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裡的臺灣,沒有全貌——專訪 [tei] by O'BOND 主理人劉明杰以茶與酒勾勒出的台灣韻味

[tei] by O'BOND,圖/1% STYLE,蔡孝如 攝

潮悶的五月天下起綿綿細雨,點滴雨珠透著微光,將臺北街頭洗出一道清新宜人的城市氛圍。夜幕低垂時分,穿過車水馬龍的信義區街頭,街景變幻,腳步循著門牌謹慎地慢了下來,對著沒有門牌的門面遲疑半晌,只見喧囂馬路旁一處沈穩赭棕色鋪展的門面,在月色下流露禪意,大門綴著一只花玻璃圓盤燈,似尋常人家一處安然自宅,你若禮貌前來,門便盛情敞開。

這個像秘境一般有著神秘格調,又如家一般質樸低調的品飲空間姿態萬千,想在風格獨樹一幟的空間裡小酌一杯時,它是間酒吧;若想以茶會友,嚐那臺灣茶的豐盛百味,它便是茶室。位於熱鬧市中心的品飲空間 [tei] by O'BOND 褪下種種標籤,專注將臺灣茶揉稔入酒,以茶、酒、臺灣記憶,靜靜地訴說著臺灣茶的風土、風情與風味。

1% STYLE 六月份的封面人物邀請到曾獲君度橙酒國際調酒大賽冠軍,現任 [tei] by O'BOND 主理人的劉明杰 Tom,來與我們分享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他想打造一間述說臺灣茶故事的品飲空間?臺灣茶與文化有何獨特之處,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們前來造訪?


隨著一身中式漢服的店員自門右邊的長廊深入店內,嘎拉聲響迴盪廊道,原來是 [tei] by O'BOND 汲取了茶與酒的共同要素——「時間」,與藝術家許雁婷、真真鑲嵌玻璃研究所合作,以玻璃模擬出發酵的聲音,不僅綿延了象徵臺灣傳統文化的花玻璃在空間裡的意象,也讓來到此處的賓客們以聽覺揭開臺灣故事的序章。

一圖看懂

[tei] by O'BOND 店內的牆上嵌上傳統花玻璃燈飾,為店內增添一份濃濃的臺灣意象。圖/1% STYLE

分享本圖

緩步行於飄散縷縷木質調香氣的窄長廊,因為牆面矗立、燈光昏暗,且踏出的每一步履都走向未知,空間被限縮之際,不自覺地腳步便放慢,感官亦被放大了。 [tei] by O'BOND 中文名為「沓沓仔・明茗茶酒研究室」,沓沓仔意即台語的「慢慢來」——「茶跟酒都需要時間來淬煉與製程,我們想要讓大家更了解臺灣、想與大家分享臺灣茶,也想讓大家更了解何謂調酒。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因此我們希望利用空間的限縮來呼應品牌。」像由衷地關照著老朋友,Tom 莞爾地說,他希望來到 [tei] by O'BOND 的人,無論當天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來,又想帶走什麼樣的情緒,都能放慢腳步,靜心聆聽這個空間在自己耳邊的呢喃低語。

「未定義」是為了看見更多可能——臺灣,是沒有一個全貌的

一圖看懂

自 [tei] by O'BOND 酒吧空間望向茶室,充滿禪意與象徵臺灣早期樹下飲茶文化的「赤楠木」寧靜如昔。圖/1% STYLE

分享本圖

「我們想要從我們三十幾歲的角度眼光,來詮釋我們眼中的臺灣。」

以手拖頷,輕啜口酒,目光所及之處是俯拾皆是的臺灣碎片,包括進入酒室空間前,需以茶斟至八分滿方得以入門的奉茶儀式;表徵臺灣早期樹下飲茶文化的赤楠木;流行於臺灣五、六零年代間的綠蛇紋石磁磚;流露奶奶家日常感的傳統簍空藤編櫥/酒櫃;座位底下鑿刻時間痕跡的紅磚⋯⋯。蒐集到愈是多的臺灣印象,或許愈能理解,在 [tei] by O'BOND 裡頭,臺灣,其實沒有「一個」全貌。

一圖看懂

進入 [tei] by O'BOND 品飲空間前,店員會先將茶杯斟至八分滿,酒室門方緩緩敞開,此互動設計帶出了臺灣傳統村口獨特的「奉茶文化」,亦象徵著歡迎賓客來到 [tei] by O'BOND。圖/1% STYLE,蔡孝如 攝

分享本圖

Tom 憶起與相識多年的設計師好友一起從零慢慢拼湊出 [tei] by O’bond 的過程,坦然地說道,起初開店即是為了拿下亞洲 50 大酒吧的殊榮,然而這間店乘著時間之河,載著 Tom 與合作設計師們之熱忱,而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與目標,終也層層堆疊出了屬於 [tei] by O'BOND 的深刻故事,這故事裡的主角,是茶、是酒、是走入店裡的賓客、是 Tom 想讓更多人看見的臺灣。

一圖看懂

Tom 與包含玻璃、家具、聲音、設計類別的七位夥伴一同合作,以細膩的元素打造出 [tei] by O'BOND 如密室般蘊藏台灣記憶的空間。圖/1% STYLE,蔡孝如 攝

分享本圖

眼神裡映著堅定,Tom 說故事般溫情地說:「我們在不同的時間裡、按著不同的生活順序來到這塊土地,因此我們有許多不同的文化,每個文化都代表不同時期的臺灣,但它不是一個『全貌』。」Tom 與七位領域設計師齊心聯手打造 [tei] by O’bond,彷彿大夥兒相聚拼拼圖,你拾起一片臺灣記憶、我置下一塊臺灣角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飄散濃霧的寶島,於是一起拼拼湊湊,臺灣,便在 [tei] by O’bond 裡長出了獨一無二又風情萬種的樣子。

茶,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共同記憶

一圖看懂

[tei] by O'BOND 吧檯座席特意將地坪墊高,用心地設計椅子高度,讓賓客能在品飲時以更自在的角度平視 bartender。圖/1% STYLE

分享本圖

「我們想要做的,是和大家分享不同的風味。」

談起與茶的緣分,Tom 道出許多臺灣人可能共同擁有的際遇:我們從小就喝茶,從爺爺泡的一杯杯口感溫潤的冠軍茶、盛夏裡貪手搖飲料店的一杯杯沁涼甜茶,到走進超商,自琳瑯滿目的飲料櫃上取下的一瓶瓶罐裝茶⋯⋯,喝的茶那樣多,對於茶的認識卻那樣少。「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 Familiar but unfamiliar,所有東西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於是 Tom 走訪臺灣南北茶園,尋找自己喝了也覺得舒服、喜歡且有特色的茶,最後制定出了現在 [tei] by O'BOND 酒單上的 19 款特色調酒,讓茶催化出酒的韻味,以酒激活茶的芬芳。

一圖看懂

[tei] by O'BOND 主理人 Tom 為我們親自示範調酒,手法俐落地像是一場表演,令人目不轉睛。圖/1% STYLE,蔡孝如 攝

分享本圖

熟悉,能讓人對一件事在提起興趣後渴望更深入地認識;而陌生,則創造了接觸各種新可能的機會。即是在如此熟悉又陌生的狀態下,事物不再被輕易地定義出既定模樣,而有了被揮灑上更多色彩的可能。

對於 Tom 而言, [tei] by O'BOND 是一處無需被定義的空間,「只要有任何一個元素是他喜歡的,我覺得這樣就夠了。」Tom 悠然地如是說,來到這裡,找個舒適的位置,品茶中酒氣、嚐酒中茶香,甚或觀一隅店內角落、遙想一段臺灣故事,或許都能從五感體驗中攫取自己與臺灣這片土地的連結。

一圖看懂

[tei] by O'BOND 以「茶」為共通元素發想酒單,每一杯調酒都彷彿敘述了一段台灣茶故事。圖/1% STYLE,蔡孝如 攝

分享本圖

就算他覺得很漂亮、想要自拍,也很棒

時常慣於自專訪中總結出對一個人、一件事、一項物的想像,然而與 Tom 對坐相談,他的坦率與真誠貫徹著他始終如一的信念——把喜歡的事,分享給更多的人。

一圖看懂

[tei] by O'BOND 主理人 Tom 坦言,自己開店的初衷其實就是想將自己鍾意的事物分享給更多人。圖/1% STYLE,蔡孝如 攝

分享本圖

「開這間店時,一直想要做的就是能夠讓臺灣人更了解臺灣、讓國外的朋友們來到臺灣,可以透過這裡品嚐到臺灣不同的風土,可以認識不同層面的臺灣。」於是撕下一層又一層的標籤,抹去一個又一個的解答,Tom 神情熠熠地執起雪克杯,堅實有力地搖晃杯中物,澄澈酒液在空中延展出一道天際線般長而滑順的軌跡,酒液在不同容器、介質中形成不同狀態,因此你見它若茶,它便帶來清香;你嗅聞酒香,它便使你微醺。

一圖看懂

[tei] by O'BOND 如城市一隅靜謐綠洲,撫慰著遠道而來的賓客們。圖/1% STYLE,蔡孝如 攝

分享本圖

[tei] by O'BOND 蘊藏著純粹而重要的故事,而那故事將隨著到訪的聆聽者不同,自有各異的開頭、主角、情節與結局;來到這兒,別急著定義眼前所見,儘管打開五感,看見、聽說、嗅聞、撫摸、品嚐出那令人傾心的臺灣風味。

延伸閱讀

有雙好奇的眼睛與學不會放空的腦袋,因而一頭栽進社會學的世界。

此後寫人寫事也寫景,期盼曾路過幾段文字的人能在字裡行間找到共鳴,如此我的文字所到之處便不是虛無縹緲的堆砌。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photo2

1% KNOWLEDGE》什麼是藝術攝影?這家攝影藝廊又為什麼要在台灣辦攝影競賽?

藝術攝影正從紀實走向當代顯學,作品在國際拍賣場屢創高價,成為投資與收藏的新寵。1% Style 這次帶你解析全球攝影藝廊的版圖,...

K star 0

2025 K STAR 閃耀登場 在地產業伴手禮,蘊藏設計匠心

基隆擁有豐富的在地產業與特色商品,然而在品牌能見度與市場拓展上,仍具高度成長潛力。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品牌轉型,...

酒_開門

跨界實驗室|關於微醺》不只是賣給亞洲,而是為亞洲而釀|烈酒新品 揭示風味主導權的變化轉移

在烈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蘇格登、布萊迪、噶瑪蘭與金門高粱不再只是「把酒賣給亞洲」,而是開始真正「為亞洲而釀」。從深焙桶型到年份標示,...

(圖/玖尹 提供)

中秋獻禮(一)》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於月圓之夜為摯愛之人,送出最真摯的愛意

自古說,中秋夜,月圓人團圓,被寄予家人間團聚之意。夜晚時分,坐於戶外景觀餐廳中,與親朋好友小酌幾杯,抬頭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一邊暢談生活大小事,...

(圖/高雄萬豪酒店 提供)

夏日龍蝦季這樣吃!從肉質鮮甜的蒜蓉清蒸青龍,到奶香濃郁的爐烤波士頓龍蝦,來場衝擊味蕾的海洋之旅

時而天晴,時而暴雨,時而打雷,時而天氣悶熱,這是 2025 年的台灣夏日景象。在炎熱的夏日,高溫的天氣,時常使人沒有食慾,想品嚐道地的當季海鮮來消暑,...

The One1

給大人一場專屬的夏令營|劉邦初與 The One 如何為心中的孩子打造「大小孩童樂會」?

在台灣盛行親子夏令營的此刻,《 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卻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人心的提問——「我們都為孩子找過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