇巴德爾除了槲寄生之外,世間萬物都傷不了他,有一次洛基半開玩笑(另一方面可能是嫉妒巴德爾受人歡迎)用槲寄生製作的箭射巴德爾,刺穿了巴德爾的心臟,眾神於心不忍協力將巴德爾復活後,巴德爾的母親弗麗嘉重新賦予了槲寄生「和平與愛」的象徵,並希望能將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就立下了「從槲寄生下走過的人們要擁抱彼此」的規矩──這逐漸演變成後來的「在槲寄生下的人要互相親吻(kiss under the mistletoe)」的傳統。
(圖/Giorgio Armani)
分享本圖至於近年風靡於精品、美妝圈的「聖誕倒數日曆」,則是從基督教傳統演化而來。聖誕倒數日曆其實正名應該是「將臨曆」(有人寫作「降臨曆」),其實是 19 世紀德國路德宗發展出來的慶祝小禮。將臨曆名稱來自於天主教準備慶祝耶穌誕生前一個月的「將臨期」,這個可以被認定是教會新年的日子,教會製作一個從將臨期第一主日(最接近11月30日的星期日)開始「倒數」的日曆,每一格日曆都是一個小盒子或小口袋所組成,信眾每一日可以開啟一個小門取出格子裡的禮物,作為歡慶耶穌誕生的「準備」;早期的將臨曆中大多放著的是聖經金句與聖誕點心,近年幾家精品品牌與生活風格品牌也開始應用將臨曆的意象,推出自身的精選組合,讓聖誕節的氣氛從十二月初就出發,延長美好歡慶的感受。
說真的,不管是宗教意涵或是當今的商業化氛圍,聖誕節從過去慶祝耶穌誕生到現在的歡聚慶賀,其實仍然存在家人親友團聚,以及強調慷慨、博愛與相互扶持的精神,而在一整年的忙碌後,以聖誕假期作為親友團聚與自我慰勞的時節,其實也是一種思維的轉化,或許也是聖誕精神在當代的實踐,如果是這樣,那何不好好的慶祝一下聖誕這個節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