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敦促持股員工「先別拋售」,Optimus 機器人生產計畫會是救命稻草嗎?及其他一週大事

(圖/華爾街日報)

馬斯克敦促持股員工「先別拋售」,Optimus 機器人生產計畫會是救命稻草嗎?⋯⋯ 1% STYLE 希望持續服務一群獨特的夥伴:永遠渴望具體而微的生活建言、關注能豐富日常的獨特體驗、以及培養超越國界和時間的視野。

  • 讓我們每週二從國際角度關注以下的未來大事紀:

伊隆 · 馬斯克近期在一次會議上表示,該公司今年的目標是生產 5,000 台 Optimus 人形機器人,會上他還敦促員工在公司股票遭拋售之際繼續持股,這一宣告會成為馬斯克的救命浮木嗎?現在,面對怪物般的高物價和通膨,美國富人卻比以前還來的花錢如流水?

上週輝達的 GTC 大會(NVIDIA 開發人員人工智慧大會)再次吸引全球的目光,但資本市場卻反應冷淡,難道 DeepSeek 的威脅真的這麼大?《快思慢想》的作者康納曼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一生重視數據佐證所思所想,最後卻選擇在去年三月遠赴瑞士結束自己的生命,華爾街日報由康納曼為出發點,探討了現代自殺議題的更多想像。

  • 本週我們也推薦您值得閱讀的三篇好文章:

傳統我們眼中的穿戴型智慧裝置,最直接的標的,應該就是智慧手錶,尤其是 Apple 帶出的風潮,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近期三星推出的 Galaxy Ring,卻給了我們對於 3c 產品、風格飾物的另一科技想像,而它是否比起手錶,更像是種「控制指揮裝置」。

都說品葡萄酒是一門學問,但究竟有什麼技巧能判斷呢?我們邀請到葡萄酒管家劉善農,他說道:「其實每支葡萄酒都有屬於自己的 DNA 」多年來他用心鑽研,與世界上的各類葡萄酒對話,打造葡萄酒五行、天地人品酒法、12 種口感分法等,描繪出他奇幻的葡萄酒武俠之旅。

Michelle Lin 目前是一家寵物食品公司的公關總監,也是臉書社團「毛小孩悠遊天地社團 - 寵物友善資訊/寵物公益支持」的創辦人兼版主,這次 1% Style 與這位毛孩媽媽一同聊聊,自己如何與寵物緊密相連,這份情誼又如何成為她的一生志業。

馬斯克敦促持股員工「先別拋售」,Optimus 機器人生產計畫會是救命稻草嗎?

一圖看懂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用5萬機器人救電動車? 股價大跌4成,馬斯克宣布機器人投產計畫,這如意算盤能撐多久?

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 · 馬斯克(Elon Musk)在一次會議上表示,該公司今年的目標是生產 5,000 台 Optimus 人形機器人,會上他還敦促員工在公司股票遭拋售之際繼續持股,這一宣告會成為特斯拉的救命浮木嗎?

據在 X 上發布的活動錄音,馬斯克在全體員工大會上宣布了這一目標,他說特斯拉可以利用其自動駕駛技術來推進這款人形機器人的生產。他還說,Optimus 機器人的試生產計劃於今年開始。這款機器人可以執行行走和接球等任務。

特斯拉公布上述計劃之際,正值這家汽車製造商的股票面臨多重壓力,包括電動汽車需求疲軟、馬斯克涉足政治,以及來自中國同行比亞迪(BYD)的競爭加劇。特斯拉股價今年以來已累計下跌 41.5% 。

Pepperstone 的研究策略師 Ahmad Assiri 表示,在經歷多年的強勁增長後,特斯拉的銷售去年趨平,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初步指標暗示銷售依然疲軟,與此同時,比亞迪在電動汽車市場繼續獲得相當大的認可。

許多公司都已準備在今年推出初代產品。包括蘋果(Apple)、華為(Huawei)、Meta 和騰訊(Tencent)在內的領先科技公司都已宣布入局人形機器人。

大和(Daiwa)分析師劉偉健(Kelvin Lau)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今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產品的關鍵發布年,預計 Optimus 這一特斯拉旗艦機型的交付量將達到 5,000 至 1 萬台。

馬斯克說,特斯拉已有足夠在今年生產 1 萬至 1.2 萬台機器人的零部件,但由於這是一款新產品,今年的目標設在了 5,000 台。他還說,公司希望明年達到 5 萬台的產量,這款特斯拉機器人將在明年下半年準備就緒,可在受控環境之外使用,並將首先向公司員工開放此功能。

美國 GDP 的血淋淋真相,有錢人變更有錢了,平民卻已陷入水深火熱?

一圖看懂

(圖/美聯社)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美國GDP依賴有錢人撐盤,多數家庭卻水深火熱!表面上的經濟繁榮還能維持多久?

現在,我們可以用短短幾句話理解美國社會當前最真實的寫照:面對怪物般的高物價和通膨,老百姓們只能勒緊褲帶勉強過生活,有錢人們則面不改色繼續度假、買名牌包,絲毫不受影響。

在美國,年收入超過 25 萬美元,屬於即富裕的前 10% 家庭,疫情後的他們,因為手上股票、房地產漲了不少,消費自然是有增無減。根據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的數據,他們目前囊括了全美消費的 49.7% ,創下 1989 年以來的最高紀錄,30 年前的這項數據僅為 36% 。

換句話說,現在美國經濟繁榮,可說是大量依賴這些富裕階層的支出。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估計,光是前 10% 高收入族群的消費,就佔了美國 GDP 近三分之一。

「富裕階層的財務狀況是有史以來最好,消費力道強盛,現在國內經濟可說是高度依賴他們。」贊迪表示。

整體來說,富裕階層的消費力遠超過通膨,不僅不受影響,還有愈來愈強的趨勢。前 10% 的高收入者消費增加了 58% ,反觀排名後 80% 的族群,消費力只比四年前增加了 25% ,僅略高於同期的通膨率 21% 。

根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觀察,收入最高的三分之一客戶的信用卡消費增長速度,比收入最低三分之一的客戶來得快。其中,前5%高收入家庭在海外購買精品的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10%。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執行長艾德·巴斯蒂安(Ed Bastian)表示,近期高檔行程的需求異常熱絡,預計能帶動今年利潤成長。有意思的是,頭等艙和商務艙的銷售額增加了8%,而經濟艙的銷售額僅成長2%。

贊迪表示,美國最富有族群的購買力與房價和股市大漲有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差距也愈來愈大了。

輝達 GTC 大秀為何在市場冷淡?黃仁勳還有 600 億現金流還未動到,輸贏還為時尚早

一圖看懂

(圖/美聯社)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輝達GTC大秀,為何難打動市場?黃仁勳接下來的難題:滿手2兆現金,應該怎麼花?

上週輝達的 GTC 大會(NVIDIA 開發人員人工智慧大會)再次吸引全球的目光,但資本市場卻反應冷淡?因為自從輝達上一次舉辦 GTC大會以來,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周二發表 GTC 主題演講前,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今年累計下跌近 8% ,而 2024 年全年該指數累計上漲逾一倍。

周二,也就是黃仁勳發表主題演講的當天,輝達股價在大盤普跌背景下又下滑超過 3% 。雖然周三收復部分失地,但今年仍累計下挫 12.5% ,這與上年同期 81% 的驚人漲幅形成鮮明對比。

就自身業務來說,輝達也面臨壓力,其中包括對競爭不斷加劇的擔憂,也包括對中國公司 DeepSeek 橫空出世等一些新動向的不安。DeepSeek 宣稱取得的成就似乎降低了企業為打造先進 AI 模型和工具而花費巨資購買輝達 GPU 晶片的必要性。

但事實上,輝達的領先優勢可能並沒有減少很多,Evercore ISI 的 Mark Lipacis 在其報告中稱,一些大型數據中心的運營商告訴他,輝達比競爭對手領先八年。AI 數據中心提供商 CoreWeave 在本月早些時候提交的 IPO 文件中表示,該公司只使用輝達的 GPU 晶片,因為「我們的現有客戶在合同中指定我們使用輝達 GPU 」。

競爭對手很難縮小這種差距。輝達的財務實力在晶片行業內無與倫比,其往績 12 個月自由現金流接近 610 億美元,是博通(Broadcom)的三倍,是Advanced Micro Devices (簡稱AMD)的 25 倍。輝達似乎也有足夠的空間加大投資。

對輝達來說,最難纏的對手可能反倒是自己過去的表現,以及這些表現所催生出來的,對於未來的高預期。多位分析師指出,在今年 GTC大會上宣布的重大消息,基本都在預料之內。

華爾街預計,輝達本財年收入將增長 57% ,對於一家規模如此之大的公司來說,這種增長速度已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只有他們前一財年增速的一半。

強大的晶片公司經常挑戰物理定律,但即使是其中的佼佼者,也無法始終與地心引力抗衡。

90 歲主動結束生命,決策理論大師康納曼的最後抉擇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

華爾街日報導讀:如日中天的諾貝爾大師,為何突然隻身飛到瑞士結束自己一生?

《快思慢想》的作者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一直潛心研究人類決策的不完美和不一致。他的一生重視數據佐證所思所想,最後卻選擇在去年三月遠赴瑞士結束自己的生命,華爾街日報由康納曼為出發點,探討了現代自殺議題的更多想像。

康納曼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201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 2011 年首次出版的《快思慢想》一書作者。根據大多數人的說法,康納曼選擇結束生命時,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仍然相當不錯。

在康納曼進行開創性研究之前,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假設人類是理性的。也就是說,人的信念具有內在一致性,人會根據所有相關資訊來作決策,而且偏好不會改變。但康納曼通過一系列簡單而巧妙的實驗反駁了理性的上述定義,他從來不認為人是非理性的。他認為人反覆無常,情緒化,容易被愚弄,而且最容易被自己愚弄。

康納曼的朋友和家人說,他的選擇純粹是個人行為;他不贊成任何其他人接受協助自殺,也從不希望被認為主張其他人接受協助自殺。

「我沒有沉沒成本」卡內曼喜歡這樣說。他總希望用證據,而不是用先前的努力或承諾來決定自己的信念和行動。

俄勒岡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斯洛維奇(Paul Slovic)在 50 多年前就跟康納曼是朋友,他說:「丹尼是那種會長時間認真思考問題的人,所以我想,他一定經過了深思熟慮。當然,我們這些一生都在研究決策的人,會考慮很多決策的理由。但很多時候,理由並不是理性的東西。而是感覺。」

這顯然是一個牽扯強烈情緒的話題,蓋洛普最近的一項調查詢問,醫生協助身患絕症而痛苦不堪的病人自殺是否應該合法;66% 的美國人表示同意。另一方面,在另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中,40%的參與者認為醫生協助自殺在「道德上是錯誤的」。

在康納曼的最後一則電子郵件中他寫道:「我從少年時就認為,生命最後幾年的苦難和屈辱是多餘的東西,我在按照這個信念行事。」

本週 1% 好文嚴選

  •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試圖掌管一切的魔戒所為何來?|評測 Samsung Galaxy Ring 與其未來想像

一圖看懂

(圖/Samsung )

分享本圖

傳統我們眼中的穿戴型智慧裝置,最直接的標的,應該就是智慧手錶,尤其是 Apple 帶出的風潮,就是最好的例子。當然一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當智慧型手機發展到一個極致的情況下,包括像手錶這類的裝置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取代了,為什麼 Apple 還要再做一支 Apple Watch 來「搞事」?但事實證明,作為一個感測、互動裝置,Apple Watch 確實補上了 iPhone 對於環境(尤其是使用者的身體機能的即時監控)感知的不足,這也讓「智慧健康」領域走上了另一個層次——當你可以即時、精準(相對性)掌握自身(或你想要掌控的人)的身體狀況時,衍生性的需求也同時展開。

點此 ▶ 閱讀全文

  • 音樂能改變酒的風味?獨創「葡萄酒五行觀點」教你品酒搭餐小知識|探索葡萄酒管家劉善農的武俠之旅
一圖看懂

(圖/劉善農 提供)

分享本圖

電影中,酒業經營者們,總是優雅的拿起酒杯,搖轉杯身,細聞氣味後,放入口中嚥下,隨即露出一抹微笑,彷彿在訴說著「原來是這款酒呀!」高貴又神秘的動作,總讓人捉摸不透,就如同有著心靈感應的能力,可以與它們說悄悄話一樣,從其中感受到隱藏在酒杯後的故事。都說品葡萄酒是一門學問,但究竟有什麼技巧能判斷呢?葡萄酒管家山姆大叔劉善農說到「其實每支葡萄酒都有屬於自己的 DNA 」多年來他用心鑽研,與世界上的各類葡萄酒對話,打造葡萄酒五行、天地人品酒法、12 種口感分法等,描繪出他奇幻的葡萄酒武俠之旅。

點此 ▶ 閱讀全文

  • 牠們給了她愛與被愛的能力:Michelle 與毛小孩的相互救贖劉善農
一圖看懂

(圖/Michelle Lin 提供)

分享本圖

第一眼見到 Michelle,我便知道她一定是個溫柔又大方的人。採訪的那一天天氣很好,在冬日暖陽下的她,笑容格外親切,淺藍色的圍巾和湛藍的天空相映,讓她顯得更加清新柔和。

採訪過程中,Michelle 臉上都會掛著暖心的笑容,讓我覺得就像跟一個老朋友對話一樣,非常輕鬆。我想,這正是來自一位寵物媽媽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Michelle 目前是一家寵物食品公司的公關總監,也是臉書社團「毛小孩悠遊天地社團 - 寵物友善資訊/寵物公益支持」的創辦人兼版主,無論是在忙碌的工作,抑或是在卸下職業包袱後,她的生活始終與寵物緊密相連。而這份深厚的緣分,又是如何悄然萌芽的呢?

點此 ▶ 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ACPV ARCHITECTS)

建築 不只是城市中的風景而已|與國際建築大師關於建築、城市與生活風格的一段對話

關於城市輪廓,建築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它不但必須解決場所議題,更要帶動生活的想像與期待。這一次趁著義大利國寶建築師 Antonio Citterio 領軍的...

(圖/Bushmills)

愛爾蘭與台灣最近的距離|與 Bushmills 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的生活風格對話

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

藝術拍賣官游文玫

「幫拍品找到心愛的主人,就是我的意義」|拍賣場的指揮家:藝術拍賣官游文玫的人生故事

拍賣官,在你印象中是怎樣呢?許多電影裡,他們穿著正式服裝,站在台上,現場來賓爭著競價,而拍賣官揮著手,帥氣落槌。然而,這種畫面是真實存在嗎?究竟「拍賣官」...

(圖/舊妮老物 提供)

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放血=治病?你不知道的中古醫療觀

放血療法裡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這麼陌生,依我膚淺的理解,中醫會在傷處扎一個小洞,將少量淤血放出,達到氣血循環的效果,但你知道嗎?在歐洲,放血療法(...

(圖/坂本龍一 fb)

跨界實驗室│關於電影 》音樂大師的「配樂進化史」:坂本龍一的五部傑作,創造永恆影史經典

當悠揚琴音在銀幕前後流轉縈繞,正在觀賞電影的你,無論是感動的熱淚盈眶,或是悲傷的悵然若失,問及心中會浮現哪一號人物,答案仍舊會是——坂本龍一。...

(圖/Audemars Piguet 官網/HUBLOT 官網)

跨界實驗室│關於腕錶 》從工藝結晶到藝術家的專屬畫布,當代腕錶的「藝術性」從何而來?

在過去,當腕錶與藝術扯上關係,通常都直指著琺瑯、金雕、鏤空等傳承以久的製錶工藝,可到現今,我們統稱的「藝術腕錶」範疇,聯想到的除了上述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