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隻的 Labubu 為什麼爆紅?哈根達斯的勁敵是誰⋯⋯ 1% STYLE 希望持續服務一群獨特的夥伴:永遠渴望具體而微的生活建言、關注能豐富日常的獨特體驗、以及培養超越國界和時間的視野。
- 讓我們每週二從國際角度關注以下的未來大事紀: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的大背景下,泡泡瑪特(Pop Mart)憑藉丑萌「Labubu」娃娃帶動盲盒經濟狂潮,吸引 Z 世代排隊搶購,讓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暴增兩倍、股價飆升。年齡僅有 38 歲的 CEO 王寧以「小確幸」為切入口,把玩偶打造為情感寄託與身份符號,並將泡泡瑪特推向國際舞台。然而,儘管 Labubu 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新符號,投資者與分析師仍提醒,泡泡瑪特的挑戰在於如何不斷複製這股爆紅效應。
在中國消費趨向理性與追求性價比的背景下,本土冰淇淋品牌 「野人先生」 以更低價格與創新口味迅速擴張至近千家門店,市場表現超越哈根達斯等外國品牌。隨著經濟放緩與通縮壓力,消費者傾向拒絕「智商稅」,外資品牌若缺乏本土化與持續創新,將難以在這個仍具龐大消費力的市場中保持優勢。
億萬富翁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近來關注一所名為 Alpha School 的快速發展私立學校。該校主打以人工智慧輔助,讓學生每天僅花兩小時完成核心課程,並在下午參與實踐與興趣活動。與傳統教育不同,Alpha School 排除了涉及政治與社會爭議的課程(如 DEI),師資也不限於專業教師。學費每年約 4 萬至 6.5 萬美元,目前已在多州設校,並將於紐約市開設新分校。阿克曼雖非投資者,但積極為其背書,被視為「事實上的大使」,並將與創辦人共同參與教育論壇,推廣這種新型教育模式。
- 本週我們也推薦您值得閱讀的三篇好文章:
9 月的封面人物,1% Style 找來了台灣女藝人——林予晞。「球來了,就要打!」對林予晞而言,這不只是比喻,而是她面對人生各種挑戰的態度。從空服員到演員、從攝影創作到料理實驗,她以全力以赴的勇氣迎接每一次未知,並在多重角色中找到自己的節奏。內斂卻充滿熱情,害羞卻不失好奇,她用真誠和專注,把每一次嘗試化為成長,也讓生活的細節散發溫度。這篇文章帶你走進林予晞的世界,感受她如何在挑戰中找回自我,並用勇氣與熱情迎向每一顆人生之球。
台灣政壇迎來歷史性時刻:東京奧運羽球雙打金牌得主李洋,被任命為首任「運動部」部長。這不只是行政架構的新篇章,更象徵運動員如何從賽場走入體制,把賽場上的專注、紀律與價值觀帶進公共治理。然而,李洋並非首位踏上這條路的人,在國際上有不少運動員在這條路上奮鬥著,他們早已在政策與社會影響力上留下鮮明印記。他們用親身經歷打造政策的溫度,將競技精神轉化為制度建設與社會整合力量。請跟隨 1% Style 的腳步,一起探索運動員如何從賽場的勝利者,成為政策的塑造者;以及李洋在台灣,將如何用第一線經驗與運動員視角,迎接體制改革與全民運動的新挑戰。
從高壓公關到嗅覺創作者,艾利的生活完成了一次戲劇性的轉身。十年來,他在品牌與會議中奔波,手機響起即是待辦事項,如今,他的世界被香氣、植物與感官體驗重新定義。搬到基隆,他找到一種節奏與歸屬感;透過芳療,他療癒自己,也將這份感受延伸到城市與文化之中。一起來看看艾利如何從職場精英變身「嗅覺旅人」,如何用香氣捕捉城市記憶,並創造出既療癒又有故事感的嗅覺世界。
泡泡瑪特如何靠Labubu成功「販賣快樂」?

泡泡瑪特首席執行官王寧。(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華爾街日報導讀:一個玩偶帶動 6 百億元市場!中國經濟慘,「快樂市場」竟創新高?
如今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包包上掛著的 Labubu 娃娃。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之際,中國年僅 38 歲的企業家王寧找到了讓消費者持續花錢的秘訣。這可以稱之為「快樂市場」,也就是如今隨處可見的 Labubu 這樣的提供平價「小確幸」的消費領域。不只泡泡瑪特,另外三家香港上市公司:珠寶品牌老鋪黃金(Laopu Gold)、毛戈平化妝品(Mao Geping Cosmetics)和超低價茶飲連鎖品牌蜜雪冰城(Mixue),這些被稱為「新零售」的公司,它們抓住了中國年輕人追求悅己消費的心理,打造中國新的「快樂市場」⋯⋯
中國本土冰淇淋連鎖野人先生崛起,揭示美國品牌在華經營誤區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華爾街日報導讀:哈根達斯被打敗了!這家冰淇淋口味很「怪」,野人先生是何方神聖?
在中國的零售業叢林裡,哈根達斯(Häagen-Dazs)正被一家名為野人先生的本土意式冰淇淋連鎖店蠶食。野人先生的店內現制意式冰淇淋每杯售價 4 美元,低於哈根達斯售價,過去兩年在市場上的表現已超越這一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旗下的競爭對手。憑藉大米和羽衣甘藍等口味,該品牌已發展到近 1,000 家門店⋯⋯
對沖基金大佬阿克曼的「新歡」:一家擁抱 AI、拒絕 DEI 的學校

(圖/華爾街日報)
分享本圖華爾街日報導讀:華爾街禿鷹的教育革命:幼兒園每天只上課 2 小時,但一學期要價 300 萬元
億萬富翁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有了一個新的關注點:一家發展迅速的私立學校。該校不開設所謂的多元、公平和包容(簡稱:DEI)課程,而是利用 AI 在兩小時內對兒童進行速成教學。他最近在全球房價最貴的地方—紐約曼哈頓,開設新的幼稚園——Alpha School。Alpha School 將其教師稱為「嚮導」,使用 AI 的軟體,學生每天只上課兩小時,下午的課程重點在培養生活技能,包括讓幼稚園學生「不停歇地」騎行 5 英里,以及透過 AI 生成的計劃,探索個人愛好⋯⋯
本週 1% 好文嚴選
- 「球來了就是要打!」|林予晞的生活態度:用勇氣與熱情迎接生活中每個未知的挑戰

(圖/agete 提供)
分享本圖「對我來說,球來了就是要打!」林予晞笑著說。這句簡短的話,比任何官方簡介都來得真實。她一路從空服員、演員、攝影、寫作、創作,正是靠著那份不肯放下的好勝心與責任感,把每一個挑戰接成了自己的舞台。和性格活潑、外向的藝人不同,與林予晞的初次碰面,她身上散發著很獨特的氣息,有點害羞、內斂,說話時有自己慢而柔的步調;但只要提到熱愛的事物,又能滔滔不絕,圓滾滾的眼睛閃爍著對生活的熱情與好奇⋯⋯
點此 ▶ 閱讀全文
- 1% Beyond News》從球場到部會大門|從李洋聊起:運動員走進體育政治第一線,如何塑造政策領導力?

(圖/PEXELS)
分享本圖李洋將接任台灣首任運動部長,確實象徵了台灣運動員走入體制的新篇章,但他並不是第一人。這一次,1% Style 帶你從辛巴威泳后 Coventry、法國擊劍女王 Flessel、烏克蘭短跑王 Borzov 與哥倫比亞舉重金牌 Urrutia 的故事,帶你看看運動員如何憑藉價值導向、現場敏感度與領導特質,在體育政策中發揮影響力⋯⋯
點此 ▶ 閱讀全文
- 離開品牌與 KPI 的十年職涯之後:艾利在芳香療癒與氣味中找到自己,書寫土地的故事
(圖/艾利鼻子 提供)
分享本圖「我本科系畢業做公關十年,從小對化學香精有嚴重的鼻子過敏⋯⋯」艾利說。乍聽之下,你可能會認為艾利仍從事公關相關職業,或許行銷?然而,現在的艾利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也是一個全新的艾利。他的日常,不再是會議與簡報,而是香氣、植物,和一種由氣味牽引的生活節奏。他從曾經的高壓職場,走到芳療與嗅覺創作的世界,不僅僅為自己調和出療癒的生活日常,也替城市、替文化找到能被「嗅覺記住」的方式⋯⋯
點此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