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蘇格蘭威士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對於愛爾蘭威士忌或許比較陌生,這可能是因為「大國政治」的關係,台灣人與愛爾蘭似乎認識較少,但作為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前輩」,愛爾蘭威士忌其實確實有它的奧妙之處,而身為超過四百年歷史愛爾蘭威士忌 Bushmills 的首席釀酒師 Colum Egan ,對於台灣也有他獨到的觀察,而且,他發現愛爾蘭跟台灣的「相似處」,其實比台灣人自身的認識更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且聽 Colum 細細道來。
「我昨天剛下飛機,坐計程車來到這裡的時候,那個計程車司機一直跟我聊天,他想跟我做更多的交流與溝通,雖然他的英文不太好,當然我的中文也根本不行,但我們倆就在這樣的『雞同鴨講』之下,聊得卻很愉快。」當然,這個「雞同鴨講」是我的超譯,但聽著 Colum 用他帶著愛爾蘭腔調的英文緩緩述說著這個故事,確實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
親切友善,弭平了橫跨半個地球的距離
對,就是親切感。在一開始幫 Colum 拍照時,他顯得有些拘謹,對著鏡頭的他似乎有些伸展不開,你會覺得他有些靦腆,但又說不上那個感覺。但,他確實流著愛爾蘭的血液,我們輕鬆地聊了半個小時之後,重新上陣的他感覺灑脫了不少,那個專屬於愛爾蘭人的友善與幽默風趣,在他的笑容中的確「漾」了出來,感覺就跟 Bushmills 的酒液很像,細緻、溫柔但卻很有自身的個性,這確實是文化所累積出來的深度。
Colum 跟我分享來台第一天的行程——晚上他們在一家本地餐廳用餐,他有個習慣,來到一個城市他會去品嚐在地的美食與當地的酒,他告訴我昨天喝了一些台灣最有名的烈酒——高粱,他沒有形容高粱的滋味,但那個表情,我知道 Colum 很滿意高粱的滋味。他笑說,在台灣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邀他來訪的朋友總會請他吃飯,這種「好客」的個性讓 Colum 在台灣最記得的事情,就是「吃」:「我發現台灣就是美食的國度,而且台灣人品飲威士忌的文化中,會喜歡與一群朋友、家人一起喝,而且是一邊吃飯一邊喝,然後一直在cambay。」他直接用音譯的乾杯形容台灣人的「勸酒」文化,笑著說下一次來台灣,一定會帶一瓶 Bushmills 12 年來跟大家「 cambay 」,話還沒說完,就哈哈大笑的 Colum ,我確定他真的非常喜歡與台灣人這樣的互動關係,「因為,愛爾蘭人也是這樣,喜歡與朋友跟家人一起這樣喝威士忌的。」
(圖/Leon Hung 攝)
分享本圖Colum 說,愛爾蘭雖然距離台灣有些遙遠,但有些生活風格其實與台灣有些相似。他告訴我,愛爾蘭人跟台灣人最相像的地方,除了都是非常友善的民族之外,台灣人的幽默感也與愛爾蘭人很像,「我們都會互相開玩笑,這表示大家對於他人都是彼此尊重,也彼此互相喜歡,這是我覺得我們兩個民族最相像的地方。」的確,愛爾蘭與台灣距離很遠,但都身為島國之民的我們,其實兩者的關係確實比想像中「近」很多, Colum 形容就像 Bushmills 的威士忌風格一樣,因為愛爾蘭人喜歡與家人、朋友共飲威士忌,所以他們所釀出來的酒,風味不但更輕盈自在,而經歷多年的文化與生活思維的累積,這 400 年所傳承下來的原汁原味所創造的個性與複雜度,也代表了愛爾蘭的文化,雖然親切友善,但還是有屬於自身的個性與堅持。
威士忌會呈現文化脈絡與生活軌跡
「說一句實在話,我們雖然與蘇格蘭很近,但愛爾蘭威士忌確實與蘇格蘭有很大的不同。」在說這話的同時,我本來以為 Colum 接下來要嚴肅地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但他卻天外飛來一筆:「我們應該在教蘇格蘭釀威士忌時有『留一手』,只教他們蒸餾兩次、然後要用泥煤來燻麥芽,沒想到蘇格蘭人這麼『老實』地乖乖做,於是乎兩者的差異就分別出來了。」好吧!這可能就是他口中愛爾蘭人的幽默吧!他說,愛爾蘭威士忌就像愛爾蘭人一樣,非常多元包容:「所以你在愛爾蘭酒吧裡,愛爾蘭威士忌加薑汁汽水、檸檬汁,甚至其他飲品你都不會覺得很突兀,愛爾蘭的生活風格也跟愛爾蘭威士忌很像,更自由、更生活化。」
但愛爾蘭威士忌雖然自由,但卻仍然是嚴謹的, Colum 說這也是展現愛爾蘭人個性之處,「我們也是與海相連的島國,當初開始蒸餾威士忌,其實是在對於種植農作物的農人的一種致敬,因為糧食很珍貴,用可以長期保存的方式來加工這些農作物,是希望可以珍藏這些得來不易的糧食,所以,你可以看到愛爾蘭的威士忌產業其實與愛爾蘭的文化、生活型態,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 Colum 說 Bushmills 製作威士忌已有超過 400 年的歷史,而如果回溯威士忌的製造起源,可能也超過 1000 年左右,這是個悠久的傳統,所以他只是負責將 Bushmills 從好幾代前輩傳承下來的製酒文化延續下去,一代傳一代將古老的經典風味持續傳承下去,「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圖/Leon Hung 攝)
分享本圖但恪守傳統並不是拒絕創新, Colum 告訴我 Bushmills 其實是相當願意透過新的科技來傳承經典的威士忌傳統風味。他說, 1870 年代第一個使用電力的酒廠就是 Bushmills ,而就像引進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一樣,近幾年 Bushmills 在擴廠時,也積極地導入現代數位科技,透過電腦中控有效控管蒸餾過程、降低失誤, Colum 也利用他所獲取的相關知識,建構更先進的製程,他說這是「傳統文化的與時俱進」,比墨守成規更重要。
美好的互動,來自於生活記憶的深度烙印
問起 Colum 對Bushmills的最初記憶,他把我帶回了他的小時候:「我父親喜歡威士忌,他有很多不同的威士忌,但他總是會有一瓶 Bushmills 、或者是 Black Bush ,他會自己留著,放在層架上的最高層,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是特別的威士忌。」他笑說,如果有父親的朋友來到家裡,只能喝到得到低層架上的威士忌,代表這個人跟他關係沒有這麼好,也只有真的自己人,才能喝到放在高層架上的 Bushmills ,所以看在小孩 Colum 的眼中,「哇!Bushmills 是一個非常神聖、高不可攀的存在!」這是 Colum 對 Bushmills 的第一印象。
但真的認識 Bushmills , Colum 說則是跟他的「前女友」——現任妻子有關(「跟烈酒有關的事,總是會跟女人有關。」話還沒說完, Colum 就大笑)。在倫敦工作時, Colum 認識了他的妻子,一次在跟著當時還是女朋友的妻子回女方家中時,他提議要去 Bushmills 逛逛,沒想到 Colum 就在此間流連忘返:「我完全被 Bushmills 酒廠的建築與其中瀰漫的酒香所吸引,而且酒廠裡的池塘也叫 Colum ,我第一次聽到時,就覺得『 Oh!My God!太有緣份了吧!』。」而後在一次機會中到了 Bushmills 工作,沒想到,就這樣過了20多年,「這確實是一個緣份,我很珍惜,而且這美麗的酒液,真的非常吸引我,一直到現在。」
笑說自己不工作的時候,也是 Bushmills 無償的推廣大使, Colum 喜歡在餐廳中鼓勵他人嘗試一下 Bushmills(「我會對他說,看看這個酒標呀!真的很厲害!」),他說 Bushmills 已經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環了。確實,從小就看著家人在品飲、分享 Bushmills ,這已經成為 Colum 家庭中重要的生活樣態,他笑說自己血液中一定流著不少比例的 Bushmills ,這樣的文化養成,也確實與愛爾蘭的威士忌文化相映成趣,「我覺得,它已與我的生活,無法分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