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家米其林一星冰淇淋店在台灣!來自「星星」的美味體驗 《台灣米其林指南2024》再度閃耀

台灣米其林指南2024 1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4》公布在近日公布,這次共有 343 間餐廳入選指南名單,其中更有 49 家餐廳(其中有 10 家新餐廳)獲得米其林「星星」肯定,而臺中MINIMAL則是全球首家獲得米其林一星肯定的冰淇淋店,展現了屬於台灣高端飲食的多元且活潑的精彩樣貌。

米其林指南將台灣納入評選已經堂堂邁入第七年,評鑑城市也從 2018 年的台北,逐步加入台中、台南與高雄等城市,這也是米其林以「台灣」為評鑑區域的第 2 年。2024年的摘星名單較去年來說,三星與二星餐廳維持不變,仍是由頤宮、JL Studio和Taïrroir 態芮穩穩地撐起三星大旗;即將於年底歇業的RAW依然盤據二星榜單,屹立不搖的還有時尚法國餐廳侯布雄、時尚亞洲餐廳logy、時尚西班牙餐廳渥達尼斯磨坊、天婦羅店牡丹。

一圖看懂

(圖/米其林指南 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圖/米其林指南 提供)

分享本圖

不過,這一次獲一星肯定的41家餐廳中,有10家新面孔,其中3家從 2023年入選名單中晉升,另外 7 家則首度進入米其林指南名單,就獲一星肯定,這裡面包含了全球第一家獲米其林一星的冰淇淋店——臺中的MINIMAL,它還是台灣米其林指南推出以來,首次從必比登推介店家晉升為米其林一星的店家。MINIMAL是台中「澀(Sur-)」的分支品牌,以冰淇淋做為料理主素材,透過7道冰品的多層次堆疊變化,展現每季推出的全新菜單,大幅提升味覺、視覺與用餐感受,可以說是相當另類但卻很有水準的體驗名店。

多元融匯的新進榜名單 展現台灣的多元樣貌

其他像是由前請客樓主廚林菊偉坐鎮、重新詮釋台灣飲食文化——家常菜的「元紀」,前 RAW 主廚 Alain  黃以倫以自己英文名首字命名、將法式風格融入亞洲元素創意料理的「A」,以及主廚 Nobu Lee 開設、以當季食材為脈絡打造日法融合料理的「NOBUO」,都是主廚在轉換跑道後仍揮灑創意的精彩創作;另外包括隱身於市場內、提供巧妙運用台灣醃製品和發酵糖漿製作創意日式料理的「盈科」,透過年輕團隊融合文學、敘事和扎實的法式技藝來追溯華人移民的歷史足跡「Circum-」,乃至於透過西式料理與調酒技法重新演繹台灣和亞洲料理風味的「Wok by O'BOND」,都是融合文化與在地觀點的思維想像。至於經典的飲食文化,在本屆的新進榜「星」得主也所在多有,包括以當代法國美食為核心的「L'Atelier par Yao」、以法式醬汁融合香草運用「Sens」,乃至於運用燕窩、鮑魚等高級食材、重新詮釋1980年代的經典粵菜的「雋」,都是融合經典作創新呈現的精彩空間。

一圖看懂

臺中MINIMAL則是全球首家獲得米其林一星肯定的冰淇淋店,展現了屬於台灣高端飲食的多元且活潑的精彩樣貌。(圖/MINIMAL 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由前 RAW 主廚 Alain  黃以倫以自己英文名首字命名、將法式風格融入亞洲元素創意料理的「A」,個性相當鮮明。(圖/A 提供)

分享本圖

此外,過去叫好叫座的 Holt ,因閉店而未入選一星名單,而連續六年摘星的Longtail 和教父牛排今年也未進入一星名單之列,成為星星遺珠,也讓國賓A Cut成為台灣唯一一間星級牛排館;而今年台南也依照往例,未有星星餐廳入選。

融合智慧、創新與極致服務觀點的創造者

除了星級餐廳入選之外,表彰以永續作為、結合卓越料理及對環境友善承諾料理體驗的餐飲業者的「米其林綠星」,今年台灣由臺北的EMBERS、好嶼、小小樹食 (大安路)、山海樓以及陽明春天(士林)以及高雄的 Thomas Chien 獲得;而三項特別獎——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由一星餐廳斑泊的許縕珊獲得,米其林指南侍酒師大獎則是新入選米其林一星餐廳元紀的曾雅惠(她也是台灣第一個獲得這項殊榮的女性侍酒師),而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則由今年新入選餐廳卉寓的陳莛諭獲得。

一圖看懂

由主廚 Nobu Lee 開設、以當季食材為脈絡打造日法融合料理的「NOBUO」,可以說是主廚在轉換跑道後仍揮灑創意的精彩創作。(圖/NOBUO 提供)

分享本圖

「臺灣是一座美麗的島嶼,擁有豐富多樣的食材和才華出眾的主廚們。今年的入選餐廳涵蓋來自世界各地五十多種料理種類,展現了臺灣餐飲行業的多元文化和高成熟度,更體現了臺灣不僅致力保存傳統與文化,更張開雙臂擁抱新趨勢,不拘框架,創新與傳統和諧共融。」《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 Gwendal Poullennec 分析,近幾年米其林指南評審員也觀察到臺灣餐飲業的蓬勃發展,許多新餐廳的開業也令人振奮,「精緻餐飲不僅是西方料理,更涵蓋了與臺灣和亞洲風味連結的當代美食。我們的評審員對主廚們透過菜色創作表現出的才華、廚藝以及創意與個性,感到由衷的驚歎。」

一圖看懂

透過西式料理與調酒技法重新演繹台灣和亞洲料理風味的「Wok by O'BOND」,可以說是融合文化與在地觀點的思維想像。(圖/Wok by O`BOND 提供)

分享本圖

確實,這幾年從Covid-19疫情出發,台灣在生活風格產業的確有些震盪,但才中其實也看到了相當具有魅力的料理創作人與餐飲經營者,透過自身的獨特想像及努力不懈,創造了相當具有個性與創新思維的精彩之作,米其林指南或許仍有歐美觀點的影子照映其中,但其中不斷出現的創作成果,仍值得一觀。

要看完整的《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4 》名單,請由去。

延伸閱讀
EDITOR'S PICKS 編輯推薦
(圖/@Panasonic_PND X)

室內、室外怎麼選?不只是揮桿,更是一場體驗|室內高爾夫融合科技與娛樂魅力,寫下運動新篇章

你玩過室內高爾夫嗎?不用頂著高溫,在冷氣房內也能體驗揮擊球的樂趣。 談到室內高爾夫的起源,可以追溯至 19 世紀末,為了克服天氣問題,...

1

1% Knowledge》為什麼香水有男女之分?第一個讓自己香香的人是男性?以及秋冬男性必備香水指南

這幾天台灣正式迎來又濕又冷的冬季,街上的人們都套上厚重的毛衣、羽絨外套、羊羔毛大衣,把自己包得暖暖的對抗寒意。正如我所料,無論是在捷運、公車上,甚至走在馬路邊...

(圖/NYK CRUISES CO.,LTD 提供)

2026跨年不只看煙火|新年玩法盤點》從奢華郵輪、高山曙光音樂會,到日本除夜之鐘,告別過去開啟新篇章!

你準備好迎接新的一年了嗎? 時光飛逝,已經邁入十一月,2025 年也進入尾聲,回望今年,從年初的川普關稅戰,到剛結束的萬聖節,以及年底的聖誕節,...

1

城市學》宋朝餐飲如何定義現代的生活美學與城市味道?點茶、吃麵條都從這時候開始!

如果你在某個夜晚穿越到北宋汴梁的市井,就會發現一個意想不到的畫面:街燈未滅,巷弄深處的攤鋪依然熱氣騰騰,人們端著碗,喝粥、吃炊餅、嚐魚羹。千年前的城市夜生活,...

2

秋意的層次:Sushiyoshi 壽司芳的「大閘蟹交響曲」

  當季的味道,不只是食材的時間,也是一場關於「變化」的演出。在台北忠孝東路靜巷裡,日本大阪米其林二星、台灣米其林一星名店...

1

1% Beyond News》破壞之後,藝術仍在呼吸|從基隆的灰塵鏡面、艾未未到 Banksy,藝術的傷口成為延伸創作的起點

在基隆美術館的展廳裡,一件由藝術家陳松志創作的作品〈倒裝的語句-16〉,鏡面上覆著一層灰塵,乍看之下似乎只是長期陳列後的自然積層,實際上卻是作品的一部分;...