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茶的閒談,就像沒有月亮的夜空:一杯熱騰騰的「Çay」,感受最道地的土式熱情

土耳其茶文化首圖

提及「茶」時,你會最先聯想到哪個國家?

根據 2014 年美國新聞網站《QUARTZ》發布的「世界茶葉總消耗量國家」數據顯示,全球人均茶葉消耗量冠軍並非擁有悠久產茶歷史的中國,也不是「一天七杯茶」的英國,而是夾於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土耳其。

時至今日,土耳其依然沒有改變這項國民愛好,在論壇網站 Quroa 上,就曾有出現過來自外國網友的一個提問「土耳其人真的常常在喝茶嗎?」而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

一圖看懂

(圖/節錄自 Quora)

分享本圖

走在街上時常可見一家又一家寫著「Çay Evi」招牌的傳統茶館,「Çay」是茶的意思,而茶館顧名思義就是喝茶的店,除了「專門」的飲茶店鋪外,路上也處處是背著茶壺、推著小餐車向路人兜售紅茶的攤販與中年大叔,讓「喝茶」這件事在土耳其極為容易、隨手可得。但是土耳其人對紅茶的極端熱愛到底從何而來?傳統的土耳其紅茶又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慕名前來,只為一嘗這杯茶的滋味?

一圖看懂

(圖/pexels )

分享本圖

Tea or coffee?土耳其咖啡的沒落,意外造就當地紅茶的崛起

早在西元前  5 世紀時,茶就已跟著絲路商人由中國帶往土耳其與黑海周遭的國家,但是,土耳其的飲茶風潮卻直到 20 世紀才逐漸開始。在此之前,土耳其的靈魂飲品是咖啡,不僅飯店餐廳裡供應著大量的咖啡製品,就連路邊街頭的飲料店也幾乎只販售咖啡,據說就連點餐時,店員也會直接詢問甜度,而非要喝什麼飲料,好像土耳其人的生活中,不存在第二種選擇。

那麼,是什麼樣的契機,才讓忠誠的土耳其人改變他們的喜好呢?

一切還要說回 19 世紀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當時政府曾嘗試在布爾薩地區種植本土茶葉,更出版一本《Çay Rişalesi》(一本關於茶的小冊子)宣導茶對身體的好處,再加上,彼時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正在瓦解邊緣,經濟體系逐漸崩潰,連帶影響進口咖啡的價格變得格外昂貴,原本就不生產咖啡的土耳其,頓時間失去了精神支柱,因此開始以便宜的茶葉來替代咖啡,度過日常空虛的時光。

總的來說,土耳其的經濟環境改變與政府政策支持是「茶」能夠在土耳其普及的主要原因,1924 年,政府通過種植茶葉的獎勵政策,更加快茶與咖啡在土耳及的地位轉變。許多茶農開始從喬治亞(Georgia)進口紅茶種子,因為黑海東岸氣候溫和、降水量高,成為茶農栽種紅茶的首選之地,適合的氣候條件讓當地紅茶產量持續增加,茶葉價格越來越便宜、取得也變得更為方便,久而久之,逐漸取代咖啡成為土耳其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在土耳其,飲用紅茶是一門專業的藝術

土耳其紅茶能夠在茶飲世界獨樹一格,除了其明顯的香氣之外,它獨特的烹調與上茶方式,更是讓人驚艷且印象深刻。土耳其的「煮茶」容器與我們一般常見的茶壺不太一樣,首先,它在製作材質上十分講究,因為土耳其人深信,茶壺材質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茶的口感與滋味,除此之外,土耳其茶壺分成上下兩層,因此又名為「子母壺」,底部用於煮熱水,頂部用於存放濃縮茶液,飲用者可依照自己喜歡的味道來調整濃縮茶與水之間的比例,因此不會出現像一般茶杯容易苦澀的問題,也能替客人提供客製化的飲茶體驗。

一圖看懂

(圖/pexels @Musa Ortaç)

分享本圖

與中國強調茶的淡雅清香不同,土耳其人更偏好濃茶,所以在沖泡時往往水會加的比較少,接著,他們會將煮好的茶湯與水,一起倒入一個鬱金香形狀的玻璃杯中,並擺上一顆方糖與攪拌用的小湯匙。褐紅色的茶湯透過玻璃,茶杯宛若一朵盛開的花朵,點綴一點白色,既典雅又充滿濃濃的土耳其風情。有趣的是,這種沒有把手,形狀又與一般茶杯不同的容器其實內藏乾坤,最早可追溯至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開始衰微之時,玻璃工廠為了節省製作成本,便設計出了去掉把手、比一般杯子更薄的小茶杯,而去掉把手後為了讓杯子方便使用,便將頂部的口徑加大,同時將中間弧度內凹,讓鬱金香茶杯更方便拿取。

寬口窄身的設計概念,沒想到意外提升了飲茶體驗,茶杯中間縮口讓底部的茶湯不易散熱,達到良好的保溫效果,而頂部加寬的杯口則增加了散熱的面積,讓喝茶的人不至於燙口。此外,為了方便服務生上茶或端茶,鬱金香杯通常習慣放在一個小盤子上,有點類似一般茶杯底下的小托盤,也像是花朵的花托,實用之餘也成為土耳其飲茶文化的特色之一。

一圖看懂

(圖/pexels @Erva Nur)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Pexels @Yasin Vatansever)

分享本圖

「沒有茶的閒談,就如沒有月的夜空」:深入土國日常的 çay

土耳其人對紅茶的熱愛,除了可以從烹調與擺盤的繁複程度看出其用心程度,也可以從大街小巷所林立的各式茶館,一窺紅茶在當地人生活中的份量。

一圖看懂

(圖/pexels @Jack Sparrow)

分享本圖

茶與滾燙熱水混合倒入鬱金香玻璃杯中,再依照個人喜好加入糖調味,一杯國民美食就嫣然而生。穿梭在市區的街道巷弄之中,也經常能見到傳統茶館飄著漫漫白煙,外頭人行道上擺放著零星的矮座。無論何時何地,在土耳其你都能見到人們坐在矮凳子上,端著一杯紅茶一邊與身旁人分享生活瑣事,一邊品嚐鬱金香杯中特有的甘甜苦澀。

茶對土耳其人來說或許已經不再是「一種方便又便宜」的飲料那麼簡單,而是一種待客之道、一種日常生活的象徵,就如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宣布將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茶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時,所發出的聲明:

「亞塞拜然和土耳其的茶文化是一種重要社會習俗,展現好客、建立並維持社會關係,而且用於慶祝社群生活的重要時刻。」(Culture of Çay, a symbol of identity, hospital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在土耳其傳統中,喝茶絕對是社交的最佳方式,甚至是會給人一種親切好客之感,有朋自遠方來只要喝上一杯裝在鬱金香杯中的土耳其紅茶,不僅完美表明了主人對於客人到來的心意與歡喜,也瞬間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讓茶本身的意義跳脫日常生活飲品,而是具有文化層次上的多重意義。

 “Caysiz sohbet,aysiz gok yuzu gibidir”(沒有茶的閒談,就像沒有月亮的夜空)

說起土耳其人與紅茶的關係,這句諺語或許再貼切不過,我們經常聽聞英國、中國乃至日本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其實,不只是這些地方,在歐亞交界的土耳其對茶的喜愛與重視也不遑多讓。若是有機會來到土耳其,除了欣賞伊斯坦堡偉大壯觀與黑海的迷人景致外,或許也可以來上一杯用鬱金香杯裝的熱紅茶,一邊坐在茶館外的座位上,一邊享受獨屬於土耳其的時光。

一圖看懂

(圖/pexels @Lujain)

分享本圖

參考資料:

  1. 《土女時代》:有一種生活在土耳其的癮叫:土耳其紅茶
  2. 《The Istanbul Insider》:Turkish Tea, an Offer You Can’t Refuse
  3. 《ZERA HOMES》:Tea culture in Turkey or why do Turks love tea

責任編輯/陳思安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夏2

當莫內遇見夏荊山|趙忠傑與東方藝術的「再一次」對話

從印象派到佛畫,趙忠傑的收藏轉向不只是一場美學選擇,更是一場東方文化的話語重建。他推動藝術教育、建立基金會,計畫以科技與人文共構台灣未來的文化地標。...

2

這個夏天,和布丁狗一起做便當:ABC Cooking Studio 推限定手作便當課「布丁狗的野餐日」

說到夏天最療癒的事,大概就是和可愛的布丁狗一起待在廚房裡了。ABC Cooking Studio 這次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一個讓人光聽就覺得心情很好的課程...

(圖片:Nothing)3

跨界實驗室|關於科技》Nothing 中 聽見世界|Nothing Ear (Open) 評測:開放式耳機的美學誘惑與真實挑戰

Nothing Ear (Open) 以開放式耳掛設計與透明美學吸引設計愛好者,也為長時間配戴者帶來舒適新解方。然而在真實使用中,...

(圖/台中藝術博覽會 提供)

在這個夏天,藝術熱力引爆台中:三場展覽勾勒城市感知的未來路徑!

當城市的節奏越來越難以捕捉,藝術卻總能為我們指出新的感知路徑。從一座備受期待的美術館誕生、一次東西名作的跨海交會,到一場集結 62...

(圖/RIEDEL 提供)

1% KNOWLEDGE》喝葡萄酒,為什麼還要對酒杯斤斤計較?葡萄酒杯如何改變你的品味體驗,從 RIEDEL 談起

葡萄酒早已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但要真正理解一瓶酒,選對酒杯才是關鍵。從中世紀粗重木杯到現代功能化設計,酒杯早已不再只是容器,而是風味的放大器。不管是...

(圖/@ARABAKIROCKFEST X)

2025日本必去六大音樂祭:落於山中湖畔 x 遠觀富士山,解鎖絕美聽團地點!

在人群中唱著歌曲,隨著旋律自由的擺動,彷彿靈魂被拉入音樂的世界…。 聽團,是許多人追尋自由的方式,享受音樂的過程。近年來,隨著喜愛樂團的人數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